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至元龍泉窯青瓷露胎何仙姑像是南宋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宋至元龍泉窯青瓷露胎何仙姑像
- 館藏地點:浙江省博物館
- 所屬年代:南宋
- 尺寸:高17.5
南宋至元龍泉窯青瓷露胎何仙姑像是南宋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
南宋元龍泉窯青瓷露胎人物塑像 南宋元龍泉窯青瓷露胎人物塑像,高18.4,底徑9.3 厘米。文物介紹 頭戴方巾,身穿寬袖長衫,腰際系有一飄帶,雙足交叉端坐山石上,右手自然垂下,左手微舉在胸前。神態呈思索狀。面部.手.足.山石.露胎,成淺醬黃色。施釉部分釉色青灰。
南宋-元龍泉窯青瓷露胎道士像 南宋-元龍泉窯青瓷露胎道士像是一個南宋文物,高31厘米。概況 詳情 該神像束髮頂髻,面容慈安,身著寬袖長袍,腳穿雲頭高履,端坐山石。旁塑有仙鶴一隻,老者手執蕉葉扇。釉色青綠,瑩潤光亮,臉部胸部赭紅色胎。
但南宋青瓷佛像留存至今的十分稀少,該件南宋末年龍泉窯心中有佛塑像的傳世實屬不易,並且其保存得十分完整,釉色如新。文物結構 南宋心中有佛塑像高27厘米。該佛像採用了傳統的露胎燒製法,佛像的頭、胸、手、腳及佛座無釉,只有所披袈裟施釉燒制。釉色醇美,顏色上偏於粉青的柔和寧靜,光澤度卻堪媲美梅子青。佛頭...
南宋龍泉窯青瓷鳥盞 南宋龍泉窯青瓷鳥盞是浙江省博物館收藏的文物。文物介紹 敞口,淺腹,小圈足,口沿有一小圓形把,腹部至口沿淺壓成花瓣形。圈足露胎,成磚紅色,通體施青綠釉。釉層較厚。
龍泉窯因在今浙江龍泉縣,故名,屬我國南方青瓷系統。創造於北宋早期,南宋中晚期進入鼎盛時期,至明代中葉以後漸趨衰落,傳世的龍泉青瓷下限至清康熙年間,燒造歷史達七、八百年之久。北宋時期的龍泉青瓷,胎骨較厚,胎土淡灰,底足露胎處見赭褐色窯紅,胎微出燒,釉的玻化程度好,釉層透明,釉表光澤很強。裝...
章生二所陶名章龍泉,又名弟窯。章生一之哥窯其兄也。”是否真有兄弟二人,已無可考,但說明了兩種不同的龍泉青瓷產品:一種是白胎和硃砂胎青瓷,稱“弟窯”或“龍泉窯”,另一種是釉面開片的黑胎青瓷,稱“哥窯”。“哥窯”出現於南宋中晚期,與著名的官、汝、定、鈞並稱為宋代五大名窯,特點是“胎薄如紙...
南宋龍泉窯青瓷菱花盤 南宋龍泉窯青瓷菱花盤,館藏地點是浙江省博物館,尺寸是高3.2,口徑15,底徑6.5 厘米。文物介紹 盤口沿八瓣花口形,折腹平底,圈足。通體施青釉,足端露胎,呈火石紅色,青釉肥厚,由於竄煙釉色不勻,並有嚴重縮釉,釉層有不勻開片。
南宋龍泉窯青瓷渣斗是南宋(1127~1279)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高8.5,口徑11,底徑8 喇叭形口,粗頸,鼓腹略扁,圈足。圈足底無釉露胎處呈灰白色,其條部位均施青釉,由於窯位與窯火的影響,釉色偏暗。釉層均開片,開片大小不一,松密不等。胎釉結合緊密,造型較端莊。
南宋龍泉窯青瓷魚耳爐為南宋瓷器。魚耳爐為侈口、短頸、削肩、雙魚耳、垂腹、圈足。此爐釉層厚潤,色澤純正,風格柔和典雅。現收藏於湖州博物館。展品介紹 魚耳爐為侈口、短頸、削肩、雙魚耳、垂腹、圈足。器物通體施釉,釉層凝厚晶瑩,釉色粉青柔和,下腹釉面局部開片。胎質堅硬緻密,胎色灰白。足端露胎呈...
論龍泉窯的時空框架和文化結構 有關龍泉窯兩個問題的再認識 從宋元紀年瓷看龍泉窯生產的製品 試述龍泉黑胎青瓷 從故宮舊藏宋代龍泉青瓷解讀清代宮廷對龍泉窯的認識 南宋龍泉窯青瓷分期研究 宋元龍泉窯青瓷的藝術美 器物與風俗——論元代龍泉窯青瓷造型紋飾與瓷器的遊牧化 元代慶元港與龍泉窯青瓷外銷 龍泉窯青釉露胎與點褐...
粉青、梅子青是公認的青瓷釉色的巔峰,它不僅意味著龍泉窯制瓷技術水平的提高,其本身也包含了更豐富的審美意蘊。南宋龍泉窯很多器皿的新造型都是傳承古代青銅器演變而來的,如尊式瓶、鼎式爐等。人們在審視這些玲瓏雋秀的南宋龍泉窯青瓷時不免要發出驚嘆,它們身上帶著太多官窯器的影子。官窯作為一種壟斷,絕對不允許...
