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二閣建於1924年,與俄文樓組成了一個品字形的獨立單元,這與燕園建築整體上的品字形設計模式是一致的。俄文樓當時被稱為“課室樓”(Sage Hall),是學生上課的地方,南閣、北閣分別叫甘德閣和麥風閣,北邊的麥風閣為音樂教室和男女學生活動室,南邊的甘德閣當時作為女部的辦公樓使用。至於為什麼叫作甘德閣和麥風閣,北大英語系的沈弘老師在《燕園姐妹樓以誰命名》一文中曾有比較詳盡的考辯。原來它們是以美德博士的名字來命名的。麥美德博士是原華北協和女子大學的校長,華北協和女子大學併入燕京大學以後,便自動成為燕大的女部,麥美德就成為燕大首任女部主任。麥博士在任只有三年,但是為燕大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因而在海淀新校園落成時,依據當時給建築命名的慣例,就將這兩座美麗典雅的閣樓以麥美德來命名了。從甘德閣和麥風閣到南北閣的轉變,估計也是因緣於錢穆先生的提議。從那時開始,甘德閣和麥風閣的名稱就逐漸被人們淡忘在歷史的角落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北閣
- 外文名:the South and North Pavilion
- 時間:1924年
- 具體:甘德閣,麥風閣
- 作用:學生上課
- 類別:建築遺蹟
- 位置:六院之北,未名湖之南
- 又名:姐妹閣
簡介,歷史,
簡介
燕園裡的建築多為長方形的庭院式建築,但是在俄文樓前、正對著李大釗銅像卻有一對方形的“孿生”式建築,那就是著名的南北二閣。南北閣的造型、體量、色彩完全一樣,所以又稱姐妹閣。兩座閣樓相依而立,方正中不乏清秀,玲瓏中兼帶雍容,既像是親情依依的孿生姊妹,又如長年相守的生死戀人。
關於南北二閣的修建原因,還有一段美麗的傳說。相傳是司徒雷登思念遠在大洋彼岸的兩個女兒,特意在燕園裡修建了這兩座完全一樣的閣樓,以寄相思之意。還有人說,司徒雷登的兩個女兒還曾分別居住在兩個閣樓中,方圓十幾米以內是不輕易讓男士入內的。據說這也是姐妹閣的命名原因之一。人老幾輩,這樣美麗而又富有人情味的傳說在燕園中傳了一代又一代,使這兩座閣樓蒙上了一層溫暖的親情。直到今天,幾乎還沒有人懷疑這個傳說的真實性。遺憾的是,傳說終歸是傳說,如果考察燕大各個建築的歷史變遷,就會發現歷史的本來面目並非如此。
南、北閣分別叫甘德閣和麥風閣,北邊的麥風閣為音樂教室和男女學生活動室,南邊的甘德閣當時作為女部的辦公樓使用。其中南閣現為北京大學國際合作部和北京大學港澳台辦公室的辦公場所。
現在駐地南閣的辦公機構是北京大學國際合作部,北京大學港澳台事務辦公室,香港中文大學駐北京大學聯絡處;北閣則是北京大學學生就業指導中心所在地。
從初建至今,南北二閣內的主人和周圍的環境也幾經變遷,但時光人事的變遷並沒有減卻它們的光彩風神,多少年來,它們一直是燕園裡代表性的景觀之一。
歷史
1983年,七九級的學生捐款在俄文樓與南北二閣之間闢建了一個小型的園林景區,他們利用業餘時間義務勞動,種植樹木、草皮,還搬來假山點綴其間,把幽靜和美麗永遠留在了燕園。如今,這裡已經成為師生們課後休憩、漫步、讀書的地方。南北二閣就像是一對美麗而高雅的仕女一般守護和裝點著這方小天地,而它們優雅的姿態和背後的歷史神韻也常常惹人駐足、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