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鱗毛蕨

半島鱗毛蕨

半島鱗毛蕨(學名:Dryopteris peninsulae Kitagawa)是鱗毛蕨科鱗毛蕨屬植物。植株高達50餘厘米。根狀莖粗短,近直立。葉簇生;葉柄長達24厘米;葉片厚紙質,長圓形或狹卵狀長圓形;羽片12-20對;小羽片或裂片達15對。孢子囊群圓形,較大;囊群蓋圓腎形至馬蹄形;孢子近橢圓形,外壁具瘤狀凸起。

分布於中國遼寧、甘肅、陝西、山東、江西、河南、湖北、四川、貴州和雲南東北部。生長於海拔1000-1300米的陰濕地雜草叢中。

該種在野生狀態下終年常綠,耐蔭性又強,是一種良好的室內觀葉植物,亦可作園林地被植物,其葉片作切花襯材。根莖及葉柄殘基可以入藥,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殺蟲;用於溫病發熱,吐血,衄血,崩漏,產後便血,寄生蟲病。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繁殖方法,孢子,根狀莖,栽培技術,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植株高達50餘厘米。根狀莖粗短,近直立。葉簇生;葉柄長達24厘米,淡棕褐色,有1縱溝,基部密被棕褐色、膜質、線狀披針形至卵狀長圓形且具長尖頭的鱗片,向上連同葉軸散生栗色或基部栗色上部棕褐色、邊緣疏生細尖齒、披針形至長圓形的鱗片;葉片厚紙質,長圓形或狹卵狀長圓形,長13-38厘米,寬8-20厘米,基部多少心形,先端短漸尖,二回羽狀;羽片12-20對,對生或互生,具短柄,卵狀披針形至披針形,基部不對稱,先端長漸尖且微鐮狀上彎,下部羽片較大,長達11厘米,寬達4.5厘米,向上漸次變小,羽軸禾稈色,疏生線形易脫落的鱗片;小羽片或裂片達15對,長圓形,先端鈍圓且具短尖齒,基部幾對小羽片的基部多少耳形,邊緣具淺波狀齒,上部裂片的基部近全緣,上部具淺尖齒;裂片或小羽片上的葉脈羽狀,明顯。孢子囊群圓形,較大,通常僅葉片上半部生有孢子囊群,沿裂片中肋排成2行;囊群蓋圓腎形至馬蹄形,近全緣,成熟時不完全覆蓋孢子囊群;孢子近橢圓形,外壁具瘤狀凸起。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遼寧、甘肅、陝西、山東、江西、河南、湖北、四川、貴州和雲南東北部。生長於海拔1000-1300米的陰濕地雜草叢中。性耐寒。喜濕潤環境。在深厚肥沃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長最好。
半島鱗毛蕨半島鱗毛蕨

繁殖方法

孢子

時間以春季3-4月或秋季8-9月為佳,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收集孢子:將帶有孢子囊群的葉片剪下,放入紙袋中風乾,一周后除去葉片,收集散落孢子袋入乾燥磨口瓶中存放。應注意採集外觀呈褐色而未開裂的孢子囊群。
培養基質和容器:培養基質可選用細篩篩好的腐殖土,播種容器用花盆即可,均應蒸汽消毒半小時以上。
孢子播種:事先將播種容器放在淺水中充分濕潤,將孢子均勻撒播在培養土上,不能蓋土,容器上加蓋玻璃片以保證濕度。
孢子培養:播種好的容器放在溫室或培養箱中,溫度控制在25℃左右,濕度80%,每天光照4小時以上,大約 10-20天左右孢子萌發形成絲狀體(如華北蹄蓋蕨約10天,過山蕨和銀粉背蕨約20天),其後逐漸形成扁平心臟形的原葉體(配子體),約30-60天后,性器官成熟,此時應每天噴水,為受精創造條件。此後約15-30天,生長出一片小葉,形成幼孢子體。孢子體具3-4片葉時,可進行一次移栽,並逐漸從室內移到室外。小苗長大後,視情況進行第二次移栽或定植。

根狀莖

用直立根狀莖縱切為2-3份栽培,但每部分均須帶根帶葉,才易成活,時間以春季3-4月或秋季10月為佳,成活率一般可達90%以上。

栽培技術

半島鱗毛蕨適應性強,地栽選擇陰濕環境,可粗放管理。盆栽時以壤土和腐葉土等量混合作培養土,生長季節經常保持濕潤,冬季可減少澆水,盆土宜略幹些。對光照要求不甚嚴格,但陽光直射下葉色略淺。冬季無需防寒措施,葉片仍然翠綠,如移之溫室,仍可不斷萌發新葉。

主要價值

觀賞:半島鱗毛蕨野外可四季常綠,其葉片、葉柄硬直,株形優美,拳卷的幼葉及成葉柄密生棕色鱗片,具有較高觀賞價值。是中國華北地區優良的常綠地被植物,也可盆栽供室內觀賞。其葉片厚實,容易製成乾葉,可供插花之用。
藥用:根莖及葉柄殘基可以入藥,中藥名:小貫眾(鱗毛蕨);夏、秋二季採挖,削去葉柄及鬚根,除去泥土,曬乾。味:苦,涼。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殺蟲。用於溫病發熱,吐血,衄血,崩漏,產後便血,寄生蟲病。
半島鱗毛蕨半島鱗毛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