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嶽鎮(四川省達州市達川區南嶽鎮)

南嶽鎮(四川省達州市達川區南嶽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四川省達州市達川區南嶽鎮位於達川區東南方64公里處,主要管轄神龍、板橋、尖角、田壩、水河、九元、玉祖、鐵咀、印子、打鑼、旋頂、跳蹬、天保、排路、朝天、文峰16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鄉鎮內擁有採煤、農機加工等行業。農業主產水稻、小麥、玉米,兼產苧麻、蠶繭。養殖業以生豬、牛、家禽為主的一個四川省達州市達川區鄉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南嶽鎮
  • 電話區號:0818
  • 郵政區碼:635014
  • 地理位置:於達川區東南方64公里
  • 面積:面積47.28平方公里
  • 人口: 23142人,
  • 車牌代碼:川S
城鎮簡介,名稱由來,特色產業,歷史名人,發展思路,三亂現象,治理成效,

城鎮簡介

南嶽鎮位於達川區東南方64公里處,地處達川區、梁平、大竹三縣交界處,與梁平的虎城鎮相鄰,屬典型的丘陵地帶西部旋頂山海拔高度為944.2米,企業1個,國中一所,國小5所,衛生院一所,事業單位10個。

名稱由來

南嶽鎮過去名為南嶽場,位於南嶽鎮政府駐地有一廟宇名南嶽廟,清雍正八年(1730年)建場鎮,因南嶽廟而得名。南嶽是民國18年工農紅軍四川第一路與川東遊擊隊會師的地方,也是民國20至21年中共梁山中心縣委駐地、虎南大赤區。

特色產業

幅員面積47.2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8494畝,森林面積10000餘畝。轄16個行政村,一個居委會,155個村民小組,7324戶, 25425人,其中農業人口23628人,勞動力1.4萬餘人。境內物產豐富,盛產水稻、玉米、小麥、油菜,玉米為全縣的高產區;山坪塘、堰塘、水庫等水利設施齊全,為轄區農業、生產生活提供了保障;轄區交通發達,麻梁公路橫貫其中,村道公路建設快速發展,到2010年全鎮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標,道路建設的發展為轄區的經濟建設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歷史名人

民國後的優秀人物:鄧興豐(1917年出生,1949年去世),又名鄧新風,1939年考取重慶華西專科學校會計系,1941加入中國共產黨,1946年5月受黨委派回家鄉搞農村武裝鬥爭,同年秋任南嶽鄉國小校長,並競選為南嶽鄉的鄉長,期間在南嶽國小建立黨的地下聯絡站;1947年冬任南嶽鄉黨的書記,利用領導身份開展工作;1948年1月任川東遊擊隊梁達區第十三支隊支隊長兼政委,後因工作需要改編為三個中隊,鄧興豐任南嶽中隊隊長,同年4月8日,因叛徒出賣,在重慶南岸被捕。被捕後始終將堅持黨的信念,在獄中與反動派做鬥爭,1949年11月14日被害。
李雲祥,生年不詳,1933年因病去世。

