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邊街村(湖南永州市祁陽縣黃泥塘鎮下轄村)

半邊街村位於湖南省永州市祁陽縣黃泥塘鎮,共有1 3個組,306戶,總人口992人(農業人口982人、 非農業人口10人),耕地面積891畝(稻田816畝、旱土75畝);村乾4人,村黨支部黨員32人,其中男30人、女2人,年齡最大75歲,最小的29歲,平均年齡53歲,黨員擔任組長的9人,外出黨員14人。農民種植結構單一,是典型的稻穀加稻草;農民收入日趨勞務化,全村外出打人員312人;在自然條件方面,存在行路難、飲水難、灌溉難的困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半邊街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湖南永州市祁陽縣黃泥塘鎮
  • 人口:992人
基礎設施,經濟建設,組織建設,地圖信息,

基礎設施

1、路:修建了一組的寨嶺路,二、三、四、五組的菜子灣路,六、七、八、九組的半邊街路,十一 、十二、十三組的文家沖路,共3500米。工作隊共投入1.52萬元,民眾自籌資金2萬元,投勞460人。
村莊一角村莊一角
2、水:擴建了菜子灣水井,新建了八組水井。工作隊共投入0.9萬元,民眾自籌資金0.6萬元,投工120個。2口水井的修建,不僅解決了400餘人的飲水問題,而且可使180畝稻田旱澇保收。同時,工作隊投入0.4萬元,民眾自籌資金0.3萬元,對六組、十三組的山塘進行了防滲;工作隊投入0.2萬元,民眾自籌資金0.5萬元,投工200個,新修了六、七組的800米灌溉渠。

經濟建設

1、種植天龍1號100畝.採取無償提供種子(800元),每種植1畝獎勵10元(1030元)的措施,今年種植天龍1號103畝。從農民的反映來看,平均畝產達到900斤,銷售價84元/百斤,此項
使農民增收5.2萬元,還使村集體獲得服務費1600元。
村民勞動村民勞動
2、種植巨豐大豆100畝.通過引種縣農業局離休幹部、高級農藝師賴特的巨豐大豆(投入種子款800元),使農戶增收14.5萬元。
3、發展養豬大戶10戶.採取農戶全年養豬10—20頭獎勵100元,20—30頭獎勵200元,300頭以上獎勵300元的措施,在全村培養了10戶重點大戶。在他們的帶動下,養豬業在該村又逐步興起。
4,培養種植大戶10戶.通過深入宣傳中央1號檔案,合理流轉土地,今年重點培養了10戶種植大戶。
5、不斷壯大集體收入.由於該村集體資源貧乏,又地處偏僻,集體收入幾乎是空白。面對這種形勢,我們拓寬思路,多渠道壯大集體經濟。一是在調整結構中增加集體收入。根據種植天龍1號協定,每收購50公斤天龍1號,天龍公司提供服務費2元。今年該村共出售天龍1號4萬公斤,村集體獲得服務費1600元。二是在完善契約中增加集體收入。一方面,完善了村集體2口小型水庫的承包契約,使年承包款提高到4000元;另一方面,完善了退林還林承包契約,使村集體每年分得補助款1200元.三是在發展作物中增加集體收入。我們以村集體的名義向農戶租賃8畝土地種植了苕頭,除成本、管理費外,預計可為村集體創收4000元。上述三項措施可使該村集體收入達到1.1萬元。

組織建設

通過加強培訓、調整成員、完善制度、開展活動等措施,不斷增強了村領導班子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1、加強培訓.主要做了兩方面工作:一是加強村黨支部的培訓。進隊以來,堅持黨支部每月一次學習和辦宣傳牆報12期。重點學習、宣傳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和中央1號檔案精 神,提高了村領導班子的政治理論水平。同時,加強科技培訓。邀請了縣農技推廣中心高級農藝師唐愛發來村講授水果、水稻管理知識,使全村黨員幹部提高了帶頭致富能力和帶領民眾致富能力。二是狠抓後備力量的培養。今年,我們發展了1名新黨員和按時做好1名預備黨員轉正工作.通過走訪、座談,確定了2名有文化、有上進心、有致富本領、有培養前途的年輕人作為黨員發展對象和後備幹部培養人選。
黨團組織學習專欄黨團組織學習專欄
2、健全制度.在村國小,建立了村務公開欄,實行村務、財務公開。同時建立了黨支部議事規則、黨員民主生活會制度、黨風建設責任制、黨員目標管理責任制、村幹部廉潔自律規定、黨員聯產制度,“三會一課”制度、黨員學習制度,提高了村黨支部和黨員依法辦事能力,形成了團結、務實、協作、高效的班子集體。今年“七·一”,村黨支部受到縣委表彰。
3、建設陣地.進隊前,該村沒有辦公場所,更沒有支部活動陣地。為此,我們投入資金萬餘元,整修了村國小2間破爛不堪的舊房,用作村活動室。同時,添置了桌椅,布置了黨建、關協、計生、綜治等專欄。活動室建成後,許多老黨員為有一個自己象樣的家而自豪。
4、開展活動.今年,我們在黨員中開展了“黨群共同致富小組競賽”活動及慶“七一”座談會,極大地調動了黨員的積極性,先鋒模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地圖信息

地址:永州市祁陽縣零零三縣道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