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財經大學關於修訂2008級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意見

《南京財經大學關於修訂2008級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意見》是南京財經大學為進一步加快人才培養步伐,而制定的一個本科人才培養方案意見。

南京財經大學關於修訂2008級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意見
南京財經大學關於修訂2008級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意見
南財教字[2008]31號
為深化本科教學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進一步夯實基礎,拓寬面向,著力培養大學生的學習能力、交流與跨文化交流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協作能力等,持續提高我校本科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質量,不斷增強學生在未來人才市場的競爭能力,學校將在2006(2007)版本科培養方案的基礎上,根據2007—2008學年各專業建設情況專題調研和論證的結果,修訂2008(2009)版本科培養方案。經學校教學委員會研究,現對修訂工作提出如下意見,請各院(系、部)研究落實。
一、指導思想與基本原則
本科人才培養方案既是學校本科教學的基本規範,也是學校教學水平、教學質量的主要標誌;同時,本科人才培養方案又是學校和各院系組織教學、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主要依據,對強化教學管理、穩定教學秩序、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本科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必須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遵循高等教育發展的客觀規律,適應經濟、社會、科技和人的全面發展需要,充分體現學校的辦學特色和優勢,充分吸收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成果,把《南京財經大學關於進一步改革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南財大教字[2005]201號文)落到實處,整體最佳化人才培養方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知識、能力、素質結構最佳化,具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適應能力和競爭能力,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套用型人才。
修訂本科人才培養方案應遵循如下基本原則:
(一)準確定位,彰顯特色。要根據前期調查研究與畢業生尋訪的情況,認真審視、充分討論、切實把握好各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進一步明確就業導向,這是修訂好2008(2009)版教學計畫和培養方案的前提。同時,各專業要根據前期調查的情況,在分析、比較的基礎上,彰顯自己的辦學特色,並通過培養方案的修訂加以固化。
(二)夯實基礎,通專結合。各專業應遵循學校“寬口徑、厚基礎、強素質、重套用”的人才培養規格的總要求,努力推行和實踐“通識課要通,學科基礎課要厚,專業課要精且富有特色”的指導思想,滿足並服務於學校“2+2”人才培養模式深化改革的需要,在通識教育的基礎上,強化專業能力培養。貫徹因材施教理念,實行分流培養,發展學生個性。
(三)強化實踐,提高能力。這裡有兩層含義:一是此次培養方案的修訂必須進一步明確各專業實驗課程設定和實踐教學體系的最佳化設計,為提高學生能力打造平台。二是各專業要在課程設定確定的前提下,認真審議、修訂課程教學大綱,完善教學方案,把學校一貫倡導的“抓住知識點、強化系統性、加大訓練力度”的課堂教學改革思路落到實處,提高課堂教學的實踐性,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綜合套用能力培養。這是此次教學計畫和培養方案修訂要實現的又一重要目標。
(四)最佳化結構,更新內容。要在“國際化、信息化、一體化”的框架內充分論證課程體系的設計,著力解決好課程設定的交叉與知識結構的複合,整體最佳化知識、能力與素質結構。同時,要特別注意在解決通識課、主幹課、選修課、實踐環節設定的科學性、邏輯性、前瞻性等前提下,不斷更新教學內容。
二、培養目標與培養模式
學校本科人才培養的總體目標定位是:在堅持寬口徑、厚基礎、強素質、重套用的前提下,立足國際化、信息化、一體化發展的要求,著眼國內市場化、專業化、社會化的發展趨勢,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知識、能力、素質結構最佳化,具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適應能力和競爭能力,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套用型人才。
