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火龍果

南寧火龍果農產品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的地形是以邕江廣大河谷為中心的盆地形態,地貌以平地、丘陵為主。土壤類型以赤紅壤為主,土壤偏酸性,有機質含量較高,適宜火龍果種植。

火龍果(學名:Hylocereus undatus 'Foo-Lon')是仙人掌科、量天尺屬量天尺的栽培品種,攀援肉質灌木,具氣根。分枝多數,延伸,葉片棱常翅狀,邊緣波狀或圓齒狀,深綠色至淡藍綠色,骨質;花漏斗狀,於夜間開放;鱗片卵狀披針形至披針形,萼狀花被片黃綠色,線形至線狀披針形,瓣狀花被片白色,長圓狀倒披針形,花絲黃白色,花柱黃白色,漿果紅色,長球形,果臍小,果肉白色、紅色。種子倒卵形,黑色,種臍小。7-12月開花結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寧火龍果
  • 產地名稱: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
  • 地理標誌: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公告批文:農業農村部發布第290號公告 
  • 申報單位:南寧市水果生產技術指導站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栽培技術,植物文化,

形態特徵

(1)外在感官特徵: 南寧火龍果以果肉顏色分為紅肉火龍果和白肉火龍果。
1.1 紅肉火龍果:果形較大,果實近橢圓形或近球形,果萼鱗片淺綠色,其長短厚薄因不同的品種而不同;果皮玫紅色,韌性好,不易斷裂;果肉紫紅色,肉質細膩,味甜。
1.2白肉火龍果:果實橢圓形,果型較大;鱗片薄而修長,綠色;果皮淺玫紅色,有光澤,韌性好,不易斷裂;果肉白色;肉質脆,味清甜,略帶酸味。
(2)南寧火龍果主要特色內在品質指標含量值:
2.1 紅肉火龍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5 %,總糖≥9.0g/100克,可食率≥75.0%。
2.2白肉火龍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5 %,總糖≥8.0g/100克,可食率≥75.0%。
(3)安全要求:南寧火龍果按照NY/T 2798.4 (無公害農產品生產質量安全控制技術規範)組織生產,產品符合食品安全標準要求。

分布範圍

南寧火龍果農產品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包括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所轄的橫縣、賓陽縣、上林縣、馬山縣、隆安縣、興寧區、江南區、青秀區、西鄉塘區、邕寧區、良慶區、武鳴區12個縣(區),共104個鎮(鄉、街道辦)。保護範圍地理坐標為東經107°45′~108°51′,北緯 22°13′~23°32′。保護面積2萬公頃,保護產量80萬噸。

栽培技術

(1)產地選擇 南寧火龍果宜選擇在土質疏鬆、土層深厚、土地肥沃的平地或坡地(坡度≦30°)種植,並要求地面開闊、不積水。以微酸性、中性土壤為宜。
(2)品種範圍: 選擇適合南寧種植的優質、高產、自花授粉能力強、商品性好的紅肉和白肉火龍果品種。 目前紅肉火龍果以金都1號、美龍2號等為主栽品種;白肉火龍果以白玉龍等為主栽品種。
(3) 生產過程管理
3.1 種苗:多用扦插苗和嫁接苗,要求肉質莖肥厚,苗高30cm以上,根系發達保持完好,無病蟲害。扦插苗要求有10厘米左右長度的新芽,嫁接苗嫁接口以上有長10厘米以上新芽。
3.2 定植:以單柱式、連排式的種植模式為主。單柱式每畝立水泥柱110根左右,每柱周圍植4棵,每畝約種植440株;連排式分單連排及雙連排,種植成縱向連續的樹籬式。連排式支架走向以南北為宜,每隔20-25厘米種一株。單連排每畝植800-1200株;雙連排每畝植1500-2200株。火龍果全年可種植,最適宜種植時期為3月至5月。
3.3 施肥:施肥以有機肥為主,化學肥料為輔。施肥方式有傳統的施肥方法和水肥一體化滴灌法。
3.3.1傳統施肥
3.3.1.1 基肥
在種植前30天-60天,挖10厘米-20厘米深定植溝(穴)施足基肥。以畝種1000株計,每畝施有腐熟機肥5000公斤左右,可適當加鈣鎂磷肥(畝施約500公斤)。
3.3.1.2追肥
3.3.1.2.1 營養生長期,追肥以腐熟的有機水肥為宜,以勤施薄施為原則,每次新枝蔓萌芽時及新枝蔓開始轉綠時各施一次,每次畝施有機水肥約300公斤。可直接淋施於植株根部周圍。
3.3.1.2.2 結果期追肥,全年每畝施有機肥約1500公斤,配合施用N、P、K複合肥,每年每畝約施200公斤。沿樹冠滴水線挖寬約20厘米、深10-20厘米的環形溝或溝條,施入肥料。根據植株生長情況,每月施3-5次。
3.3.2 水肥一體化
3.3.2.1 滴灌肥料:火龍果滴灌肥以有機肥為主,以可溶性N、P、K複合肥為輔。每年畝施有機肥約1800公斤,N、P、K複合肥約7公斤。
3.3.2.2 滴灌時間、次數:每月滴灌4-5次,一次滴灌2-3小時,次數和用量可結合新芽量、生長速度、樹勢、花果量等進行相應調整。
3.3.2.3 滴灌方法:將肥料溶於水肥混合池內,結合果園灌溉實施水肥一體化施肥。
3.4.病蟲害防治:病蟲害防治:病蟲害防治以農業防治、生物防治以及物理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 南寧火龍果主要病害有葉斑病、炭疽病等,蟲害主要有毒蛾、實蠅等。病蟲害防治根據《綠色食品 火龍果生產技術規程》(DB 450100/T5)執行。
(4)產品收穫及處理:果皮轉紅後5 d~7 d ,果實表皮富有光澤時,即可採收。採收搬運過程避免機械損傷、曝曬。採收後按大小分級,包裝。
(5)生產記錄要求:生產過程要建立生產檔案,對火龍果生產投入品的名稱、來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對火龍果病蟲害的發生和防治措施、產品收穫情況等進行認真登記,並妥善保存。農產品生產記錄應保存兩年。
(6)包裝:包裝材料符合GB/T5737要求。使用紙箱包裝,每層果實間均需要用紙隔板隔開。包裝時應注意避免紙箱變形或果實擠壓、果皮碰傷。
(7)貯存:鮮果的貯存地應陰涼通風、防曬、防雨、無毒、無異味、無污染源。嚴禁烈日暴曬或雨淋,不得與有毒有害、腐敗變質、有異味的物品同倉庫存放。
(8)運輸:運輸工具應清潔、無毒、無異味、無污染,並應有防曬、防雨設施。不得與有毒有害、有不良氣味的物品同批運輸。

植物文化

(1)地形地貌及土壤 南寧火龍果農產品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的地形是以邕江廣大河谷為中心的盆地形態,地貌以平地、丘陵為主。土壤類型以赤紅壤為主,土壤偏酸性,有機質含量較高,適宜火龍果種植。
(2)水文情況 保護區域範圍河系發達,河流眾多,水資源豐富且水質優良,為火龍果生長提供了優質水源。
(3)氣候情況 保護區域範圍位於北回歸線南側,屬濕潤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陽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無雪,全年無霜期345-360天,氣候溫暖,夏長冬短,年平均氣溫在21.6度左右,乾濕季節分明,氣候適合火龍果多次開花結果,一年可收11-13批次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