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麒麟科技創新園(南京市麒麟科技創新園)

南京麒麟科技創新園

南京市麒麟科技創新園一般指本詞條

南京麒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原南京麒麟科技創新園)位於南京市江寧區、玄武區、秦淮區、棲霞區四區交界處,東依青龍山、西臨紫金山,距新街口直線距離10公里,規劃面積處於南京主城東部紫金山、青龍山的生態廊道和智力密集的仙林大學城江寧大學城之間。

園區是南京東南科技創新示範帶的重點區域,南京市委市政府重點布局的科技創新重點載體平台,規劃面積83平方公里,實際開發面積46.15平方公里。園區已建成全市第一個機器人研發園、全國第一個綜合機器人展示體驗館、全國第一個中國科協海智計畫機器人研發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京麒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外文名:Nanjing Chi-Lin Hi-Tech Industry Development Zone
  • 面積:83平方公里
  • 地區南京
  • 原名:南京麒麟科技創新園
地理位置,歷史沿革,定位規劃,園區產業,建設歷程,基礎設施,生態廊道,項目潛力,發展理念,

地理位置

園區南面、北面和西面分別與江寧大學城仙林大學城、城東高校集中區毗鄰,生態環境優良、人文底蘊深厚。規劃範圍西至繞城公路、東至青龍山山脊線、北至滬寧高速、南至寧杭高速

歷史沿革

南京麒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原名南京麒麟科技創新園(生態科技城)。
2010年6月,根據南京市機構編制委員會寧編字〔2010〕5號檔案精神,成立麒麟科技創新園(生態科技城)開發建設指揮部,為市屬正局級事業單位。
2013年5月,根據南京市機構編制委員會寧編字〔2013〕17號檔案精神,麒麟科技創新園(生態科技城)開發建設指揮部更名為麒麟科技創新園(生態科技城)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
2016年5月,根據江蘇省人民政府蘇政復〔2016〕49號檔案精神,同意南京市在麒麟科技創新園範圍內籌建江蘇省麒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實行現行的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政策。
2017年12月,根據南京市機構編制委員會寧編字〔2017〕55號檔案精神,南京市麒麟科技創新園(生態科技城)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更名為南京麒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定位規劃

於2010年7月15日啟動建設,規劃總面積83平方公里,位於南京主城東部紫金山、青龍山的生態廊道和智力密集的仙林、江寧兩個大學城之間,是市委、市政府搶抓第三次發展機遇,大力發展創新型經濟,傾力打造的高品質科技園區。園區以建設“國際化創新園區,國際性生活社區”為發展目標,以“創新企業的孵化基地、創新人才的培養基地、創新技術的研發高地”為功能定位,聚焦“人才第一資源,教育第一基礎,科技第一生產力,創新第一驅動力”,按照“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綠色發展”的新路徑,努力建設成為中國創新型經濟的先導區、長三角科技創新中心,率先建成南京人才與創業創新引領區。
園區規劃範圍園區規劃範圍
園區依託世界一流的城市規劃設計公司、產業諮詢公司和高校院所,以國際頂級科研園區規劃理念和發展模式,確定了打造“科技生態宜居新空間”的總目標,集聚“高端技術、高端產業、高端人才、高端客戶”的總定位,大力發展以智慧型、低碳為主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搭建行政綜合服務平台、公共技術服務平台、產學研合作平台、人才引進平台、科技金融平台、中介服務平台、科技創新展示平台等科技創新平台,建設國家級科技創新孵化器、新興產業加速器、科技創業特別區,打造創新企業的孵化基地、創新人才的培養基地、創新技術的研發高地。

園區產業

園區重點發展以雲計算、人工智慧、軟體、信息服務、創意產業等為主的智慧型產業,打造智慧型的產業鏈條及更加智慧的生態園區。亞洲最大的雲計算及雲服務中心——麒麟雲谷,將為相關中小企業提供雲服務。園區建設的城市服務產業園、物聯網產業示範基地、三網融合研究院、電子商務示範平台、軟體外包研發基地、高新技術軟體創新基地等高端載體,為高科技企業入駐提供絕佳場所。另外,園區將為園區內企業提供人才服務、公共技術服務、金融服務、展示服務等一系列創新服務,致力於助園區企業成功 。

