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南宋鎮,古稱宋陽,號稱“清水白米”南宋垟。民國時稱南宋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期稱南宋公社。1998年撤銷礬山鎮南宋鄉,並改設南宋鎮。
地形地貌
南宋鎮地處山中丘陵地帶。四面環山,中央呈小盆地。山巒環抱,溪水潺潺,青松翠竹,秋天楓葉盡染,山花爛漫,鳥語花香,是一個美麗的山間小鎮。
物產資源
南宋鎮地處丘陵山區四面環山,中部是地勢較為平坦的小盆地,俗稱“南宋垟”,該縣民間有“清水白米南宋垟”的諺語。鎮有全耕地4267畝,其中水田2852畝,旱地1415畝,傳統農業有糧食種植以及經濟作物種植等,其中南宋西瓜種植和蘆柑種植已形成初步規模,西瓜種植面積常年保持在1000畝左右,在該縣南港片區有一定聲譽;蘆柑種植面積有1000多畝,其中掛果樹約有350畝,品質優良。南宋鎮內溪流較多聚雨面積較大,水資源豐富,生態保持良好。同時人文特色明顯,鎮內有樹齡970年“蒼南樹王”一株,有300多年樹齡的桂花王一株,有千年古寺“普安寺”,有傳統廟會,有清代古橋“清敘橋”。
經濟成就
農業
2006年,南宋鎮重視“三農”工作,致力於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資源開發,農村經濟保持了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一是糧食生產穩定增長。確保年種糧面積達3662畝,糧食產量年均1103噸。二是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特色產業發展勢頭良好。蘆柑、西瓜、良種羊、馬蹄筍等產業基地得到進一步加強,三是水利基礎設施得到進一步完善,2001-2006年,投入修徹溪堤、堰壩山塘、修建三面觀渠道等投入250萬元。四是農民素質得到了新提高。實施“勞動力素質培訓”工程,推進農民知識化進程,2001-2006年五年共舉辦各類實用技術培訓20多期,共培訓5000多人次,提高農民素質,增強了農民創業致富能力。
工業
南宋有兩項傳統支柱產業:一是礦山井巷業。自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到改革開放後,特別是九十年代中後期,南宋人發揮礦山井巷的技術優勢走出南宋、走出蒼南,利用外地資源、外地市場,在全國各地乃至國外開採礦產(主要以金屬礦為主),並在外地註冊成立公司。2006年全鎮有約3000人從事礦山井巷業,這些人中大致可分為三個層面:一是業主老闆層面;二是管理層面,主要包括管理人員、隊長、倉保採購、會計、出納等;三是技術層面,主要以採礦、洗礦、挖掘、冶練的技術工人。
2006年,南宋當地有國家礦山工程總承色二級企業“溫州建峰礦山公司”,杭州、新疆、內蒙、西安等地也成立了不同層面的礦山企業。據估算外地礦山井巷業年產值(在外GTP)約10億元。還有南宋當地的錫箔加工業。主要是利用成品錫和回收的半成品錫經熔爐、模製、鍛壓、打箔等工序後加工成錫箔紙,然後由各家各戶製成佛教用品銷往泉州、石獅、廈門等地,出口到東南亞和港澳台地區,常年從業人員在2000人左右,年產值保持在5000萬元左右。
服務業
2006年,南宋鎮按照“抓機遇、打基礎、築平台、拓空間、求創新、抓落實”的工作思路,著力於“營造環境磁場”,構築“發展溫棚”,“以企業無小事”為宗旨,大做服務文章,錫箔加工業在受到原料價格上漲、加工成本升高等不利影響的情況下,內引外聯,充分傳統優勢,全鎮共有200多戶居民從事來料加工,年均產值達5000萬元以上,產品經泉州、石獅銷往東南亞各地,逐步成為的支柱產業。井巷工程業充分發揮基礎強、人力資源雄厚、市場廣闊的優勢,做好了投資提升、科技提升、資源提升、規模提升等文章,通過整合資源,鼓勵兼併聯合,認真探索發展新路子,努力做大做強,進一步鞏固支柱產業地位。有100多名企業主在外承包工地,以此為平台每年引導勞務輸出3500多人,解決了大量農村勞動力就業問題。創造外出勞力收入年均1.7億元,市場運行規範有序、供求正常、物價穩定,以誠信經營活動為載體,以農村邊鎖超市經營為龍頭,各工商個體戶依法經商,全鎮商貿活躍。
基礎設施
