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業學院於2017年11月18日在建鄴區莫愁中等專業學校新校區舉行揭牌儀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業學院
- 創辦時間:2017年11月18日
- 地址:建鄴區莫愁中等專業學校新校區
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業學院於2017年11月18日在建鄴區莫愁中等專業學校新校區舉行揭牌儀式。
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業學院於2017年11月18日在建鄴區莫愁中等專業學校新校區舉行揭牌儀式。學院願景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業學院將立足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和發展,培養具有工匠精神和創新創業能力的非遺傳承高級技能型人...
南京雲錦織造工藝2006年列入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並於2009年9月成功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南京雲錦織造工藝繁複,華美絢麗,但目前國內熟練掌握雲錦織造技藝的技師不過數十人,導致這一傳統文化的“活化石”面臨傳承發展之困。基本情況 南京雲錦學院(籌)由南京雲錦研究所與南京師範大學社會發展...
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以下簡稱“遺產研究所” )是隸屬南京大學專門進行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及文化與自然雙遺產的調查、評價、鑑定、利用、保護、研究的專業機構。賀雲翱任首任所長。基本介紹 宗旨 遺產研究所的宗旨是:緊密結合社會及學術發展要求,開展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研究、保護及人才培養。吸納...
學院科研 科研工作:堅持藝術專業與管理學、經濟學、法學、歷史學、教育學等學科的交叉融合,積極開展學位點建設。搭建學術平台,成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藝術管理研究所、古琴保護工作室等學術組織,孵化人才,積累成果。按照“以教學促進科研、以科研豐富教學”的要求,發揮教授帶頭作用和團隊合作精神,鼓勵教師全面...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是中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2021年,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列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的新專業名單。設立依據 2021年2月10日,教育部發布《教育部關於公布2020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及《列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的新專業名單(2021...
截至2021年11月,學院設有中國經濟史研究中心、抗日戰爭研究中心、六朝歷史文化研究所等10個重點科研機構,設有江蘇省決策諮詢研究基地“江蘇城鄉一體化研究基地”和首批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研究成果 截至2021年11月,學院教師歷年來共承擔各級各類項目450餘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5項、重點項目8項、一般...
截至2019年10月,學院設有中華農業文明研究院、中國農業歷史研究中心、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江蘇省法學會農業與農村法治研究會、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城鄉社區治理研究中心、農村老年保障研究中心、民俗學研究所、江蘇民間文藝研究中心、區域農業研究院、中國地標文化研究中心、鄉村旅遊研發中心、農村...
其中工業設計為學校品牌專業。藝術與設計學院現擁有設計北樓、設計南樓、美術館占地18000平方米的教學面積。其中實訓中心面積1200平方米,包括家具工作室、模型工作室、雕塑工作室、陶藝工作室、動畫工作室、寫真噴繪工作室、攝影工作室、美術館、古都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教學科研構架。積極開展國內外...
學院是江蘇省美術家協會省直分會理事單位,江蘇省工藝美術設計師協會等多家協會及學會理事單位。被江蘇省文化廳審批為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傳統美術”研究基地,現設有繪畫(師範)、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三個本科專業,美術學、設計學為學校重點建設(扶持)學科。學院師資充足,學院現有教職工54名,高級...
(4)學術支持: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中國古蹟遺址保護協會、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世界遺產中心(蘇州)、中國博物館協會、江蘇省博物館學會、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南京藝術學院文化遺產研究所等;(5)合作單位:東南文化雜誌社、大眾考古雜誌社、中國文化遺產雜誌社、中國歷史...
單雯,1989年4月25日出生於南京。南京藝術學院教授 ,工崑曲閨門旦和正旦。單雯10歲開始學習崑曲,1999年進入江蘇省戲曲學校,成為了建國後繼承崑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第四代傳人。中國第29屆戲劇梅花獎獲得者。2005年出演田沁鑫執導的《1699桃花扇》中的16歲李香君,一戲成名。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中宣部“五個...
張娜 張娜,女,南京農業大學人文與社會發展學院講師。基本信息 職 稱: 講師 最高學位:博士 從事專業:文學 研究方向:民間文藝,非物質文化遺產,空間文化
截至2018年5月,學院有國家級科研平台2個,省級科研平台3個。國家級科研平台:國家文化產業中心、中華優秀文化傳承基地 省級科研平台: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民間表演藝術研究所、舞台美術研究所 科研成果 根據2020年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共獲得國家級科研項目立項10項。合作交流 截至2018年5月,學院還與江蘇愛濤集團...
