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交通史

南宋交通史

《南宋交通史》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0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錦鵬 王國平。

基本介紹

  • 書名:南宋交通史 
  • 作者:張錦鵬 王國平
  • ISBN:7532550532, 9787532550531 
  • 頁數:392頁
  • 定價:62.00
  •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年10月
  • 開本:16
  • 語種:簡體中文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本書對南宋的交通事業及相關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研究。特別是對南宋時的海外交通發展以及交通發展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相互促進的關係進行了認真的探討。

作者簡介

張錦鵬,1968年生,雲南普洱人,漢族,
1990年畢業於北京商學院,
1996年考入雲南大學讀研究生,
1999年、2002年在該校分別獲經濟學碩士學位和歷史學博士學位。
在雲南大學從事科研和教學工作,研究員,杭州市社會科學院兼職研究員。
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經濟史和宋代交通史。
出版專著《宋代商品供給研究》,在《中國經濟史研究》、《光明 日報》(理論版)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五十多篇,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等多項國家級、省級課題。

圖書目錄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庫總序
杭州(臨安)為例還原一個真實的南宋(代序)
序言
導論
一、“交通”一詞內涵的演變
二、中國古代交通與中國歷史演進
三、南宋交通發展之特點
四、本書的研究基礎
五、本書研究的結構與框架

第一章 南宋以前的國內道路交通發展狀況
一、先秦時期的交通道路開拓
二、秦漢時期國內交通幹道建設
三、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國內交通
四、隋唐時期全國道路交通網路形成
五、五代北宋時期交通網路發展

第二章 南宋時期國內交通網路
第一節 以臨安為中心的東部區域交通網路
一、臨安至浙東地區的交通路線
二、從臨安至福建地區的交通路線
三、從臨安至江西、廣西地區的交通路線
四、從臨安至淮南地區的交通路線
五、從臨安至荊、湖地區的交通路線

第二節 以成都為中心的西部區域交通網路
一、從成都至秦嶺南的北線交通道路
二、從成都至江陵、鄂州方向的東線交通道路
三、從成都至靜江府、邕州方向的南線交通道路

第三節 南宋時期以廣州為中心的南方交通網路
一、廣州經福建至臨安的道路
二、廣州經大庾嶺北上江西的道路
三、從廣州經騎田嶺至郴州的道路
四、廣州經萌渚嶺至零陵的道路
五、由廣州經越城嶺至全州的道路
六、廣州通邕州的道路
七、廣州至雷州半島、海南島等南部沿海地區的道路

第三章 長江與運河——南宋重要的交通生命線
第一節 南宋時期對長江、運河水道的利用
一、漕運之便捷通道
二、民間商貿往來的重要通道
三、人員通行的交通要道
四、軍事交通要道和軍事對峙屏障

第二節 長江一溝通東西的重要水上交通道路
一、南宋長江水道交通史研究的資料依據
二、長江下游水道交通
三、長江中游水道交通
四、長江上游水道交通

第三節 運河——南宋首都物資供應的生命線
一、揚楚運河
二、江南運河
三、浙東運河
四、運河與灌溉

第四章 南宋與周邊少數民族政權統治地區的交通
第一節 南宋與北方少數民族政權統治地區的交通
一、南宋與金的交往
二、南宋與金使節往來的交通道路

第二節 南宋與西部和南部少數民族政權統治地區的交通
一、南宋與大理國的交通
二、南宋與吐蕃等部的交通

第三節 北方少數民族政權的興起與絲路貿易的變化
一、絲綢之路的興起和繁盛
二、絲路貿易控制權的轉移與絲路貿易的阻斷
三、中外交通重心從陸路向海路轉移的其他因素

第五章 南宋海外交通(一)
第一節 南宋與高麗的交通
一、唐以前中國與朝鮮半島諸國(部落)的政治關係及交通活動
二、從北宋到南宋:宋麗交通港口南移
三、南宋時期中國與高麗的交通航線
四、南宋時期宋麗交通中的人員往來
五、南宋時期宋麗物資流通

第二節 南宋時期中日交通
一、南宋以前的中日交通概述
二、南宋時期中日交通的主要航線及港口
三、南宋時期中日交通中的人員往來
四、南宋時期中日交通中的物資輸人與輸出

第六章 南宋海外交通(二)
第一節 南宋與南海諸國的海外交通
一、南宋以前中國與南海諸國的交通
二、南宋時期中國與南海諸國的交通
三、南宋交往的主要南海國家

第二節 南宋時期南海航線上的人員往來及商品貿易
一、南宋時期南海航線上的人員往來
二、南宋時期南海航線中的商品流通
三、“南海一號”沉船——南宋海外交通貿易輝煌篇章的集中展示

第七章 南宋郵驛及其交通管理
第一節 南宋的郵傳
一、南宋斥堠鋪、擺鋪的設定
二、南宋公文傳遞
三、郵傳人員配備
四、中央郵傳管理機構
五、南宋郵傳存在的問題
六、南宋私人郵件的傳遞

第二節 南宋的館驛
一、南宋館驛設定
二、館驛接待制度

第三節 南宋內陸、邊境、海上交通管理
一、南宋內陸交通管理
二、南宋邊境地區的交通管理
……
第八章 南宋交通設施與交通工具
第一節 南宋時期的交通設施建設
第二節 南宋時期交通工具的使用