建設歷程

園區於正式啟動,緊扣“人才第一資源、教育第一基礎、科技第一生產力、創新第一驅動力”,堅定不移地走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綠色發展之路,確立“一年拉框架,三年出形象,五年大變樣”的目標任務。截止2011年10月份,園區已完成固定資產投資 ,引進12個重大項目,項目總投資超過500億元,共引進科技企業29家(其中1000萬以上的20家),註冊內資13.38億元,意向入園項目超100個,開發建設已全面拉開框架。
開展了以道路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園區主次幹道8條道路全面開工,“次七橫五縱”的路網結構已經拉開,其中九號路、光華東路已經全面竣工,鐘學北路、鐘學路、柳營南路、滄麒東路江寧區範圍內快車道基本完成,正在進行慢車道及人行道施工。運糧河、上壩河清淤工程已經完成,南莊、定林泵站建設已建成。
啟動了以經適房為重點的新市鎮建設,目前6個組團中C地塊樁基施工已完成,E地塊正在進行5幢樓的地下室施工,其餘地塊正在進行樁基施工。麒麟公園運糧河示範段已經全面開工。
全面推進以科技創新綜合體為重點的孵化器載體建設。在建項目為富力科技創新綜合體項目。已與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南京理工大學、金陵科技學院等5所高校達成產學研合作協定;市科委、經信委、質監局、工商局、投促委、發改委等部門在園區設立了工作站,為園區發展提供“一站式”服務。

基礎設施

2011年2月26日,以道路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啟動,重點工程包括九號路、滄麒東路、鐘學路、柳營南路、光華東路、鐘學北路、石楊路、S122(S122由南京市交通局承建)八條道路,運糧河、上壩河、百水河河道整治,定林、南莊雨水泵站建設,園區經適房(保障房)和生態主廊道(麒麟公園)。
園區路網圖園區路網圖

生態廊道

園區生態主廊道(麒麟公園)位於紫金山青龍山的生態廊道上。公園分五期建設,分別是麒麟公園示範段(滄麒東路至滄麒西路),麒麟公園一期工程(東麒路至滄麒東路),二期工程(繞城公路至滄麒西路),三期工程(東麒路至繞越公路)及四期工程(繞越公路至青龍山)。2011年開工麒麟公園示範段和公園一期工程。
示範段占地面積約10萬平方米,對運糧河局部河道平面線形進行調整,增加兩側建築園林小品,形成人水相親的現代濱河景觀。一期工程占地面積約100萬平方米,以土地整理和綠化為主,著力構建與青龍山遙相呼應的城市生態綠廊。

項目潛力

總投資80億元,由富力集團投資建設。項目位於園區核心片區內,占地57公頃,總建築面積58萬平方米,其中科研面積28萬平方米,今年計畫封頂21萬平方米。
項目規劃建設吸納“研商住”組團式開發理念,根據現代科技園區發展模式,分別打造科技研發辦公區、商業配套服務區和生態智慧型住宅區,建設成為一個集聚高端產業和高端人才的科技創新基地。
科技研發辦公區內由科技研發門戶核心區,高科技企業區,企業研發區組成。其中科技研發門戶核心區為項目一期啟動及樣板展示區,內有科技門戶形象服務中心,科技主題廣場,園區招商服務中心,大型會議中心等功能。高科技企業區由大型高新企業辦公大樓,生態主題廣場及內部景觀水系組成。企業研發區內有產業研發合院,企業孵化器及生態景觀樹陣。企業定製總部根據企業不同功能需求為入駐企業量身定製和設計的企業辦公大樓。企業總部圍繞項目中央景觀水系布局,享有獨特的自然及景觀環境。
科技研發辦公區以高新產業為主,以多元化產業為載體,使高新產業相互融合,促進高科技產業鏈最佳化,成為國際級高端產業園區的發展方向。產業複合創新,營造高效密集的辦公配套、良好的生態環境,高品質的宜居社區。
生態住宅區由綠色低碳居住合院和科研生態公寓組成。綠色低碳居住合院打造成為高端低密度居住社區,建築採用現代簡約中式風格。建築之間圍合出來的庭院以及長廊體現出內斂精緻的生活化的居住空間。蜿蜒的水系將每個組團的合院單元串聯起來,小橋,流水,院落,竹林的組合形成臨水而居、親切活潑的的江南水鄉宜人景象。科研生態公寓以中小戶型為主的高層生態社區,建築層數15至18層,為在科技園工作生活的人們提供便利舒適的生活環境。
商業及酒店服務區由集中特色商業街及特色主題酒店組成。特色商業街為住宅區及科研辦公區提供配套服務。特色主題酒店臨水而建,內能集休特色餐飲,休閒娛樂為一體的特色酒店,同時為園區提供接待及會議功能。
項目景觀資源豐富,即擁有湖景,又有良好的生態植被。因此整個園區的規劃目的是打造一個生態宜居的綠色科技園區。設計中將項目現狀樹木儘量保留下來做為景觀設計要素,同時利用現有的濕地及魚塘處理成連續的可循環的生態水系統。對於水岸和綠化的處理,在維持原生態的基礎上,採取分級處理方式,城市級、組團級、單元級和內部單體,層層細化,使整體環境更為和諧。

