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歷史
地理
南塗,位於海豐縣東南部深汕
高速公路以北、241省道以東、黃江分流東溪河以南的
丘陵地帶,地處東經約115°27′至115°30′北緯約22°53′至22°55′。總面積約25平方千米,人口逾四萬(包括出祖的與遷入的侖嶺系余氏宗親)。南塗是由大大小小的十八個余氏自然村組成的,素有“南塗十八鄉”之稱。 南塗包括:黃茹、南土、舊厝爿(古住)、下蘭、流沖(流清)、流沖仔(流沖)、葉厝坑、何來埔(廻龍埔)、南土仔(南雅)、坑仔(吉坑)、圍仔(圍雅)、浩窟(鶴髮)、東溪口(東新)、前宮、後宮、新鄉仔,其餘三個不詳。括弧內為書面叫法。除了流沖仔(流沖)和東溪口(東新)隸屬於
廣東省海豐縣可塘鎮管轄外,其他各村均隸屬於廣東省海豐縣赤坑鎮,所以南塗並不是一個行政區,是余氏宗族的一個分支。俗稱
“南塗族”。
1 南土:余氏二世祖新安公根據此地“塗‘土南’(方言字,提手旁+南)石磨”的地理特徵命名為“南塗”,今訓寫成“南土”,俗稱“大鄉”。
2 黃茹:古越族村落,新安公建基南塗之前有曰“施娓娘”者在此居住,其府第遺址在今黃茹少宗祠北。
3 古住:因新安公尋找建基點時曾在此購得一爿房屋棲身,故稱“舊厝爿”,後世子孫依意取名“古住”。
4 下蘭:四世祖賢兒公建基於黃茹西邊的溝西畔,後擴展為“廈廊”今改稱為“下蘭”。
5 流清:舊稱“流沖”,因地處黃江河分流東溪河流沖河段南岸而得名。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始建基。嘉慶年間(1796~1820)擇址建圩於此,稱“南塗圩”,又因臨近流沖河渡口,故俗稱“渡頭圩”,今稱“流清圩”
6 流沖:舊稱“流沖仔”,位於流河北岸。
7 南雅:初南土部分移居於此,故稱“南土仔”,後古住部分遷入,分別稱為前宮(古住系)、後宮(南土系),今合併為“南雅”。
8 新鄉仔:相對於“古住”而名,今合併於古住。
9 廻龍埔:因其地形似“騰龍廻首”而名。
10 東溪口:古東溪河入海口,故名,別稱“東家口”,行政區域上稱“東新”。
11 吉坑:舊稱“坑仔”。
12 圍雅:舊稱“圍仔角”。
13 葉厝坑:相傳從黃茹、下蘭兩村分支移民過去的,具體待考證。
14 鶴髮:待考證,口語稱為“浩窟”。
其餘三個待考證。
註:
1、“南塗”的“塗”不能寫成“土(tou陰上)”或“塗(tu陽平)。三個字的古義各不相同。塗,音tu陽平,古水名;通“途”;姓。土,音tou陰上,(乾的)土塊。塗(上“塗”下“土”,因中文百科詞條暫無法顯示繁體,故用“塗”代之),音tou陽平,(濕的)泥塗;或音tu陽平,塗抹。
2、“土南”(提手旁+南),〈方言字〉音nam陰去,(泥塗)鬆軟。
[以上注音都是海豐方言發音]
歷史
相傳,元末風采余氏十四世東川公官為陸安(今海豐)教諭,其子再(號新安)為江西吉州永豐縣教授。時元統治集團腐敗,社會黑暗,爆發了農民起義。余再因看不慣官場腐敗,棄官逃難到其父任職的地方。途中遇一占卜師,占卜師給公占了一卦,曰:“汝要向南直去,遇到‘塗(土南)石磨’之處方為汝之落腳點。”於是公至陸安縣拜見父親敘明情況後便去找“塗(土南)石磨”之地。當公尋至東溪河北岸時,見對岸山明水秀、地場寬敞,便問擺渡者此地叫什麼。對曰:“此渡名曰‘磨石渡',前面乃黃茹施姓之府第。”公遂想起占卜師的話,便過渡至黃茹租得西邊一房棲身,此地後來即為古住村。後施姓衰落移至它處,把黃茹賣與再公。從此再公便創基黃茹。再公根據“塗‘土南’石磨”便把這裡命名為“南塗”。
淵源
南塗除浩窟(鶴髮)、東家口(東新)有少數其他姓氏,其餘全部姓余。
余氏乃吾粵豐之望族。忠襄公與粵豐可謂淵深源厚。