第九章 南宋交通與城市市鎮的發展
第一節 南宋交通城市的發展
第二節 南宋主要海外交通貿易港口城市
第三節 交通與南宋草市鎮的發展

第十章 交通與南宋經濟社會
第一節 交通與南宋區域經濟發展
第二節 交通與南宋北方人口遷徙與移民
第三節 交通與南宋社會風尚
第四節 外來物品與南宋物質生活
附錄 南宋時期行政區地名變更表
後記
編後語

文摘

第一章 南宋以前的國內道路交通發展狀況
中國有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和中華文明,早在二乾多年前,我們的先民們就有組織地進行交通建設活動,他們修築道路,開鑿運河,造船造車,為消除地理空間的阻隔而不懈努力。秦漢時代中國已經基本上建成了通達全國各地的道路交通幹線。經過魏晉南北朝分裂時期的戰亂,隋唐以後中國重新走向大一統的中央集權統治,中國的交通事業迎來了新的發展。隋朝開鑿的大運河在唐宋發揮了重大作用,成為南北物資運輸的大通道,國內的交通主幹道的修治更加規範,官道館驛建設更加完善,道路支線更加密集,基本上形成了全國的交通道路網路體系。五代北宋時期在唐代的道路交通網路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運河的漕運作用更加突出,局部地區交通得到改善。總的來說,中國古代國內交通事業的發展,對國內政治統治、地區經濟開發、物資流通、文化交流、民族融合的促進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古代全國性道路交通網路的形成,是歷朝歷代不斷建設和發展的結果。從線狀交通道路到樹形結構再向網路型交通道路發展,歷經先秦、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各朝代人民的不斷努力和奮鬥,可以說,至北宋時,國內道路交通網路體系已經基本定型。南宋時期由於秦嶺淮河以北領土被分割,導致北宋時期形成的道路交通體系發生一些變化,但南方地區的.交通道路仍然沿循北宋以來形成的網路體系。由於道路交通網路的繼承性和延續性,為了更好地認識南宋的交通道路網路,本章對北宋以前的國內道路交通發展情況進行簡要概述。

後記

記得我博士論文付梓出版之後,正在有些惶然不明應選一個什麼新問題進行研究之時,接到了我的博士生導師林文勛的電話,杭州社科院何忠禮先生力邀他參加“南宋史研究叢書”中《南宋交通史》一書的撰寫,因他工作繁忙,希望由我來承擔此工作。這個訊息讓我既驚喜又緊張,杭州社科院邀請了宋史學界的專家學者組成強大班子編纂“南宋史研究叢書”,我能參與這樣高水平的研究,是一次極大的鍛鍊,也是一次重要的機會。但我的確感到誠惶誠恐,擔心自己的能力無法勝此重任。經過與何先生和林老師的進一步溝通,我提出希望以林老師合作者的身份參與書稿撰寫。
此後,由林老師確定了書稿的寫作提綱和基本原則,我開始查找資料和進行寫作。在寫作過程中,林老師經常和我討論問題,而每次經林老師點撥,我總是豁然開朗。在初稿完成並提交杭州社科院專家審稿的同時,我也給了林老師一份。林老師認真審讀書稿,提出不少重要的修改建議。可以說,這本《南宋交通史》的寫作,自始至終凝聚著林老師的心血,如今書稿完成,林老師卻讓我獨立署名出版。林老師這種提攜新人的精神,讓我深受感動與由衷敬佩。
在林老師推薦我撰寫《南宋交通史》之後,何忠禮先生給予了我充分的信任。每每看到何先生誠懇的眼光,聽到何先生親切的話語,在深受鼓勵之餘,更感肩上責任重大,不敢有絲毫的懈怠與敷衍。但由於自己在宋史研究方面的功力遠遠不及。

序言

有人將文化比作一條來自老祖宗而又流向未來的河,這是說文化的傳統,通過縱向傳承和橫向傳遞,生生不息地影響和引導著人們的生存與發展;有人說文化是人類的思想、智慧、信仰、情感和生活的載體、方式和方法,這是將文化作為人們代代相傳的生活方式的整體。我們說,文化為群體生活提供規範、方式與環境,文化通過傳承為社會進步發揮基礎作用,文化會促進或制約經濟乃至整個社會的發展。文化的力量,已經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在人類文化演化的進程中,各種文化都在其內部生成眾多的元素、層次與類型,由此決定了文化的多樣性與複雜性。
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來源於其內部生成的多姿多彩;中國文化的歷久彌新,取決於其變遷過程中各種元素、層次、類型在內容和結構上通過碰撞、解構、融合而產生的革故鼎新的強大動力。
中國土地廣袤、疆域遼闊,不同區域間因自然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等諸多方面的差異,建構了不同的區域文化。區域文化如同百川歸海,共同匯聚成中國文化的大傳統,這種大傳統如同春風化雨,滲透於各種區域文化之中。在這個過程中,區域文化如同清溪山泉潺潺不息,在中國文化的共同價值取向下,以自己的獨特個性支撐著、引導著本地經濟社會的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