發展思路

(一)憶昨日舉步維艱,竭盡全力難換顏
南嶽人民為了摘掉"爛藥鄉"的帽子,曾付出了艱幸的努力。為此,歷屆黨委政府都制定過明晰的發展規劃,也曾提出過響亮的口號,並都付諸於行動,但都收效甚微。
(1)經濟發展緩慢,綜合競爭力低
1、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低。截止2003年,我鎮國內生產總值8654萬元,年增長率僅為8.2%,大大低於同類鄉鎮的發展速度,也低於全縣11%的增長率。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僅為3700元,低於全縣4500元的平均水平。
2、農民人均純收入不高。2003年,我鎮的農民人均純收入為2431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345元,低於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352元(全縣為2783元),全縣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656元,低了311元。
3、財政收入少,財政支出多。2003年,全鎮財政收入為192萬元,而全縣鄉鎮財政平均收入為250萬元,全鎮財政支出同年為235萬元。這給我鎮財政壓力相當大,債務十分多。截止2003年底,我鎮共欠債務達352萬元,相當於兩年財政收入的總和。
4、鄉鎮企業及個體戶銳減。1998年以前,由於對鄉鎮企業的大力扶持,一度使我鎮鄉鎮企業曾達到45個,產值創1億元。但隨著對鄉企扶持的力度減弱,截止2003年,我鎮的鄉鎮年產值僅為3千萬元。由於資金的嚴重短缺,造成各種技改項目也得不到落實。這嚴重影響了我鎮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減緩了我鎮經濟發展的速度。
(2)農村結構調整滯後,產業化發展程度不高
1、傳統的耕作模式占主導地位。在農村,還是按照"養豬為過年,養雞為買鹽"自然經濟的模式在發展,養殖業在我鎮根本沒有發展起來。農民們還是"臉朝黃土背朝天",沒有一點科學種田的知識與意識,農業效率十分低下。
南嶽鎮(四川省達州市達川區南嶽鎮)
2、政府的引導力不強,技術培訓不到位。2001年,我鎮制定了"東部蠶桑西部麻,北部藥材南部果"的農村結構調整工作思路,並成立了領導班子、組建了工作組,併購回了青麻種與桑樹種,真正地想調整我鎮農村產業結構。但由於宣傳沒有及時跟上,引導力不強,技術培訓不到位,導致很多村社將青麻土、蠶桑地改種了玉米。結果結構調整成了一句空話。
(3)基礎建設舉步維艱,不能形成一盤棋
1、"標美路"建設難成氣候。路況極差的村級道路一度成為制約我鎮經濟發展的"瓶頸"。2002年,我鎮提出了全面整治神田路與文印路,將"背牛路"真正建成能通汽車的"標美路"。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工作,只有旋頂村真建起了我鎮第一條"標美路",只下了一點雨,其他的村沒有跟上來,沒有形成修建村級路的熱潮。致使村級道路一直成為我鎮發展的一個老大難問題,全鎮公路建設這盤棋始終沒有搞活。
2、神龍小區建設矛盾重重。為了進一步加快場鎮建設步伐,擴大場鎮容量,2001年啟動的神龍小區建設。但由於種種原因,不但沒有起到擴大場鎮容量,而是成了我鎮發展的一個沉重包袱。截止2003年底,小城辦負債高達60萬元。又成為我鎮發展的一個絆腳石。
3、中心國小樓建設一拖再拖。1996年,南嶽中心國小開工建設,由於預算資金過大,資金不能按期到位,成了一個典型的"半拉子工程"。幾年過去了,中心國小依然不能完工,這成了南嶽人民的一塊心病。
(4)、加快小城鎮發展步伐,推動神龍社區建設

三亂現象

 
1、場鎮髒、亂、差現象突出。過去場鎮垃圾隨處可見,刺鼻的異味瀰漫在空氣中,給人一種難受的感覺;場鎮管理秩序混亂,當場天,公路上到處都是擺攤設點的,車輛根本無法通行;"粉哥"等社會閒雜人員在場鎮上總是惹事生非,打架鬥毆現象時有發生;場鎮自來水被居民稱為"吊氣水",遠遠不能為居民所需要,大大限制了場鎮的發展。
2、綜合治理效果差。過去,我鎮是煙花炮竹生產的大鄉,這存在著很大安全隱患。為此,記者還專門寫過這方面的報導。2002年,我鎮綜合治理工作被上級限期整改,成了南嶽人民心中的陰影。同時,計生率逐年滑坡,也給南嶽鎮人民敲響了警鐘。
過去,由於種種原因,南嶽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對改變落後面貌沒有信心,對各項工作的開展都猶豫不決,舉步維艱,對未來感到迷茫。

