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共五章。第一章主要回顧和梳理了中國古代出現的傳播控制思想和審查制度,論述了近代以來晚清拖延新聞管理改革,並欲以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的法規管理輿論而激發了革命,以及北洋政府欲以封建殘餘制度管理媒體而失去民心的歷史。
第二章主要分析了南京國民政府在初創時期、抗戰時期和內戰期間所設計的新聞檢查理念、頒布的新聞檢查法令及新聞檢查的現實結果。
第三章主要分析和描述了南京國民政府新聞檢查制度產生的思想基礎與體制,揭示了南京國民政府新聞制度雖然傳承了
孫中山先生“以黨代政”的思想,但卻忽略了孫先生要求保障自由民主的思想;論述了蔣介石奉行國家至上、意志集中、信仰領袖的新聞宣傳管理理念,使其新聞檢查制度更具個人獨裁特點;英美的新聞制度特別是戰時新聞檢查給了南京國民政府以借鑑,對法西斯新聞宣傳理論和檢查制度的模仿使得其更具法西斯的殘暴。
第四章論述了南京國民政府新聞檢查制度的領導機構和落實機構、執行程式與落實方式、執行效果與社會影響,揭示了南京國民政府新聞檢查存在多頭執法、隨意執法、暴力執法等嚴重問題,直接導致國民的反感和與知名人士的對立。證明了國民黨新聞檢查制度管理出現嚴重混亂。
第五章通過對國民黨中央機關報《“中央”日報》、中國共產黨的《
新華日報》、自由主義者的《
文匯報》、西方報人所主持的《
密勒氏評論報》四種報紙,考察國民黨新聞檢查制度對社會治理的影響結果,具體闡述南京國民政府新聞檢查的作用和影響,找出南京國民政府新聞檢查制度給社會穩定與建設帶來的破壞性、非法性與失敗因素等。
作品目錄
第一章 南京國民政府之前的新聞檢查制度 第一節 中國古代傳播控制思想與審查制度 第二節 晚清時期新聞檢查制度 第三節 北洋政府時期新聞檢查制度 結語 | 第二章 南京國民政府新聞檢查制度的歷史流變 第一節 南京國民政府執政初期新聞檢查制度(1928—1937) 第二節 抗戰時期新聞檢查制度(1938—1945) 第三節 戰後時期新聞檢查制度(1946—1949) 結語 |
第三章 南京國民政府新聞檢查制度的思想淵源 第一節 三民主義與南京國民政府新聞檢查制度 第二節 蔣介石新聞檢查思想 第三節 張道藩、馬星野新聞檢查思想 第四節 受歐美新聞檢查制度的影響 結語 | 第四章 南京國民政府新聞檢查制度的執行 第一節 新聞檢查領導機構演變 第二節 新聞檢查制度執行與效果 第三節 新聞檢查力量互動與制度變更 第四節 特務檢查:新聞檢查制度異化 結語 |
第五章 南京國民政府新聞檢查制度對社會治理的影響 案例一 《“中央”日報》:檢查政策的試行與制定 案例二 《新華日報》:政治異己的對抗與調適 案例三 《文匯報》:自由主義者的尷尬生存 案例四 《密勒氏評論報》:洋人報業的中國實踐 | |
創作背景
1927年“
寧漢合流”之後,南京國民政府建立了對全國的統治,從而影響了20世紀上半葉的中國進程。在實行統治的過程中,南京國民政府制定了一整套關於新聞出版與新聞檢查制度,試圖從意識形態層面建立起對國民黨黨內、黨外新聞事業的管制。從效果來看,南京國民政府所實施的新聞檢查制度並不成功。但是,其產生、發展及執行歷程,一方面影響著整個民國時期新聞面貌的形成,另一方面又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制度建構的一種逆向理論資源。因此,研究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新聞檢查制度,不僅有利於豐富現代新聞史研究,也為當代新聞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歷史參考。《南京國民政府新聞檢查制度研究》就深入分析和論述了南京國民政府新聞檢查制度。
作品思想
該書總結了南京國民政府新聞檢查制度的特點:(1)南京國民政府建立了具有近現代氣息的新聞檢查法規制度。由於深受國內外環境的影響,南京國民政府在推行新聞檢查的過程中,先後頒布實施了近200部有關新聞出版的法律法規。其對新聞法制重視程度較高、立法原則較為先進、法規體系較為完善。(2)從先秦以來形成的新聞檢查思想,包括儒家的“正名為先”、法家的“止私言”、墨家的“尚同”、道家的“不變”、兵家的“無形”等思想,構築了國民黨新聞檢查思想的歷史根基。(3)國民黨的新聞檢查制度在實際執行過程中,被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黨異化為以“訓政理論”指導新聞管理,推崇在新聞媒體上開展黨化教育,宣揚國家至上以集中國民意志。在抗戰前後則公然鼓吹領袖至上,宣揚法西斯主義,而遠離了初心。(4)國民黨雖然在新聞管理中制定了許多具有現代法律性質的新聞檢查規定,但是在執行過程中,由於官員法律意識淡薄,長官意志橫行,法制管理被破壞殆盡。特別是在戰爭過程中,軍方遠遠超越了新聞檢查法規的限制,使國民黨的新聞檢查有法不依。不僅如此,官僚意志使得各種檢查反覆無常,直接破壞了報刊的傳播質量和傳播能力。
作者認為,國民黨新聞檢查制度及其執行過程從總體上損害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損害了國民黨本身的利益,削弱了其執政的合法性。導致國民黨新聞宣傳無信無效的關鍵原因,是蔣介石新聞審查政策引發的知識分子的敵對。“作為以知識為志業的群體,知識分子的長處在於生產和製造‘言功’,為執政黨提供可選擇的價值觀及合法性論證的位置。”因此,在新聞宣傳領域贏得知識分子的認同,對於國家掌握文化領導權非常重要。可是在蔣介石的強勢主導下,國民黨對不合作的知識分子採取了嚴厲的新聞檢查措施,甚至打擊迫害手段。每每製造出為知識群體所矚目甚至激烈的抗爭的事件,如逼迫
鄒韜奮停辦《生活》,迫害
史量才,槍殺
劉煜生,殺害
李公朴、
聞一多等,擾亂封閉報館、書店,每每使知識分子感到切身的威脅。審查制度本來是推動知識分子與統治階層的主導觀念相一致的有效手段。但是,國民黨嚴厲的新聞檢查政策、官僚意志的執行方式、特務手段的滲透迫害,推動了知識分子與之離心離德,最終喪失了文化領導權。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張舉璽,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駐俄羅斯記者、河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現任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主要研究方向:新聞理論與實務。
祁濤,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博士、河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曾任記者5年,榮獲河南省新聞獎一等獎等相關獎勵多項。主要研究方向:新聞傳播理論與實務。
許俊峰,歷史學碩士、河南大學副教授。曾任河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書記。主要研究方向:文化傳播史、新聞傳播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