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拉皇后鸚鵡鳥是澳洲的一種鳥類。體為橄欖綠色,頭頂和頸部帶有些淺藍色;前額、喉嚨和臉頰為淺\粉紅色;胸部和腹部為藍綠色;尾巴上方覆羽和尾部為藍紫色,尾巴內側覆羽橄欖黃色;背部和翅膀為淺橄欖綠色;翅膀覆羽為亮黃綠色,第3根飛行羽非常細長尖端類似小刀般;,尾巴內部黑色中間並帶有粉紅色;鳥喙紅色,虹膜橙色。在所有的澳洲長尾鸚鵡中卓拉皇后鸚鵡是外表最優雅嬌柔的種類之一,長尾及出眾的外表受到許多人的喜愛,它們不害羞,喜愛親近主人,尤其是手養的幼鳥。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卓拉皇后鸚鵡
- 拉丁學名: Polytelis alexandrae
- 別稱:亞麗珊公主鸚鵡
- 界:動物界
基本信息,棲息環境和習性,地理分布,繁 殖,
基本信息
【英文名稱】 Princess Parrot/ Queen Alexandra's Parakeet
【科屬分類】 鳥綱(Aves)、鸚形目、鸚鵡科、紐澳鸚鵡族
【整體概述】
身 長:40公分
亞 種:目前並無已知亞種
外 型:這種鸚鵡鳥體為橄欖綠色,頭頂和頸部帶有些淺藍色;前額、喉嚨和臉頰為淺\粉紅色;胸部和腹部為藍綠色;尾巴上方覆羽和尾部為藍紫色,尾巴內側覆羽橄欖黃色;背部和翅膀為淺橄欖綠色;翅膀覆羽為亮黃綠色,第3根飛行羽非常細長尖端類似小刀般;,尾巴內部黑色中間並帶有粉紅色;鳥喙紅色,虹膜橙色。母鳥頭頂顏色較淺,尾巴上方覆羽為藍灰色,第三跟飛羽沒有像公鳥般細長,翅膀覆羽偏綠,尾羽較短。幼鳥和母鳥體形相似,年幼的公鳥需要14到18個月才能長成像成鳥般體色。
在所有的澳洲長尾鸚鵡中卓拉皇后鸚鵡是外表最優雅嬌柔的種類之一,長尾及出眾的外表受到許多人的喜愛,它們不害羞,喜愛親近主人,尤其是手養的幼鳥。公鳥的尾羽通常比母鳥長6-8cm,頭頂的藍羽顏色較亮,在主要飛行羽的第三根尾端也較突出,而母鳥的背部、頭部、腰部的藍色部分較稀疏;國際間的圈養數量很多,但野外的數量已愈來愈少,主要歸因於棲息地的破壞與開發,還有人為捕捉的行為,受澳洲當地的法律保護,主要變種有藍化、黃化與白化3種。
卓拉皇后鸚鵡平時相當喜歡在籠底活動,因此需要定期除蟲;此外,他們和同屬的超級鸚鵡和攝政王鸚鵡一樣比較容易感染眼疾,有時也會感染足部寄生蟲或是一種俗稱巴拉班氏麻痹症(Barraband paralysis)的疾病,因此維持環境衛生,提供多樣化的蔬果,多種維他命A、B、D、E,礦物質等,不要將種子堅果類當作主食比較能夠避免染病。
在野外卓拉皇后鸚鵡是遷徙性很強的鸚鵡,棲息在沙漠地區中,因食物的充足與否而經常有遷徙的行為,它們會單獨、成對或一小群約15隻左右活動,偶爾會較多數量聚集,常在地上覓食,食物包括草類種子、花蜜、水果、漿果、花朵等,繁殖季節在9-1月間,或其它有下雨的季節,有時會集體築巢,求偶儀式十分吵雜及活潑,公鳥會豎起冠羽,張開尾羽地擺動身體。
喜愛築巢在河流邊尤佳利樹的樹洞中,一次約產下4-6顆蛋,孵化期約21天,5-6周后幼鳥羽毛長成,之後全家均會離開所居住的巢穴;人工飼養的卓拉皇后鸚鵡不會吵鬧,剛進入新環境時不會害羞,能很快地適應飼主及環境,愛到地面上活動,易感染眼疾,尤其在濕熱的環境中特別容易發生,保持環境衛生是預防眼疾的工作之一,飼主最好也能替它們做定期的體內除蟲,公主鸚鵡一旦適應環境後即相當健康強壯。
棲息環境和習性
卓拉皇后鸚鵡主要棲息於乾燥並充滿刺草的地區;開闊、多砂、並生長木麻黃以及合歡屬植物的的鄉村地區;桉樹灌木叢、沿著水源流經的草原地形或是平原等處。他們平時大多成對或是以小群體活動,偶爾食物充足的時候會聚集比較龐大的族群;平時會到地面上飲水和覓食野草的種子,這時他們的警戒心並不高,可以在有限距離內接近,其他時間則仍舊會待在樹上;平實為了尋找食物並無固定的覓食所在,會四處漫遊尋覓;飛行的速度相當快,即使飛行很遠的距離也能夠維持相當的高度,飛行的時候會伴隨尖銳的叫聲,因此相當顯而易見。
食物:卓拉皇后鸚鵡主要以種子、草類植物種子、水果、漿果、堅果、花朵、花蜜、植被、昆蟲以及其幼蟲等為食。
地理分布
澳洲中西部的內陸地區,而它們分布範圍包含了世界上第2大的沙漠地區,棲居於半濕潤地區。
繁 殖
公鳥在繁殖期間比較吵雜,可以群養繁殖,母鳥通常比公鳥快成熟,所使用的巢箱深度至少60-65cm, 一窩約產3-6顆蛋,約需18至20天孵化,幼鳥在4-5周時羽毛長成,在6-7周大的時候幼鳥會離巢獨立行動 ,而在它們8至9個月大時兩性外表上的差異會慢慢地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