學校是教育部職業院校藝術設計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單位,是教育部職業院校藝術設計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平面視覺專門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學術研究 研究機構 截至2021年1月,學校有江蘇省優秀服裝設計機構(中心)1個,江蘇省工程技術研發中心3個,江蘇省研發推廣中心1個,蘇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優秀保護示範基地1...
對世界各國有益的文化藝術成果進行研究借鑑;對本地區文化藝術的生產、建設及發展進行研究與指導;開展藝術教育與交流;對藝術科學基礎理論進行研究,重點開展表演藝術理論研究、中國書畫藝術理論研究,同時對中國“十大志書集成”的延續與發展繼續進行研究並開展工作,對民族民間文化藝術資源、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等,進行相關...
(九)指導全省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組織查處全省性、跨區域文化、文物、出版、廣播電視、電影、旅遊等市場的違法行為,督查督辦大案要案,維護市場秩序。(十)負責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普及、弘揚和振興。(十一)指導、推進全省文物事業發展,組織文物資源調查,指導、協調文物保護利用...
2008年1月8日,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市政府關於公布第一批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通知》,南京市民俗博物館獲得絨花製作技藝項目的單位保護資格。社會影響 社會活動 南京市莫愁中等專業學校古籍修復專業開設南京絨花課程。2012年,南京非遺絨花禮服在坎城電影節亮相。2018年8月16日,南京絨花製作技藝傳承人趙樹憲為《延...
12. 李牧,《“藝術/文化跨媒介研究”國際研討會會議綜述》,《藝術評論》2019年第12期。(CSSCI擴展版)13. 李牧,《移民社群日常生活的地方性建構——以加拿大紐芬蘭華人墓葬藝術為中心》,《世界民族》2019年第3期。(CSSCI)14. 李牧,《阿蘭·鄧迪斯的“宏大理論”建構與非物質文化遺產跨文化傳播之實踐理性》...
2006年11月調入南京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從事教學工作。在南京大學歷史系在職攻讀博士學位。研究領域為民俗學、民族學、宗教學和英語教學,先後發表論文和文章十餘篇,參寫著作5部,承擔和參加科研項目4項。開設中國民俗學概論、文化人類學(雙語)、文化傳統與民俗、非物質文化遺產(博雅)和社會學專業英語等課程。從...
又包括考古學理論方法及相關個案研究,涉及考古學史、考古學理論、史前考古、夏商周考古、秦漢考古、魏晉南北朝考古、唐宋考古、元明清考古、科技考古、文化遺產與博物館、古代文字與銘刻、宗教考古、陶瓷考古、建築考古、鹽業考古、國外考古、文物保護、敦煌學、書畫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等多個領域。
2017年11月18日,金陵刻經處接受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業學院的校外實訓基地授牌,金陵刻經印刷技藝再增傳習平台。2018年7月22日,西安工程大學新媒體藝術學院“口述歷史,非遺傳承”暑期社會實踐隊前往南京開展為期五天的參觀學習,通過田野調查,對於金陵刻經印刷技藝項目有了大致了解,為後續製作南京非遺紀錄片打下了...
2010年,中國傳統香學真正興起,陸栢茗開始傳播香學及文化。2014年,陸栢茗學術專著《沉香》,由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2016年,開辦“陸栢茗”香學工作室,長期從事公益香學講座。2017年,受聘於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業學院,主講《中國傳統香學概論》至今。2019年,開辦“擺明說香”工作室,致力推廣、弘揚中國...
1971年重新與南京藝術學院合併,學校編導、話劇和舞美專業組成戲劇系,其餘各專業組成中專部。1977年恢復江蘇省戲劇學校建制。2003年江蘇省文化學校與江蘇省戲劇學校合併,成立新的江蘇省戲劇學校。截至2023年12月,學校占地面積48186.1平方米,有3個校區,分別為南京長白街、百水橋校區和溧陽天目湖校區;有在校生1209人...
學校非常注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工作,立足蘇州非遺手工藝與民間藝術“傳承·弘揚·創新”,按照“一室一坊”的方式,建立了蘇派盆景、香山幫傳統建築營造技藝、蘇幫菜、蘇扇、核雕、緙絲、江南絲竹、古琴等10多個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主持的大師工作室及相應工作坊,搭載常規課堂、學生社團、中國小職業體驗中心、...
(10)2008年,主持“江蘇大運河申報世界遺產調查和研究”,江蘇省文物局課題。(11)2008年,主持“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持規劃”調查研究和制定,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委託課題,此項工作有助於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合理利用。(12)2008年,主持“江蘇歷史文化與人居環境研究”,江蘇省建設廳委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