治理成效

觀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2003年底,新一屆黨委政府針對南嶽鎮的實際情況,痛定思痛,狠下決心,認真分析,全面總結,按照"大發展小困難,小發展大困難,不發展難上難"的道理,展示了"咬住青山就不放"的勇氣,抓住重點,全面推進,不僅讓南嶽鎮徹底地甩脫了"爛藥鄉"的帽子,而且成了全市遠近聞名的公路建設示範鎮,發展成為全縣綜合經濟強鎮,各項工作名列全縣前列,綜合考核從2003年的56名升到前10名,取得了令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成績。
(1)、經濟發展速度快,綜合競爭力大大提高
1、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快。2004年,我鎮國內生產總值1.4個億,年增長率高達35.4%,大大高於全縣13%的增長率。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6200元,高於全縣平均水平25個百分點。
2、農民人均純收入取得突破。2004年,我鎮的農民人均純收入為2899元,而2003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為2413元,增長19%;人均可支配收入2004年為2815元,與2003年相比上升20%,也高於全縣平均可支配收入16%。
3、財政收入、招商引資、技改同比增長快。2004年,由於我鎮大力發展了私營經濟,財政收入達到275萬元,同比增長43%,也高於同期全縣財政收入5%。2003年對外招商為20萬元,而2004年實際到位資金就達120萬元,在原來的基礎上翻了6翻。投入技改項目的資金由2003年的30萬元上升到2004年的50萬元。同比增長69%。
(2)、農村產業結構步伐加快,產業鏈逐步形成
1、加快蠶桑產業鏈的發展。鎮黨委、政府在2002、2003年蠶桑產業發展基礎上,制定了南嶽鎮5年蠶桑發展規劃,組建了蠶桑工作領導小組,設立了專門的蠶桑標準化辦公室,成立了蠶桑技術小組,確定了鐵咀村為全鎮蠶桑生產示範村,先後投資近40萬元,其中,種苗投入5.8萬元,養蠶設施改造20餘萬元(蠶房改造18萬元),技術培訓3萬元,其他8萬元,做大做強了蠶桑產業,提高了我鎮蠶桑產業的綜合競爭力,全面推進了蠶桑產業標準化工作。同時,為了將蠶渣進行綜合利用,我鎮在鐵咀村興建沼氣池100餘口,最佳化了環境,節約了能源,提高了經濟效率。到2014年,全鎮規模養蠶的村有8個,成片種植桑樹的村6個,面積1700餘畝。現有四邊桑700餘萬株,良桑200餘萬株,2004年發蠶種4000張,產繭100000公斤,單產25元/公斤,產值250萬元,人平增收105元。
2、加快養殖專業戶的發展。2005年,在年初機關幹部會議上,要求駐村幹部要聯繫一個養殖專業戶,鄉級部門要對口幫扶,將其納入年終考核。這大大加快了我鎮養殖業的發展。
(3)、大力發展多種經營,促進私營企業的形成
2004年6月8日,我鎮召開了全鎮經濟工作會,會上確定了我鎮要加快多種經濟的發展,尤其是要促進私營企業的發展,並要求各職能部門要為私營企業盡可以提供方便。在各種優惠政策的引導下,先後有19家大小不同的私營企業在我鎮安家落戶子,其中比較大的有楊啟波的磚廠、鄭一祥與鄭心峰的碎石廠、胡昌義的建築隊、陳德江的紙廠、胡明榮的木具廠等。這些私營企業為我鎮折快速發展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推動了我鎮經濟的全面發展。
(4)、加快小城鎮發展步伐,推動神龍社區建設
1、全面啟動神龍小區的建設。為了盤活神龍小區,黨委政府採取了多種靈活措施。一是提高地價;二是用地皮換取承包商啟動小區街面硬化工程;三是強化對神龍小區資金專項管理;四是充補新的領導成員。到2014年神龍小區的街面已硬化了,水電氣及光纖線也送到住戶門口,神龍小區的地皮重新又火起來了。