各專業具體培養目標的定位,一定要在“國際化、信息化、一體化”的框架下,結合本學科專業的歷史、現狀、未來發展趨勢和學校本科人才培養總體目標定位等情況綜合考慮,嚴格論證,準確定位,彰顯特色。
學校提倡的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是:明確人才培養目標,最佳化人才培養方案,創新人才培養過程,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實行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理論學習與實踐學習、課堂講授與自主學習、討論與交流相結合,通識教育基礎上的專業教育,“2+2”分流培養的多樣化人才培養模式。為此,應著力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課堂討論、實驗實習、科學研究訓練等培養環節,突出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複合知識結構、綜合素質以及創新創業能力。
三、具體規定
(一)主要內容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應包括:專業培養目標、培養規格、主要課程設定、實踐性教學環節設計、第二課堂活動安排、修業年限、授予學位、教學計畫進程表、課程結構分析表、必要說明等主要內容。
(二)總學分
四年制專業一般須修滿180—190學分。
(三)課程設定與課程結構
1. 通識教育課程與學分
通識教育課學分一般控制在67學分左右:其中“兩課”必修4門計12學分;體育課4學分,每34學時計1學分;軍事理論課2學分;通識教育選修課12學分;其它通識教育必修課37學分。法學類專業、文學類專業、數學與套用數學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通識教育課學分的設定可參照執行。
2. 學科基礎教育課程與學分
要加強學科基礎教育課建設,適當調整學科基礎教育課學分。學科基礎教育課為44學分,其中《學科導論》為1學分。
3. 專業主幹課程與學分
要凝鍊專業主幹課,適當壓縮專業主幹課學分。專業主幹課為18—20學分。
4. 專業分類選修課程與學分
專業分類選修課程是專業主幹課程的必要延伸和某一方向上的強化。專業分類選修課為12學分,由學生根據個人特長、興趣、尤其是就業取向在院(系)指導下自主選擇,一經選定,其教學和考核要求均按照考試課程的管理辦法執行。專業分類選修課一般應安排在第五、第六、第七學期開出。
5. 專業任意選修課程與學分
專業任意選修課是專業教育階段為擴大學生的專業知識面、完善學生的知識構成、訓練和培育學生的專業素養、開闊學生的視野、滿足學生多方面的個性發展需要而設定的,是專業教育階段的重要課程模組。專業任意選修課為12學分。專業任意選修課一般安排在第六 、第七學期開設
6. 跨學科選修課程與學分
跨學科選修課程的設定,是探索專業教育階段知識複合的途徑之一。各院系要注意引導學生在專業教育階段跨學科選修課程,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跨學科選修課學分為10學分。跨學科選修課一般安排在第五、第六、第七學期開設。
7. 實踐性教學環節與學分
實踐教學是培養和訓練學生能力的重要環節。實踐教學一般控制在13學分左右,其中:讀書活動1學分,暑期社會實踐1學分,文獻綜述1學分,專業實習1學分,畢業實習2學分,畢業論文(設計)3學分,公共實驗選修課4學分,公共實驗選修課一般安排在第六、七、八學期開設。另外,軍事訓練與軍事理論課兩者結合進行,不單獨計算學分。
8. 外語類選修課程與學分
為強化學生外語套用能力的訓練,設定專門的外語類選修課程,與必修課相結合,使外語教學基本做到四年不斷線。學生在各模組任選4學分,每學分為34課時。外語類選修課程一般安排在第二、三、四、五、六學期。
9. 創新學分
各專業總學分是學生畢業的最低學分或畢業資格學分。學校鼓勵學生多修學分,特別是鼓勵通過課外科技創新活動獲取學分。
四、具體實施要求
(一)加強領導。學校教學委員會要加強對本科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工作的指導,各院(系、部)具體負責所設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修訂的組織實施,並加強單位間交流、協調和合作。教務處具體負責組織、協調以及人才培養方案的整理、彙編工作。
(二)提高認識。人才培養方案是人才培養工作的綱領性檔案,各院(系、部)應積極組織廣大教師、教學管理人員,認真學習有關教育教學改革檔案,並與教育思想觀念的討論緊密結合,使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工作成為推動本科教學改革不斷深化的動力。
(三)責任到人。各專業負責人應切實負責專業建設工作,成立以骨幹教師為主要成員的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工作小組,在本院(系、部)領導下,集體討論,認真研究,統一認識,組織論證;有條件的應請校內外專家審查。
教 務 處
二ΟΟ八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