發展理念

園區借鑑國際先進園區的成功經驗,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層次發展,力求自然與城市相融共生、綠色與科技緊密結合、歷史與文脈傳承延續。園區規劃採取“整體設計、點軸結構、組團布局、協調發展”模式,形成“一心、一軸、四片”的布局。一心:即利用500米寬的生態主廊道,建設生態保護、娛樂休閒、公共服務融為一體,科技與人和諧共生的中心區。一軸:即綠色生態發展軸。圍繞中央公園提供金融保險、法律諮詢、技術支持、技術培訓、會議展示等綜合服務。四片:即集研發、商業、居住、旅遊功能於一體的研發核心片區;集低碳、綠色、生態、人文於一體的麒麟居住綜合片區;集商業、汽車文化、大型超市於一體的研發物流綜合片區;集宕口修復、創意產業、特色居住於一體的生態研發片區。
努力打造智力密集、創新驅動的科學城。園區以科技研發為主導,圍繞“創新、集聚、孵化、輻射、示範”五大功能,大力發展以智慧型、低碳為主的新興戰略性產業及文化創意、旅遊會展、工業設計等現代服務業,建設國家級科技創新孵化器、新興產業加速器、科技創業特別區,通過“移栽大樹”和“育苗造林”,大規模培育智慧型、低碳產業研發機構和企業主體,大力發展各類產業技術研發平台,建設驅動創新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努力打造自然山水與人文歷史融於一體的生態城。園區打造500米寬、近6公里長的生態主廊道(麒麟公園),將風景秀麗的紫金山與青龍山自然地連為一體,打造自然與人和諧共生、富有地方特色的中央活力地帶。沿路、沿河建設50—100米寬的生態次廊道和連通廊道,形成“七橫五縱”生態網架,將城市的發展控制在山水園林組成的生態網路中。建設運糧河、上壩河、百水河三水交匯中心湖區和濱水景觀。利用歷史文物,設定萬安陵石刻、竇村四方井、古戲台等以歷史文化為主題的休閒公園。充分採用麒麟公園地下空間建設科技、文化博覽館。
努力打造生活悠然、環境優雅的現代宜居城。園區為高端人才提供全方位高品質生活,設立花園谷、遊樂谷、文化谷和休閒谷,塑造“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意休憩地。建設融科技、工作、學習、生活、娛樂融合為一體的多種功能複合的和諧便捷新城區。園區交通優勢明顯,距離城市中心新街口直線距離僅10公里,寧杭高速、滬寧高速、繞城公路、繞越高速、京滬高鐵、捷運8號線、10號線、16號線、17號線等穿境而過。從園區出發,30分鐘可抵達祿口國際機場、15分鐘可抵達南京高鐵南站、20分鐘可抵達龍潭深水港,高鐵、航空、高速公路、江海聯運等多種交通方式集聚,四通八達,快速便捷。園區大力發展有軌電車,完善綠色慢行系統,提供多元化的出行方式。
“十二五”期間,園區將力爭引進領軍型科技創業人才220名;力爭建設公共基礎性研發平台15家、公共服務平台15個,引進各級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檢測中心、認證中心等20家,引進企業產品研發平台50家,重點培育20家重點科技創業企業、努力實現4家以上科技創業企業輔導上市;力爭引進世界500強和中國500強企業研發機構16個;專利申請量和發明專利申請總量分別達到1200件和460件,專利授權總量和發明專利授權總量分別達到330件和160件,總和突破2200件;智慧財產權示範企業達到10家,擁有百件專利企業達到5家;實施重大專利技術產業化項目20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