2、全面建設旱田壩集鎮。小城鎮建設是經濟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它的發展對全鎮經濟建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此,我鎮加快了旱田壩建設的步伐,投資15萬元對長200米寬8米的街面全部進行了硬化,已有150餘戶在旱田壩集鎮落戶了,這進一步加快了我鎮小城鎮建設的步伐。
(五)、成立勞務輸出機構,使勞動就業者有序流動
勞務輸出作為轉移勞動力的一個重要方面,每年,我鎮就有6000多名勞動者常年在外務工,這大大減輕了我鎮勞動者的就業壓力,增加我鎮的收入,我鎮勞務年收入達2500萬元。但是,這些勞動者沒有一技之長,其流動也是雜亂無章的,造成了很多人才與資源的浪費。面對這個市場,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認為抓勞務輸出也是抓經濟發展。於是,我鎮成立了勞務辦,配備了專門的人員,建立全鎮1.4萬勞動力的信息庫,定期向全鎮發布勞動者的就業信息,開展勞動者的技能培訓,引導務工人員回鄉創業。截至2014年,我鎮每年有7100餘名勞動者常年在外務工,從外地寄回約3100萬元。人平1300元,這有力地支持了我鎮的各項建設。
南嶽鎮(四川省達州市達川區南嶽鎮)
(六)、基礎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盤活了整盤棋
1、村級道路建設取得重大進展。2004年,鎮黨委、政府按照全縣農村公路建設的總體規劃,結合南嶽鎮的實際情況,採取"政府引導,部門服務,鄉村組織,民眾自願,統一規劃,突出重點,民主管理,示範推動"和"村民自治,一事一議"的建設原則,全面實施村道硬化。2005年,我鎮在2004年村級公路硬化取得重大成功的基礎上繼續對組級公路全面進行硬化。截至2014年,我鎮累計投資500餘萬元,硬化公路總里程為51公里,91%的村公路已進行水泥路硬化,75%的組級公路也實現了硬化,其中,鐵咀、板橋、水河三個村的組級公路已全部硬化,直接受益人口17400餘人。
2、教育事業取得突破。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2004年,我鎮先後投資120萬元,新修了尖角國小教學樓、水河國小教學樓,完善了南嶽中心國小教學樓,這三所國小教學樓的完工,受到了縣級領導的高度評價。對我鎮教育事業的發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七)、社區居委會成立,場鎮整體面貌煥然一新
過去,我鎮場鎮髒、亂、差現象十分嚴重,管理秩序混亂。2005年4月10日,南嶽鎮南嶽區社成立了,在居委會的努力工作下,建立了垃圾管理制度,由垃圾車每天運送垃圾;對占攤設點的個體戶進行了處理;加大了對閒雜人員的打擊力度,綜合治理成效顯著;加快了場鎮自來水的改造力度,力爭在6月份將清潔的自來水送到家家戶戶;同時將安裝街道路燈,解決人們晚上行路難的問題。截至2014年場鎮整體面貌煥然一新。
(八)、全面推進社會事業的發展,構建南嶽和諧社會
2004年,我鎮教育工作不斷創新;科技氛圍不濃厚;衛生防預效果突出;文化體育工作取得突破,民眾文化生活豐富,春節期間,街道龍飛鳳舞;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喜人;深入開展了"三級聯創"、"三村建設"活動;同時注重政法隊伍建設,健全民主法制,做好民眾的來信來訪工作;加大對弱勢群體的扶持力度,尤其是"九·三"受災戶的幫扶。
三、展未來信心百倍,勵精圖治奔小康
2005年,鎮黨委政府結合南嶽鎮的實際情況,制定了我鎮第一個五年發展規劃,並確立了今後的工作思路,即"大山興畜牧,土地精結構,壯大養蠶業,興辦三企業,產品深加工",成立各類專業協會,加快各類產業鏈建設的步伐。我們相信,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全鎮廣大黨員幹部解放思想,勵精圖治,不斷加快我鎮小康建設的步伐,我們一定能夠把南嶽鎮建設成全縣經濟強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