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范仲淹貶饒州,公因仗義執言,犯顏直諫被貶。由集賢校理被貶為筠州酒稅後,再徙監泰州稅,又知英州。然由於母親黃夫人逝世,故一直在韶州丁母憂,直至康定元年(1040)服除之後,遷太常博士於赴任前先來潮州祭謁岳父墓。途經惠州西湖時,寫下了《荔香亭》:“虛亭何所賞,為愛果中奇。氣稟南方秀,生當火王(通“旺”)時。渡淮嫌桔變,經庾笑梅衰。不共花爭艷,殘鶯莫傍枝。”的豪邁感慨。康定元年(1040),海豐知縣譚昉(曲江人)奉旨創建粵東名剎“祝聖萬壽護國禪寺”,次歲二月建新學宮。六月,恰忠襄公由惠州去潮州途經海豐,昉與公乃同鄉好友。公特撰《萬壽寺記》、《新學宮記》以志其略。
誰又何曾想到,三百多年後,公之裔孫十四世東川官為海豐教諭,經過六百多年的繁衍,其子孫終成為海陸豐之顯族。
陸安始祖東川,字桂忠,官為陸安教諭。生三子:再、伍、玉(號西州,分創陸豐市湖坑)。
二世再,號新安,官為江西吉州永豐縣教授。約1360年左右創基南塗,至明洪武三年(1370)報受本處四至山溪田地。生三子:德和(字判簿)、昆和(字睦篪)、季和。
三世德和,字判簿。生四子:金山(無嗣)、東山、寅山、岐山(三位公傳南土、古住派系)。
三世昆和,字睦篪。生二子:賢和、賢兒(二位公傳黃茹、下蘭派系)。
三世季和,洪武十六年(1383)充南京鎮衛軍,至二丵十一年(1388)敕封為“宣武將軍”,至永樂四年(1406)護駕上北京,遂落居於北京。
字輩
1、舊字輩
1、南土及其出祖之村18世至38世舊字輩:潤。珍奇洪勝世,碩彥列朝邦。孝友尊為訓,家聲韶曲江。
2、古住及其出祖之村11世至34世舊字輩:汝甫君伍,振儀(宜)玉克,致遠經倫,忠(恭)厚信實,光輝事業,和順雍容。
3、黃茹及其出祖之村11世至25世舊字輩:汝甫君伍,特維繼美,昭大德炳,文晉英朝。
4、下蘭及其出祖之村12世至26世舊字輩:汝甫君伍,特維繼美,昭大德炳,文晉英朝。
2、新字輩
1、南土及其出祖之村21世至30世統一新字輩:亨熙同耀熾,廣毓禮恆常。
2、古住及其出祖之村21世至30世統一新字輩:亨熙隆兆礻冀,廣毓以承元。
3、黃茹及其出祖之村21世至30世統一新字輩:亨熙崇紹懿,廣毓啟明賢。
4、下蘭及其出祖之村21世至30世統一新字輩:亨熙弘道器,廣毓舉廷良。
凡吾族內嗣,今後命名定字務須依此新班字,每輩以所班字用在中或末。庶後世所共知遵行,秩然不紊。
余氏對聯
上聯:清水家聲遠
下聯:武溪世澤長
事務
南塗書畫展覽會
在許多有識之士的倡導、發起和資助下,南塗四個村委會及五所中國小校聯合於2006年元月初四日在南塗余氏太祖祠“追遠堂”(在黃茹村)舉辦了首屆書畫展覽會。2008年1月1日綜合文藝期刊《南風》也應運而生,欣然問世。2008年元月初四日在南塗中學舉辦了第二屆書畫展覽會。這對於弘揚中華文化,培養社會主義新農村一代新人,構建和諧鄰里,和諧社會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汕尾地區余氏宗親會
2008年1月5日,由南塗余氏組織汕尾地區50多個余氏自然村籌建的“汕尾余氏宗親會”成立、“風采堂”落成暨忠襄公銅像升座慶典大會隆重舉行。寫下了汕尾地區余氏宗親歷史新篇章,標誌著汕尾地區廣大余氏宗親的空前大團結。大會確立了“弘揚祖宗美德,倡導敦親睦族,加強情誼聯繫,共創和諧社會”的建會宗旨,以宗親會為橋樑,加強宗親之間的信息交流,團結互助,同心同德,為構建中華民族和諧美滿社會而盡責盡力。
名人
余東川(1303?--1362?)名諱失記,字桂忠。元末官為廣東惠州陸安(海豐)教諭。
余再(1332?--?)號新安,元末官為江西吉州永豐教授。
余季和(1365?--?)明洪武十六年(1383)充南京鎮衛軍,至二十一年(1388)敕封為“宣武將軍”,永樂四年(1406)護駕上北京。
余晉卿,清同治元年(1862)壬戌科恩進士。
