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傳佛教研究中心,於2023年12月在斯里蘭卡首都科倫坡成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傳佛教研究中心
- 成立時間:2023年12月

南傳佛教研究中心,於2023年12月在斯里蘭卡首都科倫坡成立。
南傳佛教研究中心,於2023年12月在斯里蘭卡首都科倫坡成立。1發展歷史2023年12月12至13日,2023南海佛教圓桌會教育論壇在斯里蘭卡首都科倫坡舉辦。論壇上,南海佛教研究中心和南傳佛教研究中心正式揭牌。1...
南傳佛教又稱南方佛教、南傳上座部。指傳布於南亞的佛教。分布在南亞地區的佛教,可大別為四類:(1)流布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高棉、寮國等國家的南方上座部佛教。(2)興起于越南,而與儒道二教混融的混成佛教。(3)過去在高棉曾盛極一時的吉蔑民族所信奉的佛教。(4)爪哇、蘇門答臘、馬來半島等地所...
在南傳佛教國家中,斯里蘭卡已成為當代佛學研究的先進國家。明增佛學院和楞伽佛學院先後提升為佛教大學,接受僧俗學生。較資深的斯里蘭卡大學也設有初、高級巴利文及佛學研究課程。科倫坡阿難陀學院和穆沙兀學院,伽列的瑪興達學院和坎底的法王學院,都是較為著名的佛學研究中心。在斯里蘭卡的居士團體中,創立於一八九八...
2013年2月,被聘為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名譽研究員。研究 印度佛教哲學、南傳佛教哲學、中觀佛教哲學。科研成果 專著 1、《梵動經譯著研究》(英文),美國哲學價值研究會出版,2002年10月。2、《佛學義理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2012年8月。合著 1、《東方哲學史》(5卷本,個人承擔10萬字),人民...
《中國南傳佛教資料輯錄》是雲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伍瓊華,彭多意,田玉玲,謝玉婷 內容簡介 《中國南傳佛教資料輯錄》收集整理了中國南傳佛教研究文獻資料,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分類後列出九大專題:中國南傳佛教歷史沿革、中國南傳佛教典籍、中國南傳佛教典籍、中國南傳佛教組織結構、中國南傳佛教的僧侶教育、中國...
加拿大哥倫比亞不列顛大學語言學教授馬克.圖靈先生,劍橋大學考古人類學博物館研究員、康河計畫項目主任王子嵐女士,劍橋大學亞洲與中東研究院附屬研究員、印度歷史與考古學家羅伯特.哈丁博士,緬甸南傳佛教使命大學主任Nodhinana,尼泊爾藍毗尼佛教大學副校長Rev Prof Naresh Man Bajracharya,尼泊爾南傳佛教協會秘書長Manandhar ...
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斯里蘭卡凱拉尼亞大學佛教巴利語系文學碩士研究生畢業並授予學位。期間系統學習南傳佛教教義與巴利文。2013年1月---2016年10月,在斯里蘭卡聖法塔佛學院學習巴利文。2016年10月---2017年9月,在廣東珠海普陀寺佛學居士班任講師,主講《印度佛教史》、《阿含選讀》等佛教經典,並擔任2017...
制度人口理論、人口理論、老齡化問題、宗教社會學、人口社會學為其研究特點。長期以來,該所研究人員對少數民族人口發展、地區人口比較和貝葉經文化與南傳佛教進行深入研究,研究成果獲得國內外學術界的高度評價。系統工程中心是雲南省較早進行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研究生培養單位。承擔四個碩士專業研究生的教學與培養,即管理...
南傳佛教的研究 對東方,尤其是印度的關心,以德國起步最早;對中國的關心,則是法國首開風氣之先。但在實證性的研究上,卻是由英國首先確立。尤其被認為直傳釋尊所說,較忠實繼承古代教團型態的巴利語系佛教圈(斯里蘭卡、緬甸、泰國等地),都在英國的屬地或勢力範圍內。因此,初期南傳佛教研究者中較有成就的,...
