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五台寺院群,中國佛教寺院群。南五台是唐代四大佛教靈境之一。位於陝西省西安南終南山中段。因山頂有觀音台(大台)、文殊台、清涼台、靈應台、捨身台五座小峰而得名。五峰中,大台最高。舊志載:“今南山神秀之區,惟長安南五台為最。”南五台五峰皆有佛寺,溝上溝下亦多有茅棚、蘭若,許多高僧都曾在此修道。至清代,南五台上下尚有大小寺廟四十餘處,今存四五個。(1)圓光寺:位於南五台大台,傳說此台為觀音菩薩應身之處,故稱“觀音台”。隋仁壽年間(601—604)在這裡建寺,屬塔寺溝聖壽寺下院,五代時毀壞。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因台上有五色圓光出現,於是大興土木,莊嚴佛像,取名為“圓光寺”。後代進一步擴建,殿堂多在四十餘間,民國4年(1915)被火,不久後修復。1953年再被火,僅剩僧房數間。寺內遺存有明萬曆年間(1573—1620)所鑄鐵瓦。(2)西林寺:位於觀音台一側。隋代時,此地有西林羅漢洞,現洞內有石雕羅漢像七尊。清光緒十六年(1891)建寺,初名“大茅棚”,民國初年改稱現名。至20世紀80年代,寺中建築主要者有大雄寶殿六間、僧房二間,經室一間,寺院東南有一座方形磚塔,六級、通高9米,為此寺創建者黨郎禪師的舍利塔。現在正在進一步擴建。寺中有楞嚴泉一眼。1912—1949年間,淨土宗第十三祖印光曾在寺中修持弘法,至今多有海內外佛教四眾參訪、駐錫。(3)紫竹林:位於南五台半山腰。創建年代無考。原分上、下兩院,今合而為一。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擴建,寺中現存建築主要有大雄寶殿五間、鐘樓、鼓樓各一、靈光殿三間、佛光軒五間二層、紫微閣五間二層,是南五台較大的寺院。(4)聖壽寺:位於南五台塔寺溝。創建於隋仁壽年間(601—604),至今遺存隋代磚塔一座。寺院鼎盛於唐代,嵩山普寂禪師的弟子惟政奉唐文宗敕住此寺弘法。觀音台廟宇曾為其下院。唐以後,寺院歷經滄桑。現存寺宇有普通人字披大殿三間、僧房兩間、隋塔一座、印光法師舍利塔一座,山腳溝旁又有五佛殿一座、山門三間。對面山上原有竹林寺,也屬於聖壽寺,現僅存遺址。1972年,中日兩國建交,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贈送落葉松八十株給中國,經周恩來總理批准栽種於此寺,現已蔚然成林。(5)彌陀寺:位於南五台山口。創建於隋,後屢建屢毀。20世紀80年代以後相繼修復。現有山門、大雄寶殿、中殿、羅漢堂、僧房等主要建築。羅漢堂內正中放置一座木雕寶塔,六角,五層,通高五米有餘。上四層供奉石雕佛、菩薩像共六尊;木塔之外,還有五百尊石雕羅漢像,雕刻有特色,陝西少見。1944年,抗日戰爭後期,國、共兩黨高官在此秘密會談,為重慶談判作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