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房

南大房

南大房位於浙江蕭山區瓜瀝鎮黨山集鎮老街的南端,這裡河流縱橫交織,橋樑眾多,沿“湖河”是鱗次櫛比的老房子,南大房正是被一灣河水圍繞的許氏家族居住的大宅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南大房
  • 地理位置:杭州市蕭山區瓜瀝鎮黨山片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 占地面積:約2940平方米
概況,歷史,建築特色,

概況

南大房,在瓜瀝鎮黨山里湖河南岸,坐北朝南,前後四進,前進橫列11間平屋,二、三進均為5開間樓房,四進為9間大樓層,東西廂房,總共83間,構成一座大四合院。面寬42米,縱深70米,占地面積約2940平方米。除第一進外,其餘都是二層樓房。硬山式屋頂,屋脊飾磚花瓦件。縱軸線明間均作過道,第二進有精美磚雕門樓,梁架為明代遺構,台梁式構架,寬22米,進深9.5米,前有軒,前後連置月梁,有精湛木雕。第二進以北建築與第一進及廂房間有隔牆,以門堂相通。第三進以北兩側隔牆置磚雕漏窗。廂房以第二、三進兩端建築最為講究。整座宅院布局對稱,層次分明,構制恢弘,木雕、磚雕、石雕精湛華美,可以想像明清時期黨山許氏家族擁有的顯赫地位。

歷史

南大房位於浙江蕭山區瓜瀝鎮黨山集鎮老街的南端,這裡河流縱橫交織,橋樑眾多,沿“湖河”是鱗次櫛比的老房子,南大房正是被一灣河水圍繞的許氏家族居住的大宅第。
據《許氏宗譜》載,黨山許氏於明朝嘉靖年間(1522——1566),從紹興馬安遷來,始遷祖匡許承一公。傳至第四代,已分有八個房頭。大房經商致富後,於萬曆年間(1573——1619),建造三進宅院。因是大房所建,又在大家庭“老台門”的南邊,故俗稱“南大房”。至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許氏先祖又增建第四進樓房,故“南大房”具有明清兩代建築風格。1999年4月,經省文物局文物處楊新平等專家考察,這是省內迄今為止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歷經中華民國三個時代的居民建築,對研究黨山古鎮的歷史文化內涵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現除了第二進門樓倒塌外,其餘建築完整,至今有住戶44家。1999年10月,許家南大房被蕭山市人民政府蕭政辦發[1999]136號檔案命名為蕭山市鎮鄉第96號文物保護點。2005年5月,經省人民政府核定,黨山許家南大房批准為浙江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另據《山陰碧山許氏宗譜》記載,許承一娶黨山孫氏為妻,於明·嘉靖年間從紹興馬鞍遷至黨山,建老台門,傳至第四代,分出八房,各建屋宇,另立門戶。大房於萬曆年間跨河建房,因其是大房,又居於大家庭的南端,故其宅第名為南大房。
南大房自明代後,又歷經清代和民國許家子孫的重修和擴建,其建築整體古樸大氣,並設有眾多的公共設施:兩個花園,大小十幾座河埠,還有宗祠、廟宇、戲台、牌坊等,構成了許氏大家族完整的生活、生產環境。宅內宅外的石、磚、木三雕既有簡潔明快,也有精雕細刻,件件雕刻瑰麗照人。雖然部分門坊、門扇倒塌或被人挪用,但整座建築至今保存尚為完整,實為研究蕭山古民居的寶貴實物資料和歷史見證。

建築特色

南大房,上覆小黑瓦,外飾白粉牆,圓石柱,石門檻,實木大門。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伯告訴筆者,過去人還沒進大門,老遠就能看到一塊書有“大夫第”(清代高級文職階官稱大夫)的匾額懸掛在門楣上,這就是南大房的台門屋,俗稱“台門斗”。
跨過石門檻,則是一個寬敞明亮的大天井,天井內側是正廳。正廳的屋披上有突兀的“老虎窗”,可通風通光,可晾曬衣服,也可作嘹望台用。
進入正廳,廳中央的梁間有粗獷簡約的木雕斗拱,有靈芝、如意等形狀,還有荷花倒轉的和合形。廳後是一個退堂,退堂內側是個小天井。過了這小天井就來到了祭奠先祖神靈、擺放先祖牌位的香火堂。這是古代民居建築典型的前廳後堂的布局。
過了香火堂,又是一個大天井。天井兩邊各置有用石板砌起的“天落水池”,池旁各放置著長條石凳,上面可以擺放花盆和晾曬東西。兩旁有四扇大小不一的磚雕隔窗。隔窗的磚雕圖案是一隻鐵環穿鼻的異獸,採用透雕手法,線型優美簡潔,雕技老道精緻,既能使廂房內通風采光,又能通過隔窗使天井獨立成院,並使虛實結合,不會影響房內的起居生活。
過了大天井,就到了南大房的最後一進。據當地村民介紹:“這一進稱之為九開間,是主人家的起居室,原門廊兩側是花格子的門扇,門扇的裙板上有雕技精湛的歷史人物演繹圖,還有‘冰裂紋’的漏窗等,九開間的後牆屋檐下,有一幅幅醒人耳目的磚雕長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