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鱗毛蕨

遼東鱗毛蕨

遼東鱗毛蕨,中藥名。為鱗毛蕨科植物半島鱗毛蕨Dryopteris peninsulae Kitag.的根莖。分布於遼寧、陝西、山東、安徽、江西、河南、湖北等地。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驅蟲,防治流感,乙腦之功效。常用於吐血,衄血,崩漏,產後便血,腸寄生蟲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遼東鱗毛蕨
  • 別稱:半島鱗毛蕨
  • :植物界
  • :蕨類植物門
  • :蕨綱
  • :真蕨目
  • :鱗毛蕨科
  • :鱗毛蕨屬
  • :半島鱗毛蕨
  • 分布區域:遼寧、陝西、山東、安徽、江西、河南、湖北等地
  • 採收時間:全年均可
  • 用量:內服:煎湯,10-15g
入藥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根莖。

性味

味苦,性涼。

功效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驅蟲。防治流感,乙腦。

主治

吐血,衄血,崩漏,產後便血,腸寄生蟲病。

相關配伍

1、治流感,預防乙腦、流感:遼東鱗毛蕨15g,板藍根15g。煎服。(《中國藥用孢子植物》)
2、治鉤蟲病、蛔蟲病:遼東鱗毛蕨15g,烏梅9g,大黃6g。煎服。(《中國藥用孢子植物》)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

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採收,挖出後除去葉柄及鬚根,洗淨,鮮用或曬乾。

形態特徵

植株高達50餘厘米。根狀莖粗短,近直立。葉簇生;葉柄長達24厘米,淡棕褐色,有1縱溝,基部密被棕褐色、膜質、線狀披針形至卵狀長圓形且具長尖頭的鱗片,向上連同葉軸散生栗色或基部栗色上部棕褐色、邊緣疏生細尖齒、披針形至長圓形的鱗片;葉片厚紙質,長圓形或狹卵狀長圓形,長13-38厘米,寬8-20厘米,基部多少心形,先端短漸尖,二回羽狀;羽片12-20對,對生或互生,具短柄,卵狀披針形至披針形,基部不對稱,先端長漸尖且微鐮狀上彎,下部羽片較大,長達11厘米,寬達4.5厘米,向上漸次變小,羽軸禾稈色,疏生線形易脫落的鱗片;小羽片或裂片達15對,長圓形,先端鈍圓且具短尖齒,基部幾對小羽片的基部多少耳形,邊緣具淺波狀齒,上部裂片的基部近全緣,上部具淺尖齒;裂片或小羽片上的葉脈羽狀,明顯。孢子囊群圓形,較大,通常僅葉片上半部生有孢子囊群,沿裂片中肋排成2行;囊群蓋圓腎形至馬蹄形,近全緣,成熟時不完全覆蓋孢子囊群;孢子近橢圓形,外壁具瘤狀凸起。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林下陰濕處。分布於遼寧、陝西、山東、安徽、江西、河南、湖北等地。

相關論述

《中國藥用孢子植物》:“清熱解毒,殺蟲。用於流感、鉤蟲病、蛔蟲病,預防乙腦、流感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