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奧塞梯政府為西亞政府南奧塞梯編輯南奧塞梯位於高加索喬治亞北部,曾為蘇聯時期喬治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管轄下的一個自治州。南奧塞梯於20世紀90年代與喬治亞的衝突中宣布實質獨立,成立南奧塞梯共和國(RepublicofSouthOssetia),得到了俄羅斯、委內瑞拉、尼加拉瓜和諾魯的承認。歷史中世紀與近代奧塞梯人起源於奄蔡,是薩爾馬提亞人其中的一支部族。他們在中世紀時期受到喬治亞與拜占庭的影響,成為基督徒。由於匈奴人的統治,他們被逐出在如今俄國頓河以南的家鄉,部分並越過高加索山脈,來到喬治亞。來到喬治亞的奧塞梯人分成了三部分:西部的Vigor,受到伊斯蘭的影響、南方的Tualläg,形成今日的南奧塞梯、與北方的Iron,形成今日的北奧塞梯。
北奧塞梯於1767年開始,就接受俄羅斯的統治。大部分的奧塞梯人都信奉基督教,只有少數的穆斯林。統治今日的南奧塞梯連同喬治亞其他地方,於1801年被沙俄吞併。俄國二月革命之後,奧塞梯人成立國家委員會,主張奧塞梯人的自治。國家委員會很快的被呼籲將南奧塞梯併入蘇維埃的布爾什維克黨人所控制。十月革命發生後,南奧塞梯成為了孟什維克派的喬治亞民主共和國的一部分,但北奧塞梯卻成為了布爾什維克派的泰歷克蘇維埃共和國的一部分。
1918-1920年間,南奧塞梯成為喬治亞政府與受到蘇維埃聯邦政府支持的奧塞梯反抗軍的戰場。茨欣瓦利被奧塞梯叛軍占領並掠奪,喬治亞人被屠殺。奧塞梯方面的資料則顯示戰爭中有5000名奧塞梯人被殺害,13000人因疾病與飢餓而死亡。在幾次對喬治亞的反抗與失敗後,奧塞梯人瀰漫著同情蘇聯政府與布爾什維克的情緒。1921年,蘇聯第11紅軍擊敗喬治亞民主共和國,並成立喬治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政府,許多奧塞梯人也參與了這次進攻喬治亞的戰役。喬治亞蘇維埃政府為了感謝奧塞梯人,於1922年4月20日成立南奧塞梯自治州,並以當時喬治亞人仍占多數的茨欣瓦利為首府。雖然南奧塞梯有自己的語言(奧塞梯語),但俄語和喬治亞語都是官方語言之一,在行政上通行。
現時,俄語是首都的分離政府唯一的行政語言,而在蘇聯統治時期,在喬治亞地方政府的管治下,除了奧塞梯語在整個地區通行,亦可在學校里教授和使用。爭端1989年~2008年1989年以前,南奧塞梯自治政府與喬治亞之間基本上維持和平狀態。不過1990年,在喬治亞開始邁出自蘇聯獨立的步伐時,南奧塞梯議會卻於該年9月宣布成立南奧塞梯蘇維埃民主共和國,脫離喬治亞成為蘇聯的一部分。
喬治亞國會的回應則是宣布取消南奧塞梯的自治地位。喬治亞認為獨立運動是蘇聯所煽動的,目的在於製造干預喬治亞獨立的藉口,喬治亞警察也與當地的暴徒爆發衝突,造成了死傷。1991年底衝突擴大,造成約1000人的死亡,逾十萬名南奧塞梯人逃離家園,其中大
部分的人進入了北奧塞梯。1992年1月,南奧塞梯舉行全民公投,公投結果顯示,絕大多數南奧塞梯居民支持獨立。
1992年,為了避免與俄羅斯間的衝突進一步擴大,喬治亞與俄羅斯、南奧塞梯三方達成達戈梅斯停火協定,雙方暫時停止軍事行動。交戰雙方同意組成俄羅斯-喬治亞-奧塞梯混合維和部隊,並於1992年11月6日,由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派遣一個團隊進入喬治亞監督維和任務。自此至1994年中,南奧塞梯大體維持和平狀態。2004年6月,局面因喬治亞加強打擊非法武裝的走私而再度緊張。一連串的軍事行動造成了十數人的傷亡。喬治亞政府也指責俄羅斯的維和部隊支持南奧塞梯分裂勢力,並希望以聯合國部隊取代之。喬治亞在蘇聯解體後,逐漸向西方靠攏,接受美國的軍事與經濟援助,美國也依賴當地的油管,得以不經由俄領土輸出裏海石油至西方國家。喬治亞不但是美國在反恐戰爭的盟友,這些年來更積極要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而俄羅斯這些年來憑其龐大能源蘊藏重新崛起,由於南奧塞梯地區是重要的能源運輸路線,東西雙方都勢在必得,俄羅斯為維護其地緣霸權,防止北約東擴,干涉喬治亞內政,即以南奧塞梯的獨立問題牽制喬治亞加入北約的進程。2008年4月,喬治亞傳出可能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訊息。雙方衝突也因此一觸即發。2008年8月,喬治亞士兵巡邏途中遭到俄羅斯支持的非法武裝襲擊,為實現國家統一,解放南奧塞梯,被迫進行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