腹部對稱裝把和流,臥足。現收藏於麗水市博物館。此展品為南宋文物,高8.9cm,口徑3.8cm,底徑3.8cm。斂口,圓唇,水滴形腹;最大徑在腹下部,往上漸收至口,腹部對稱裝把和流,臥足。胎灰白緻密,胎面光滑,製作精細。施標準粉青釉,厚釉滋潤。外底無釉,露胎處呈火紅色。現收藏於麗水市博物館。
論龍泉窯的時空框架和文化結構 有關龍泉窯兩個問題的再認識 從宋元紀年瓷看龍泉窯生產的製品 試述龍泉黑胎青瓷 從故宮舊藏宋代龍泉青瓷解讀清代宮廷對龍泉窯的認識 南宋龍泉窯青瓷分期研究 宋元龍泉窯青瓷的藝術美 器物與風俗 ——論元代龍泉窯青瓷造型紋飾與瓷器的遊牧化 元代慶元港與龍泉窯青瓷外銷 龍泉窯青釉露胎與點...
在日本鎌倉海岸就發現了大量鎌倉時代的同安青瓷碗等,在日本唐津山麓遺址中,同安青瓷出土最多。還有太宰府附近、福岡灣底以及福山草戶莊等地的鎌倉時代遺址,也都有出土,這充分說明同安窯青瓷系統的瓷器在日本鎌倉時代即我國南宋時代曾大量運銷到日本。興燒年代 同安青瓷是福建青瓷頗有說服力的代表作,它興燒於...
元龍泉窯青瓷露胎印花盤 元龍泉窯青瓷露胎印花盤是元代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口徑15.6,底徑4.3,高3.7 平唇折沿,坦腹,小圈足。內底飾有露胎菊花一朵,呈赭紅色,釉色粉青,釉層開片有冰裂紋。圈足邊端沿無釉露胎。
此展品為西晉瓷器。器身上部共分五層。蓋上有三層樓台亭闕,底層四角分別有四隻展翅欲飛的小鳥。器物施釉不均,呈青黃色,底部無釉露胎。現收藏於湖州博物館。內容簡介 2013年,湖州博物館與中文百科強強聯手,共同打造了數位化、立體化的權威知識普及台:湖州博物館之百科數字博物館。該數字館通過青銅器館、...
明龍泉窯刻劃花圈足碗 明龍泉窯刻劃花圈足碗是明代文物。現收藏於縉雲縣博物館。圓口外撇,弧腹,高圈足。碗內壁圖案分設三區塊,口沿下以上下三條弦線相隔,第二區塊刻劃折枝花卉,內底部刻菊花紋飾。外口沿下刻劃一周海波紋,口沿與腹之間以雙弦線相隔,腹部刻劃折枝花卉。施青綠釉釉,圈足底部無釉。
此展品為五代時期文物。葫蘆形蓋鈕。直口,圓腹,長流,曲把,矮圈足略外撇。青釉勻淨,釉薄且細膩。現收藏於縉雲縣博物館。文物介紹 此展品為五代時期文物。葫蘆形蓋鈕,蓋壁有兩孔以供繫繩用。直口,圓腹,長流,曲把,矮圈足略外撇。器身刻團狀荷花。青釉勻淨,釉薄且細膩。器身線條流暢,造型優美。
下腹內收,平底微內凹。文物介紹 平口直頸,肩腹圓鼓,下腹內收,平底微內凹。肩部由弦紋、斜方格紋、聯珠紋組合成裝飾紋帶, 同時在裝飾帶上兩兩對稱堆貼銜環鋪首和葉脈紋錄。器物外施青釉,色澤青綠透明,在下腹等處燒成不好的部位則明顯泛黃,並有開裂剝釉現象。器內及底部無釉露胎,胎色青灰。
溫州市鹿城區南宋淳祐十年(1250年)葉適墓出土。墓誌呈長方形。正面從右至左書黑釉篆書“大宋吏部侍郎葉文定公之墓淳祐十年吉立”三行十八字。灰胎,胎質細潔緻密。正面及邊緣施青綠釉,釉質厚潤透明,玻璃質感強,釉面有冰裂紋。背面無釉,呈深褐色。葉適(1150-1223年),字正則,號水心,南宋永嘉人,他的...
龍泉窯 龍泉窯青瓷玉壺春瓶高33.8厘米、腹徑20.4厘米。1973年安徽省合肥市明陳聞墓出土。胎色潔白,胎體渾厚凝重。釉色溫潤如玉。頸飾蕉葉紋,蕉葉下飾回紋一周。腹部飾纏枝牡丹和變形蓮瓣紋。圈足飾回紋一周。造型端莊,紋飾精緻,為龍泉窯的精品。據墓誌記載,該墓葬於明永樂十二年(公元1414年),墓主陳聞,生於...
南宋時期龍泉窯得到空前的發展,龍泉青瓷進入鼎盛時期。這時,曾在唐和五代盛極一時的越窯青瓷業已凋凌,唯有龍泉青瓷質量顯著提高,馳名中外的粉青,梅子青釉瓷器就是在南宋龍泉窯中燒製成功而把青瓷釉色之美推到頂峰。從窯址的瓷片來看產品有白胎(灰白)和黑胎厚釉兩大類。其中白胎青瓷約百分至九十幾,黑胎青瓷...
南宋著名畫家劉松年《鬥茶圖》中清楚地描繪了湯瓶的形制,呈喇叭口,高頸,溜肩,腹下漸收,肩部安裝很長的曲流,應是宋代湯瓶的真實寫照。宋代是我國陶瓷發展史上的第二個高潮,除享譽盛名的五大名窯官、哥、汝、定、鈞外,浙江的越窯、龍泉窯青瓷,福建的建窯、同安窯,江西吉州窯,北方的磁州窯均生產陶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