2006年,南宋鎮堅持聚內和引外並舉聯動,科學統籌城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努力緩解要素瓶頸制約,切實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改善可持續發展的軟硬體環境。交通基礎建設投入力度不斷加大,緊緊抓住康莊工程建設這一契機,以“人人踏上平坦路、村村皆通康莊道”為總體目標,積極組織開展康莊工程建設,投資618萬元,六條總長14.5km康莊路投入使用。加快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最佳化了校園環境,改善辦學條件。城鎮建設與管理進一步加強,投資完善了路燈、綠化、“三廢”處理等設施,開展城鎮“美化、綠化、亮化”工作,進一步最佳化了集鎮環境,改善鎮容鎮貌。幫助鎮三家水廠實現合併,供水能力逐步提高。南宋新區建設步伐加快,投資300多萬元的鎮政府辦公樓勝利結頂,並正式投入辦公,完成新區的主幹道路路面硬化、鋪設排污管、低壓線改造、新區健身苑點建設南宋溪治理一期工程等,使新區基礎設施基本配套齊全,引領新區進入新一輪建設熱潮,為新農村建設打好基礎。實施村莊整治工程,以“百村整治、十村示範”為契機,進一步最佳化村莊布局,以改水、改廁為重點,著力治理農村“髒、亂、差、散”問題,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
扶貧工作
2006年,南宋鎮做好奔小康發展規劃的修編完善工作,使扶貧工作穩步有效推進。進一步明確扶貧工作重點和扶貧工作思路,嚴格按照南宋鎮扶貧奔小康規劃開展工作,扶貧工作步伐更為加快,發展更趨快速,成效更加明顯。集中精力做好下山異地脫貧點建設,在前兩年的基礎上總計投資720萬元,南宋、洋豐、蕉坑底、北山、溪光等村的移民區和脫貧點已初具規模,共遷移224間、987人。注重“造血式”扶貧方式,幫助8個行政村每村落實一個以上具有良好經濟效益的發展項目,努力消除經濟空殼村,實現有錢辦事。規範扶貧資金管理,按照《浙江省欠發達鄉鎮奔小康工程財政扶持資金管理辦法》和《溫州市扶貧資金使用管理辦法》的要求,成立南宋鎮財政扶貧資金專戶,做好專戶管理、封閉運行、專款專用。
社會事業
2006年,南宋鎮在全力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著力抓好計生、綜治、武裝、民政、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等各項社會事業,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一是抓好計畫生育工作。按照計生工作“創優”的總體要求,堅持“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的原則,以抓好優質服務為龍頭,以強化流動人口管理、開展村民自治為保障,積極落實有關計生優惠政策和獨生子女戶的補償政策等,進一步促進了農村民眾生育觀念的大轉變。經過努力,的人口計生工作初步實現良性互動,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出生率、計畫生育率等硬指標均達到了縣府下達的人口與計畫生育指標要求。全鎮計生工作在全縣的綜合排位不斷前移,鎮人民政府被縣政府評為“十五期間先進單位”。二是積極實施科教興鎮戰略。努力探索新形勢下山區農村青少年的教育,完善9年義務制教育,改善教學硬體設施,適齡兒童入學率和普九水平提高。還投資40多萬元對南宋中學的圍牆及操場進行重新建設,最佳化了校園環境,改善了辦學條件,南宋中學實行了寄宿制。三是深入開展農村合作醫療保障體系建立。2006年全鎮有8000多人參加了新合作醫療保險,參保率達61%。四是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認真抓好以改水、改廁為重點的“十百工程”村莊整治工作,實現環境美化、綠化、淨化、亮化,通過建立垃圾置放點,安裝路燈以及改廁等工程,改變農村“髒、亂、差”現象,為村民提供一個舒適的人居環境。五是加大民政救濟力度,建立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農村低保對象增加到了800多人,共發放社會撫恤金、社救款63多萬元,低保金125萬元,救災、救濟款126多萬元,讓山區民眾及時體驗到黨的溫暖和關懷。紮實推進農村五保老人集中供養制度,實現農村五保老人集中供養,在鎮財政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撥款10多萬元完善敬老院各項設施,使敬老院裡的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六是生態鎮建設步伐加快。投資8萬多元委託浙江大學環境科學院所作的《南宋鎮生態建設規劃》通過評審,投資20萬元新區污水處理工程投入使用。
民俗風情
南宋鎮每年古歷七月七日設有廟會,趕集的人很多,各條街道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廟會期間,民眾組織祭廟,請戲班演戲,開展各式各樣文娛活動;鎮人民政府也會藉機開展各種宣傳活動,如布告欄中張貼宣傳計畫生育的檔案及標語口號,展示工農業生產發展的圖片等,把整個鎮布置得如花團錦縼,呈現一片繁榮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