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是中國第一個專門從事大眾傳播研究的科研機構,掛靠南京大學新聞出版學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京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
- 從事:大眾傳播研究
- 掛靠:南京大學新聞出版學院
- 優勢:南京大學與海內外廣泛聯繫合作
南京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是中國第一個專門從事大眾傳播研究的科研機構,掛靠南京大學新聞出版學院。
南京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是中國第一個專門從事大眾傳播研究的科研機構,掛靠南京大學新聞出版學院。研究所將充分發揮南京大學知識密集、人才密集、學科齊全等優勢,發揮南京大學與海內外廣泛聯繫合作的優勢,發揮南京大學已有一批大眾傳播...
現任三江學院常務副校長、黨委副書記)擔任第二任院長 高小方,現為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江蘇省語言學會理事、三江學院教授,2008年~2014年任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夏文蓉,曾任南京大學新聞學院廣告學系主任,現為南京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所長,2014年~2016年任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
“第二傳播“ 理論——陳松高親力執筆耗費四年時間精心整理個人“第二傳播”理論並於2009年2月發表《第二傳播》。其書由陳池瑜(著名美術理論家,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和裴顯生(中國寫作學會會長、南京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所長、新聞傳播學院教授)親筆提序。周澗 《第二傳播——廣告策劃與實施的再傳播策略》...
李明,男,1974年出生,江蘇蘇州人,社會學博士,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領域 政治傳播學、傳播學研究方法、傳媒與記憶等。開設課程 研究生課程:《調查研究方法》本科生課程:《社會研究方法》《套用統計基礎》《統計軟體套用》等 學術成果 科研項目 1、主持2010年度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公共...
新聞傳播學是研究新聞活動、傳播活動及其他各種傳播現象的學科。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新聞學分別在德國和美國的大學作為一門學科講授。傳播學作為一個學科,則首先出現於20世紀四五十年代的美國,後被世界各地普遍接受。我國新聞學科創建的起點是1918年10月北京大學新聞學研究會的成立,傳播學則是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興起...
除網路傳播專業或方向外,高校也開始建立網路傳播研究中心,如南京大學網路傳播研究中心,華中科技大學網路傳播與新媒體發展研究中心等。什麼是網路傳播 許多學者對於傳播作過種種描述和解釋,有的把它說成是“信息共享”,有的把它說成是“勸服影響”,也有的把它說成是“刺激反應”,還有人認為,傳播是人類傳遞或...
於貴瑞主要從事生態學與地理學交叉研究,在陸地生態系統碳氮水循環及耦合過程機制、植被功能性狀及生物地理學等方面做了系統性研究。 萬賢綱 江西黎川縣人,籍貫江西南昌,博士,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美國物理學會會士(APS Fellow)。現任南京大學物理學院副院長。主要從事凝聚態理論物理方面的研究工作。2014年獲得香港大學...
2014年被評為江蘇省優秀中青年文藝評論家;擔任江蘇省傳媒藝術研究會理事、長三角高校影視戲劇學會理事、江蘇省當代文學研究會理事、中國傳播學會會員。1998年畢業於蘇州大學歷史系,獲歷史學士學位;2001年畢業於蘇州大學文學院,獲文學碩士學位;2002年受教育部和南京大學聯合派遣,在新疆昌吉學院支教(1學期);2004年...
《大眾傳媒與美國政治》是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道瑞斯·戈瑞伯爾。內容簡介 《大眾傳媒與美國政治(第七版)》採用的依然是跨學科、客觀的研究方法,對一些有爭議的問題提供不同的視角。通過這種方式,以及引用來自各種信息源的最新信息,讀者能夠形成自己的觀點和判斷。《大眾傳媒與美國政治(第七版)》所採用...
《大眾傳播學:媒介與人和社會的關係》適合作為大學生教科書,同樣適合從事大眾傳播專業工作的人員閱讀。作者簡介 段京肅,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副院長;兼任中國新聞教育學會傳播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傳播學分會副理事長。主要研究方向為新聞傳播理論,側重於傳播與社會發展、媒介研究、媒介素養研究等。...
夏倩芳,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大學珞珈特聘教授。2009年獲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曾赴美國北卡大學(UNC-Chapel Hill)新聞與大眾傳播學院(1998—1999)、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信息與媒介研究中心(2002)、香港浸會大學林思齊東西方學術研究中心(2008)訪問研究。現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
國際傳播學中的“大數據”研究:回顧與展望 楊 洸 /141 作者簡介 夏倩芳(1966—)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大學珞珈特聘教授。2009年獲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曾赴美國北卡大學(UNC-ChapelHill)新聞與大眾傳播學院(1998—1999)、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信息與媒介研究中心(2002)、香港浸...
除網路傳播專業或方向外,高校也開始建立網路傳播研究中心,如南京大學網路傳播研究中心,華中科技大學網路傳播與新媒體發展研究中心等。相關圖書 內容簡介 《網路傳播學》繼承了很多傳統傳播學的理論基礎,但目的不是對傳統理論進行簡單的詮釋和印證,而是希望在傳統理論的框架下研究網路傳播的某些特性,進一步探索人類傳播...
《科學大眾》,是由江蘇省科協主管,江蘇省科技廳、江蘇省教育廳聯合主辦,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郵電學院、河海大學等單位協辦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國家級期刊。正刊 期刊介紹 刊名:科學大眾(科學教育)Popular Science 主辦:江蘇省科協 周期:月刊 出版地:江蘇省...
