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濟橋位於縉雲縣張公橋村,發源於海拔1100多米雪峰山的雙川坑自北向南從村中貫穿而過,在村南與雙港橋而至的小溪流合港匯入新建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協濟橋
- 位置:縉雲縣張公橋村
- 建於:民國26年
- 類型:三孔石拱橋
構造,價值,
構造
民國26年(1937)重建大橋——協濟橋,東西橫跨雙川坑,為三孔石拱橋,全長34米,橋面寬2.5米,總高6.6米,拱券為條石橫聯砌築,淨跨9米,上游設分水雁翅。橋面用條石橫鋪,兩側施實體欄板,上置望柱,南北兩端各設台階與兩岸萬安堤貫通。橋面欄板正中南側陰刻楷書“協濟橋”三個大字,北側陰刻楷書“中華民國廿六年九月縣長阮西震”。
價值
協濟橋建橋的首席倡議者是耿公第四十世孫馬如飛先生,時任浙江省立第十一師範學校教員,他的倡議得到了馬氏裔孫和附近各村村民的一致贊同和大力支持。當時,飛公的學生,時任中華民國國防部上將陳誠贊助銀元貳佰元;中華民國國防部中將樊崧甫贊助銀元貳佰元;中華民國浙江省禁毒委員、救濟委員王惟英贊助銀元壹佰伍拾元;縉藉知名人士舒望周贊助銀元壹佰伍拾元……整個工程共投資肆仟余銀元,從1936年開始籌建到1937年完成,歷時兩年。原在橋頭立有建橋碑記,可惜在文革中被破壞,2003年重修橋面欄板時於橋東端新立花崗岩石碑一塊,上鐫當時捐資樂助者名單等。上世紀七十年代後,交通基礎設施日趨完善,陸續修通了新建鎮駐地至各村的鄉級公路,在協濟橋下游數米處新建了公路石拱橋,但協濟橋仍是附近村民行走的主要通道。
2009年,縉雲縣文物普查隊在新建鎮張公橋村普查時發現,協濟橋建造紀年確鑿,構造牢固,保存尚好,且有多名中華民國將領贊助建造,具有重要的科學、歷史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