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京天文館
- 地理位置:南京市雨花台區紫荊花路9號
- 占地面積:50000 m
- 類別:科技主題公園
南京天文館是位於南京市雨花台區的天文館,坐落在南京市雨花台區紫荊花路9號.南京天文館坐用地面積約50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4500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築面積約25000平方米,地下建築面積約20000平方米,總體建築...
1958年開始,在北京建立了以天體物理研究為主的綜合性天文台—北京天文台。1966年起,建立了以時間頻率及其套用研究為主的陝西天文台;1975年起,把昆明鳳凰山觀測站擴建成大型綜合性的雲南天文台。1958年在南京建立了南京天文儀器廠。在天文教育方面,1952年廣州中山大學的天文系和濟南齊魯大學天算系(成立於1880年)...
南京天文愛好者協會(Nanjing Amateur Astronomers Association),於2015年12月29日在南京市民政局登記註冊成立,註冊資本0.5萬元人民幣,是由南京及相關地區天文愛好者自願組成的、自然科學研究和試驗發展類的非營利性社會團體。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姓名為許軍。發展歷史 1956年南京市少年之家天文小組成立後,每年招收以...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成立於2001年4月,系由中國科學院天文領域原四台三站一中心撤併整合而成,包括總部及4個直屬單位,總部設在北京,直屬單位分別是:雲南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新疆天文台和長春人造衛星觀測站。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繼續保留院直屬事業單位的法人資格,為國家天文台的組成單位。國家...
太陽輻射、磁暴與黑子活動、宇宙射線等可供人們觀測的天文景觀現象。由於人們對天文觀測和天文現象的濃厚興趣,也使天文觀測構成了一種旅遊資源。如我國古老的北京觀象台、登封觀象台和現代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北京天文台,以及普及天文科學知識的北京天文館,每年都吸引著成千上萬的遊客。
中國天文學會(Chinese Astronomical Society)是中國天文學者從事組織學術活動、編輯天文學書刊、開展國際學術交流、普及天文科學知識等工作的民眾性學術團體。1922年10月30日,中國天文學會在北京成立,並設會所於北京古觀象台;1932年,會所遷至南京,掛靠在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1949年後,中國天文學會先後由中國科聯和...
南京少年宮天文館 江蘇省人民醫院病房樓 南湖小區住宅 渡江勝利紀念碑 中共代表團梅園新村紀念館陳列館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雨花台烈士紀念館 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樓 中山南路高層建築群 南京商廈 目錄 概述 第一章古代建築 第一節城垣 宮殿 第二節衙署 第三節民居 名人故居 第四節寺塔 第五節陵墓...
1952年7月~1955年7月 在南京大學天文學系學習。1955年 任職於北京天文館。1957~1963年 兼任北京人造地球衛星觀測站務業指導。1978~1987年 任北京天文館副館長、館長。1994年 退休;任北京天文館名譽館長。主要論著 1 陳曉中.小行星172號(Baucis)的攝動計算.北京師範大學天文系天體力學組論文 2 陳曉中.時空...
曾任中國科普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天文館學術委員、天津市科技館科技顧問和河北省科技館科技顧問等職。2016年7月6日晚10時許,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人物簡介 山西省朔州市人,1925年生於太原,1944年在四川合川國立二中完成中學學業。人物經歷 1948年考入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從事天文觀測和天文科普工作,立志要建立中國...
1957年 畢業於南京大學天文系,天體測量專業。1957~1958年 下放農村勞動鍛鍊。1958~1963年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光學實驗室,1963年4月轉天儀廠,任研究實習員。1964~1978年 中國科學院南京天文儀器廠,任工程師。1978~1983年 中國科學院南京天文儀器廠,任副總工程師。1983~1988年 中國科學院南京天文儀器...
2020年12月18日,上海天文館天文研究中心揭牌成立。研究中心由林清擔任主任,葉叔華院士擔任特聘顧問,來自中科院國家天文台、上海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學院、上海交通大學天文系等單位專家組成專家委員會,招聘組建的科研團隊中博士學歷4人、碩士學歷2人。2021年7月17日,上海天文館舉行天文高端國際...
1947年卞德培與紫金山天文台李元相識,兩人各有一段曲折的自學經歷,同視普及天文為己任,很快由相識變為相知。他們發揮各自的特長和優勢,聯絡同好,在青少年中大力普及天文知識,組織了中國青年天文聯誼會,會員數十名,遍布上海、南京、北京、廣州、杭州等地。後來,在他們的倡導下,1949年10月又成立了大眾天文社,...
東莞天文館是東莞市城鄉防災減災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氣象局、省氣象局和市委市政府共同投資建設的項目。該館地上三層,地下一層,項目總投資2000多萬元。該館充分借鑑上海世博氣象館、南京北極閣氣象博物館等展館設計、布局的先進經驗,引進美國海洋及氣象總局的專利產品球面科學展示系統等先進科普設備,設定氣象...
古時候宜春天文台利用各種儀器破解時間與天象秘密,2003年出資進行了按原貌出資進行了全面修復,現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宜春市文物保護單位。簡介 宜春古天文台位於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中山中路鼓樓路步行街天文廣場。創建於南宋嘉定年間,據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北京天文館專家考證,是我國現存最早的...
朱進,男,漢族,1965年4月24日生於北京。1985年7月本科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天文系,獲學士學位。1991年7月博士畢業於南京大學天文系,獲博士學位。曾任北京天文館館長。人物履歷 1991年7月至2002年9月在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台(後改為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工作,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其中1992年5月...
