南布村(廣東省深圳市坪山區坪山街道黃布社區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南布村,位於坪山街道東北部,距街道辦事處約5千米。相鄰自然村有石井社區草埔村、望牛崗村及沙生社區陳屋村。地處深圳東北部坪山盆地;村東面有燕子嶺、黃屋嶺山,其中燕子嶺最高,海拔約120米;村西側有坪山河經過。始建於清初,是遷海復界後形成的客家古村落;因村中的藍色花海像一片藍色的布,故取名南(藍)布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布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深圳市坪山區坪山街道黃布社區
  • 地理位置:坪山街道東北部
清朝,屬歸善縣。1912年,屬惠陽縣。1949年10月,屬惠陽縣第四區;1958年11月、屬寶安縣坪山公社;1979 年1月,屬深圳市葵涌區坪山公社;1981年10月,屬深圳市寶安縣坪山公社;1983年7月,屬坪山區;1986年10月,屬坪山鎮;1993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坪山鎮;2004年、屬坪山街道;2009年6月至今,屬深圳市坪山新區坪山街道南布社區
世居村民主要為賴姓、張姓、黃姓、曾姓、易姓、羅姓、梁姓、鄒姓、劉姓、鐘姓等。其中賴姓為村中大姓,其先祖由福建一路遷移至此。張姓先祖自惠州遷至此地。各姓氏族譜缺失,遷移時間及路線已難以詳盡追溯。
2015年末,戶籍人口534人,其中男性251人,女性283人;80歲以上19人,最年長者99歲(女);實際在村人口約510人。非戶籍外來人口19980人。祖籍該村的港澳台同胞139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約20人,主要分布在美國。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傳統經營以農業為主,種植水稻,養殖業為輔。1987年,引進第一家"三來一補"企業(主要生產塑膠製品、玩具),村集體經濟開始轉型。現村集體經濟逐步轉向工業、商業、租賃業。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村集體經濟分紅及房屋出租。
金牛路、荔景南路、大同路、上南路、下南路、宏昌路、塘背路、燕子嶺三路、燕子嶺四路經過該村。20世紀60年代末通電,70年代通電話,90年代初通自來水,90年代末通網際網路,2004 年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村內建有籃球場、健身路徑、燕子嶺公園等,另有南布老年活動中心,中心內設社區圖書室,藏書約2000冊。該村現存4棵百年古榕,均於2014年5月被深圳市人民政府認定為國家三級古榕樹,分別位於上南路29號右側、上南路35號旁、宏昌路34號對面、塘背路西二巷1號對面,樹齡分別為150年、170年、150年、150年。其中位於塘背路西二巷1號對面的古榕樹有枝丫橫向生長10餘米。
傳統民居為客家民居,現存約40座,均為土木石結構,一般為一進三開間或一進兩開間。賴氏宗祠,於1990年重修,占地面積約70平方米。
曾氏宗祠,於1990年重修,占地面積約70平方米,有對聯“才遇天麟地鳳;志在沂水春風“。
張氏宗祠,於1987年重修,占地面積約70平方米,內設有維德堂,有對聯"青錢萬選;金鑒千秋""清遠世代源流盛;河近宗枝奕葉長"。
村內有3座賴氏炮樓。上圍賴氏炮樓位於恩達九巷1號旁,高4層,約15米,視窗和槍眼各10餘個;炮樓上刻有"清風徐來""戶納乾祥"等字樣,有副樓1座。另有一賴氏炮樓位於塘背13號,高2層,約7米,兩側各有一副樓,有視窗和槍眼若干,炮樓一側頂端已崩壞,有裂縫,整座炮樓有坍塌之危。還有一賴氏炮樓位於塘背路7號,高4層,約15米,有視窗及槍眼若干。
村內有2座黃氏炮樓,均位於上南路13號,炮樓各高3層,約10米,均有視窗及槍眼若干;其中一座經改建後住人,另一座爬滿綠植,無人居住,兩座炮樓之間有客家瓦房相連。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村民到坪山赤坳墓園祭祖。每年除夕夜及正月初二,村民攜帶祭品到上南路29號旁的大王爺廟祭拜。
南布村於2004年12月,被評為廣東省衛生村;2010年12月,被評為廣東省宜居社區;2012年12月,被評為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
代表性人物∶
黃偉(1926—),1941年4月參加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1943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參加銅鑼徑伏擊日軍戰鬥、寶安羊台山反"圍剿"。1946年參加東江縱隊北撤山東,後參加了臨沂保衛戰、魯西南戰役、豫東戰役、濟南戰役、淮南戰役、渡江戰役、解放廣東戰役、抗美援朝、援越抗美等戰役。曾榮獲三等功3次以及三級獨立自由勳章、三級解放勳章。2015年9月日,作為深圳唯一一位抗戰模範,參加了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