2003年調入南京大學哲學系;現任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社會理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與西方馬克思主義政治社會理論方向教學研究工作。主講課程 本科生:當代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必修)、西方大眾文化理論研究(...
夏文蓉,女,社會傳播學博士,現為南京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所長,南京大學新聞學院廣告學系主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人物經歷 1988年本科畢業於南京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獲得文學學士學位,同年留中文系新聞專業任教;1994年畢業於南京大學中文系文藝學專業,獲得文學碩士學位;2001年考入南京大學社會學系社會傳播學...
1956年畢業於南京大學中文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主編《全國大學生短篇小說選》、《寫作學新稿》、《油豚壯歌》等。人物簡介 1956年畢業於南京大學中文系。1958年開始發表作品,1950年參加革命工作,歷任青年團蒼山區工委宣委、天台縣工委秘書,南京大學中文系教師、寫作教研室主任、當代文學教研室主任,大眾傳播研究所...
的表達 二、電視文化庸俗化的觀眾心理基礎: 窺視癖所帶來的身臨其境的幻覺快感 三、 通俗與高雅的互動——電視文化品位的理想狀態 本章小結 結 語 流動的電視文化 作者介紹 祁林,男,1972年生,新聞學碩士文學博士。現任南京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所長助理、新聞傳播學院傳播學系主任助理、江蘇影視評論學會副秘書長。
《廣告媒體企劃》主要講述了:廣告學科,在我國是一門正在實踐中發展的新興學科。伴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廣告學理論在我國的傳播、研究已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廣告教育體系也初步形成,廣告活動已滲透到人們的日常工作生活中。作者簡介 夏文蓉,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南京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所長,曾任南京大學新聞傳播...
丁和根,男,1964年出生,江蘇東台人,1999年畢業於南京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博士學位。現任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南京大學媒介經濟與管理研究所所長,新聞學專業碩士生導師。人物經歷 教育經歷 1999年畢業於南京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博士學位,並留本校新聞傳播學系任教。2000年7~8月,在北京參加教育部舉辦的高等...
蘭州大學傳播學碩士,2004年獲南京大學法學博士學位,博士後經歷(2006.8——2008.7,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博士後流動站)。現為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新聞學系教授,碩士生導師,南京大學新聞與政治研究所所長,中國新聞史學會媒介法規與倫理研究委員會副會長。研究方向 大眾傳播法、新聞倫理法規、傳播與公共政策。科研成果 科...
胡翼青,男,祖籍廣西博白,1975年7月3日生於江蘇無錫,博士,現任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傳播與社會研究所所長。人物經歷 學習經歷 1993年畢業於江蘇省無錫市一中,同年考入南京大學新聞系廣告大專。1995年直升入94級新聞學本科學習,1996年9月起擔任新聞系學生會主席。1998年本科畢業,獲得...
《中國網路新聞事業管理》是2004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杜駿飛 。作者簡介 杜駿飛,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傳播學系主任,南京大學網路傳播研究中心(CMCRC)主任。 主要著作:《網路新聞學》,《瀰漫的傳播》,《深度報導原理》(第一作者),《網路傳播概論》(主編)。其中,《網路新聞學》為國內第一...
現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教育部重點教材《新聞採訪與寫作》課題組首席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外評審專家,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南京大學學位委員會新聞傳播學院分會主席,南京大學新聞研究所所長。學術兼職 兼任復旦大學新聞傳播與媒介化社會研究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學術委員會委員,清華...
孫文崢,女,1989年生,江蘇南京人,中共黨員,管理學博士,現為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助理研究員。 人物經歷 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大眾傳播與媒介管理專業畢業,管理學博士。曾公派訪問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現為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助理研究員。研究領域 傳播與社會 跨文化傳播 新媒體與青年文化 開設課程 新...
歷任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創院副院長(主持工作)、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等職。研究範圍主要為美學基本理論、中西比較文化與美學、《紅樓夢》研究、戰略諮詢策劃等。人物經歷 歷任南京大學企業形象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學傳媒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學國際傳播研究所所長,南京大學城市文化傳播研究中心主任,澳門電影電視...
潘知常,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大學國際傳媒研究所所長。先後出版學術著作15部,編著5部,在海內外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長期從事政府形象、地區形象、個人形象與大眾傳播媒介的策劃,是國內著名的“政府高參”、“企業軍師”、“媒介顧問”。目錄 導論:政府、企業、名人的媒體危機應對,一個不能...
曾赴美國北卡大學(UNC-Chapel Hill)新聞與大眾傳播學院(1998—1999年)、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信息與媒介研究中心(2002年)、香港浸會大學林思齊東西方學術研究中心(2008年)訪問研究。1993-2018年任教於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19年調任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現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武漢大學媒介發展研究...
研究領域:網際網路傳播,新聞理論,傳播與中國問題。1987年起任教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專業,自1990年代末起致力於網際網路傳播研究。曾任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及新聞傳播學院執行院長(2014-2019),並歷任南京大學學術委員會文科分委員會委員,校學位委員會委員,校規劃委員會委員。2008年,杜駿飛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
2006年8月9日,由鳳凰出版傳媒集團、美國佩斯大學、南京大學聯合建立的中美出版研究中心,在南京舉行揭牌儀式。中美出版研究中心致力於對出版產業的研究和高層人才培養,增進中美文化的交流,合作創辦了海外孔子學院,促進國際出版業的產、學、研合作,把中國圖書與文化推向世界。2007年,首批15名學員順利完成培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