1979年,改建成為南京市青少年宮,成為南京兒童科普學習和文藝學習的基地。80年代初由愛國華僑資助百萬興建的天文館是我市唯一一所專供青少年進行天文科普教育的天文館,此館是除北京天文館外功能最全的科普天文館。2000年9月將西流灣公園和市青少年宮改擴建。總面積為9萬平方米。改造後的山西路廣場地面上為平交十字...
北京天文館正式開館 1955年中國科學院的竺可禎和吳有訓兩位副院長,把陳遵媯先生從南京邀請到北京,把創建中國第一座天文館的重任交給陳遵媯。“天文館”這個名稱是陳遵媯提出的。在國外,具有天象儀的單位名為“天象館”,它僅起天文電影院的單一作用。陳遵媯考慮到中國的國情:天文科學比較落後,人民大眾天文知識很少,...
民國十八年(1929年),中央觀象台改為國立天文陳列館。民國二十年(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略者進逼北京,為保護文物,將置於觀象台下的渾儀、簡儀、漏壺等7件儀器運往南京(現這7架儀器在分別陳列於紫金山天文台和南京博物院)。20世紀50年代,古觀象台進行維修。1956年,古觀象台劃歸北京天文館管理。同...
1933年6月,簡儀因逃避戰火南遷至南京,於1934年2月初安頓在紫金山天文台上,但歷經風吹雨打、受腐蝕剝落以致1980年代初已近乎被毀,南京市當局於1988年花了11個月對該儀進行維修,現於南京紫金山天文台露天陳列展覽,其他的簡儀複製品皆以此為藍本複製。此簡儀本體以青銅鑄成,高約2.84米,長4.4米,寬2.98...
1947~1949年 南京,任工商部商標局審查員。1949~1950年 安徽懷遠,任東南醫學院數學物理副教授。1950~1957年 長春,東北科學研究所,任中國科學院長春機電研究所研究員;《東北科學通訊》月刊主編。1957~1987年 任北京天文館研究員,科學顧問;《天文愛好者》月刊主編。1975~1987年 任北京出版社《自然科學小叢書...
北京天文館是中國演示天象的建築,以天象廳球頂為中心的建築處理,簡練而富有個性。北京建築工程部大樓高7層,採用磚混結構,古樸雄偉,簡繁得宜。北京首都劇場、北京電報大樓、北京友誼醫院、南京曙光電影院、杭州飯店、蘭州飯店、廣州華僑大廈等均屬這一類型。調整時期 (1958~1964)這時期的主要建築活動如下:“大躍進”...
面向21世紀的紐約新海登天文館 集科研和科普於一身的 英國國家空間中心 英國的新國寶——格拉斯哥科學中心 新世紀高規格的北京天文館新館 英國格林尼治天文台 法國的著名天文台 德國柏林天文台 美國的著名天文台 俄羅斯特殊天體物理天文台 歐洲南方天文台 澳大利亞賽丁泉天文台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 中國科學院南京紫金山...
2008年2月,國家文物局啟動了國家一級博物館的評估定級工作,共有29個省級文物行政部門評估推薦了149家申報國家一級博物館的單位。相關事件 2008年05月18日 ,“518”國際博物館日的當天,故宮博物院等83家單位獲中國官方確定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經專家評議,國家文物局確定,故宮博物館院、上海博物館、南京...
成為2132年以來全食時間最長的一次日全食東道主國家,因此此次日全食在世界天文學界也被稱作“中國日全食”,一場聲勢浩大的日全食觀測高潮已在全食帶上演。 紫金山天文台、南京大學天文系和中國科技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合作,沿全食帶地區布置了17個觀測點,“連成”一條“夸父逐日”線,如果觀測成功,就能首次獲得日食...
紫金山天文台、雲南天文台、北京天文台、北京天文館等天文台站都觀測太陽黑子,最後由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匯總,統一發布太陽黑子觀測結果。有關耀斑、光譜等觀測資料在《天文學報》上刊布。在國際地球物理年期間,發表了幾年的太陽圖資料。為了開展太陽活動預報的工作,1967年初步建立了中國太陽活動觀測和預報系統。各台站...
如皋隕石,1952年初期墜落於江蘇如皋,是新中國成立後蒐集到的第一塊隕石,1953年毛澤東主席參觀天文台,對隕石很感興趣,曾特意點名觀看並親密接觸過。被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收藏,後被北京天文館借去展覽,現存於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憑藉新中國的“第一塊”和與毛澤東主席有過親密接觸的“殊榮”而成了展廳內“特珍貴”...
高側窗採光視窗的下緣(窗台)較高,一般距室內地面2.50米以上。這種方式克服了低側窗採光的照度不均,嚴重眩光等缺點,又充分利用了窗下的陳列牆面。高側窗是博物館建築的主要特點,是這類建築形象特徵之一。中國的南京博物院、中國地質博物館均屬此類。為使陳列牆面不受同側高側窗光線的影響,必須保證視野保護角...
陳福生,男,漢族,1935年7月26日生於福建省福州市。江西大學物理學教授。1958年7月南京大學天體物理專業本科畢業。1958年8月至1962年1月在北京天文館任《天文愛好者》雜誌編輯。1962年至今在江西大學物理系任教,從事理論物理教學和科研工作。講授課程主要有普通物理、熱力學與統計物理、廣義相對論、泛函分析、非平衡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