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官山村

南官山村

南官山村東南西三面山地,環境優美,東南西三面無公路通行,山林遍布,交通僅依靠北部順山溝一條路。東南西三面依靠山路,車輛基本無法通行。南官山村周邊因山高林密,周圍山上修有緊急消防盤山路,地勢險要,主要用於山林放火救災和農民上山耕作遊覽。

南官山村位於蓬萊最南端,東部是膠東屋脊艾山,村西邊是崮山旅遊區,艾山與崮山自然生態保護區內。

南官山村坐落在蓬萊市村里集鎮的最南端,三面群山環抱。村東南有婆家山、公雞山、雙角山與艾山林場交界,東北隔山與鞏家莊、黃泥溝為鄰。西有紫牛山、馬兒山,隔南崮山與棲霞的曹高家、前寨村、石古庵、後寨村相鄰,翻南山通棲霞上莊村,出村向北一條大道穿過蛤蟆嘴、老虎口向北出村。村里一條南北走向的小河和一條東西走向的小河把村莊分為三塊,兩條河流在村中心大街匯聚一起,從東至西流向村西大河,經黃水河入渤海。

相傳,隋朝時期,隋煬帝楊廣派皇叔楊林鎮守登州。楊林是員武將,能征慣戰,為了捍衛隋朝統治,楊林飼養了大批戰馬。飼養戰馬就需有養馬的地方,經過考察,南官山這個地方三面環山,僅北面有一出口,水源充足,林茂草盛,是個天然的牧場。於是,稟明朝廷,封此地為“官山”,供官家牧馬之用。相沿以繼,此地一直是官山。

後來這個地方又成了軍閥吳佩孚的領地,由其小老婆管理。清朝末年,趙姓由小雲南遷來此地,成了吳佩孚的佃戶。因這個地方一直是官家的山,又坐落在蓬萊的最南部,所以就稱為南官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南官山村
  • 行政區類別:山東省蓬萊市村里集鎮
  • 地理位置:山東省煙臺市蓬萊市村里集鎮最南端
  • 面積:山地面積五十平方公里左右
  • 戶數:298戶
所獲榮譽,基本村情,村鎮建設,歷史文化,民俗文化,地圖信息,

所獲榮譽

村先後榮獲:省級文明村鎮、省造林綠化十佳標兵、煙臺市先進黨組織、煙臺市文明單位、煙臺市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示範站點、煙臺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蓬萊市十佳調委會、蓬萊市綜合治理平安村、蓬萊市文明單位、農村黨建三級聯創“五個好紅旗黨組織”。

基本村情

全村耕地面積1600畝,糧田面積720畝,經濟作物面積880畝,山巒面積1200畝。主要農產品種植蘋果、梨等;養殖:豬、牛、羊。集體經濟主要來源為部分果園承包款,集體淨收入2萬元,集體淨資產10萬元,農民種植人均收入5600元。

村鎮建設

南官山村地處艾崮山北麓,自然景觀獨特,整個村莊被群山環抱,森林覆蓋面積高達90%以上,空氣清新、氣候宜人,是休閒度假、養生休憩的好去處,被譽為當代桃源。村兩委在鎮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幫扶支持下,充分利用自身的生態資源優勢,開發獨具山村特色的農家樂旅遊項目。期間村兩委多次組織村民外出參觀學習,充分結合自身的生態優勢,發揚艱苦創業的人文精神,將南官山村打造成為該市最南端的“生態休閒特色農家游”的美麗鄉村。
南官山村
南官山村先後開發20餘戶農家樂,配套規劃了300多畝生態採摘基地和蔬菜種植農場,成為外來遊客享受農家風情、體驗採摘樂趣的大好去處。同時,村兩委制定了嚴格的農家樂星級評定製度,對村裡的農家樂進行了規範化管理,受到了遊客們的一致好評。“賞山景、喝甘泉、挖野菜、搞採摘”,越來越多的遊客沉醉於古老官山農家,當代桃源勝地,樂在其中。

歷史文化

南官山村歷史悠久,地處艾崮山北麓,據相關史料記載,隋朝時靠山王楊林鎮守登州,發現這裡東、南、西三面環山,僅北面有一出口,山清水秀,草木茂盛,適宜牧馬,遂稟明朝廷,封此地為“官山”,供官家牧馬之用。

民俗文化

圍繞改善面貌、提升形象,投資近百萬元建設了集文化活動、體育健身於一體的文化中心,組織成立了秧歌隊、腰鼓隊,定期組織開展活動,大大豐富了村民們的文化生活。村里圍繞發展產業、促進增收,著力開發以“賞山景、喝甘泉、挖野菜、搞採摘”為主要內容的特色旅遊項目。規劃了300多畝生態果蔬採摘基地,新建起240平方米農家樂多功能接待中心,開發20餘戶農家樂,發展農家樂旅遊。

地圖信息

地址:蓬萊市里集鎮南官山村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