余創之(1893--1927)字顯庸,家富裕,與彭湃世交。1916年就讀海豐中學時,參與彭湃組織“群進會”。1922年彭湃深入農村搞農運,創之被派到陸豐宣傳組織農會。1925年東征軍克服海豐,成立海陸豐農民自衛軍,創之任黨代表。不久成立中共海陸豐地委,創之任委員。1927年4月30日,在對付反革命政變局勢時失敗被捕,囚於南石頭監獄,遂被殺害。
余國英(1905--1929)原名美瓊,1926年畢業於海豐陸安師範,遂考進中山大學,參加共青團,是學運骨幹。1927年政變時被捕入獄,後獲釋回縣即投身於第三次武裝起義。海豐成立蘇維埃政權,任共青團赤坑區委書記,同時轉為共產黨員。後調任共青團東特委組織部長、代理書記。1928年3月,敵軍攻占海城,省委調國英往中共香港市委工作。1929年2月在造船廠碼頭向工人宣傳並散發傳單時,被港英當局逮捕,引渡到廣州,遂遭殺害。
教育
中學
南塗中學是香港同胞余偉權先生(流清村人)為建設家鄉及紀念母親而捐資興建的,學校位於流清村(南塗路口處),校內建有念慈坊、孝恩亭。校園占地面積243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966平方米。生源大部分來自南塗本地余姓和就近茅湖林姓學生,少數為其他姓氏。
國小
南塗現有國小四所,分別為:南土國小(在南土村)、古流國小(在古住村)、下蘭國小(在下蘭村)、流沖國小(在流沖村)。
一點說明
過去人們一直都認為,南塗是南宋末年建基的,所依據的是東川公和新安公的墓碑刻有“宋”字。但是,這無論從哪個方面說都是不可能的,因為從北宋忠襄公至南宋末最多才傳到七八世,十四世的東川公不可能跑到祖先的前面去的。這是其一。其二,東川公之孫季和公是明太祖洪武二丵十一年(1388)的“宣武將軍”,祖孫二人不可能相隔一百多年的。其實,這只是一個誤會,準確的時間是在推後一百多年的元末。眾所周知,元朝是個野蠻的朝代,元蒙統治者重武功而輕文治,對文化的踐踏難以估量,而且還實行分化政策,把全國人民分為四等: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漢人,最低賤的是南人。長期的殘酷壓迫,終於激起了各族人民的反抗。於是,1351年爆發了紅巾起義,農民大起義的烈火熊熊燃遍了大江南北。1355年韓林兒稱帝,立國號“宋”。這個政權得到了南方漢族人民的肯定,所以,此“宋”當是元末之“韓宋”政權
一世靖[1000--1064],原名希古,字安道,號武溪。世居廣東韶州府曲江縣拔萃坊。生三子:伯莊、仲荀、叔英。
二世伯莊,早卒,生子嗣光。其子孫分居潮惠兩府者,宗枝蕃衍,以饒平為巨族。
三世嗣光[1052--1136],字文耀,受祖蔭仕為潮州司戶。子:弼。
四世弼,字良輔.大光元年[一作崇寧五年1106]登進士第,官至資政大夫殿中御史。子:度。
五世度,字文規,登鄉薦,官至常州通判[一作韋州通判],紹興十二年[1142]登進士,生二忠、悳。
六世忠,生二子:蓀、菘(分創潮州饒平黃崗) 。
七世蓀,生二子:瑰、玖(分創梅州大埔長窖)。
七世菘[根據香港余錫年(興禮)《餘風采堂族譜簡記》所記;七世祖菘公......妣氏未詳,失傳。]
八世瑰,淳佑七年(1247)丁未科進士,官至翰林院學士,生三子:康、寧、平。
九世康,潮陽縣教諭,生二子:仲傑(元朝中葉分創潮陽華棉村)、仲偉(元朝末葉創澄海蓮陽永新鄉)。
九世寧,遷居開基於榕邑(揭陽)生子:仲倫。
九世平,別居於普寧錢湖橋寨仔內,為普寧余姓開基祖。子:起二。
十世起二,移潮陽湖頭橋,子:十二。
十一世十二,子:仲仁、松江。
十二世松江,子:一驢、二驢、三驢(失記)、四驢。
十三世一驢,字林禽,移饒平黃岡菁園,生三子:成、敏、桂忠;二驢,字伯耀,移潮州北門外余厝村;四驢,字東昂,移普寧寨仔內,生四子:筠、火、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