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卷是指制度明代科舉依考生地域分南北不同比例錄取進士的制度。起因於洪武三十年(1397)。是年會試,考官劉三吾、白信蹈所取進士五十二名皆南士,朱元璋怒,認為所取有偏,親自閱卷,定六十一名進士皆北士。史稱“南北榜之爭”,亦稱“春夏榜之爭”。仁宗洪熙元年(1425),以南北文化水平高低不同,規定南北取士分配比例為,南人十之六,北人十之四。宣德、正統年間,又分為南、北、中卷,以百人為率,南取五十五名,北取三十五名,中取十名。南卷含應天及蘇松諸府,浙江、江西、福建、湖廣、廣東; 北卷含順天、山東、山西、河南、陝西;中卷含四川、廣西、雲南、貴州及鳳陽、廬州二府,滁、徐、和三州。後南北捲地域、比例時有調整,但均堅持南北分卷取士。清代會試亦根據應試人數多寡確定南、北、中三地域不同中式名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北卷
- 時間:明仁宗洪熙元年
- 人物:大學士楊士奇
- 廢除時間 :景泰年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