主要研究領域為音樂人類學視角下的雲南民族音樂文化,對雲南十六個特有族群生活區域進行了長期的田野調查,在宗教儀式音樂、民俗音樂、樂舞藝術等方面有深入研究。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南傳佛教音樂的人類學研究”(項目編號:07XMZ017),中國儀式音樂研究中心課題“中國南傳佛教傳播區域各族群佛教儀式音聲的地域性...
華僑華人宗教與民間外交研究 當代東南亞宗教現狀、特點及發展戰略 第二編 佛教·本土化·改革運動 近現代南傳佛教教育的展現 從說一切有部的無諍法看阿羅漢的利他行 論析佛教第一次結集時比丘戒條的總數 論佛教與當代發展觀的重構——以泰國為例 以社會為中心的思想性介入:佛使比丘與當代泰國的佛教改革運動 泰國...
試論南傳佛教在我國“一帶一路”倡議中的定位與作用 重建海上絲綢之路戰略下的中國與斯里蘭卡佛教交流 理論研究 第二編 全球化時代東南亞佛教發展的新特點 緬甸長期成為上座部佛教中心的原因初探 試論馬來西亞佛教發展的特點 佛寺耶?非佛寺耶?——大馬漢傳佛教寺院類型的歷史學考察 藏傳佛教在新馬地區華人社會中的傳播...
約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佛教先後傳入歐洲和北美。1906年英國成立“英國佛教協會”,歐洲佛教徒開始有自己的組織。以後英、法、德、瑞士、瑞典、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國都有佛教僧團和研究機構。佛教傳入美國後,又北傳加拿大,南傳巴西、秘魯、阿根廷等國。目前佛教已傳播到世界各大洲。但主要仍集中在東亞和東南亞...
南海佛學院由七大區域組成:佛學研究區、文化交流區、南傳佛教區、漢傳佛教區、藏傳佛教區、居士修行區以及其他功能區,教學、研究、交流、實修設施設備一應俱全,滿足不同語系四眾弟子的學歷教育、進修培訓、研究交流、真參實修。南海佛學院由國際著名建築大師姚仁喜進行校區規劃和建築設計,具有現代化教學大樓、圖書館...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哲學院教師、世界宗教研究系主任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長、中國宗教學會會長、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黨的十九大代表 研究領域 鄭筱筠研究員深入的學術領域非常廣泛,內容涵蓋南傳佛教研究、民族宗教、宗教慈善與社會發展、東南亞宗教熱點問題等。研究特長為南傳佛教、民族宗教、宗教慈善、...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研讀南、北傳佛教,現主修戒律、南傳佛教. 文章多發表於 《法音》、《澳門佛教》、《香港佛教》和 《佛教文化》,以人間佛教為理念,隨緣弘法。現任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主任,戒幢佛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生導師。在本所擔任《戒律學》課程。政協江蘇省第十三屆委員會委員 ...
《中國佛學(2020年總第46期)》為《中國佛學》總第46期,分為漢傳佛教、南傳佛教兩大欄目,共十八篇文章。圖書目錄 ·漢傳佛教·(一)教史研究 關於僧璨和唐獨孤及《隋鏡智禪師碑銘》的考察 楊曾文 做儀式權力的壟斷與世襲 ——明清以來江南地區佛教“門眷”制度研究 張雪松 《法苑珠林》研究進展與趨勢綜...
22日,在北京前門飯店由中國佛教協會主辦的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南傳佛教為“慶祝中國佛教協會成立50周年”專場文藝晚會上,朗誦自己創作的詩詞《念奴嬌━━慶祝中國佛教協會成立50周年》;2004年4月應邀參加中央電視台《曲苑雜壇》節目,其作詞的公益歌曲《為了這一天》在晚會中播出;2004年5月31日應福建省佛教協會之...
當今佛教住世根本的思考——重光佛教戒律【慧 賢】/158 無分別智探析——以《攝大乘論》為中心【冉茂娥】/18 (三)佛教與傳統文化 唐代佛教的世俗化對女性家庭婚姻觀的影響【朱素英】/181 ·南傳佛教·試論佛使比丘法的社會主義思想【雷曉麗】/188 既往與開來,傳承與創新,一部中國南傳佛教研究的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