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塘定稿

清代王鵬運著。他力尊詞體,尚體格,提倡“重、拙、大”以及“自然從追琢中來”等詞學觀,使常州詞派的理論得以發揚光大,並直接影響當世詞苑。清代王鵬運著。王鵬運(約1848~1904),近代詞人。字佑遐,一字幼霞,自號半塘老人,晚年又號鶩翁、半塘僧鶩。原籍浙江山陰,出生於廣西臨桂(今桂林)。同治九年(1870)舉人。十三年(1874),為內閣中書,升內閣侍讀。先後直實錄館。光緒十九年(1893),授江西道監察御史,後為禮科掌印給事中,彈劾諫諍有直聲。他支持並參與康有為的改良主義運動,康未受知於光緒帝之前,奏摺多由他代上。他屢次抗疏言事,幾罹殺身之禍。光緒二十八年,離京南下,寓揚州,主儀董學堂,並執教於上海南洋公學,最後客死於蘇州。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半塘定稿
  • 創作年代:清
  • 文學體裁:詞
  • 作者:王鵬運
王鵬運是晚清著名詞人和詞學家。他用了30年的時間,校勘《花間集》以及宋元諸家詞,編輯刊印為《四印齋所刻詞》和《四印齋匯刻宋元三十一家詞》,又校刻《吳夢窗詞》。他用漢學家治經治史的方法以治詞,校勘精審,向為學者所稱道。
王鵬運初嗜金石,20歲後始專一於詞。與鄭文焯、朱孝臧、況周頤號稱“晚清四大家”。他力尊詞體,尚體格,提倡“重、拙、大”以及“自然從追琢中來”等詞學觀,使常州詞派的理論得以發揚光大,並直接影響當世詞苑。況周頤的《蕙風詞話》許多重要觀點,即根源於王氏。晚清詞學的興盛,王氏起了重要作用。由於他大力倡導詞學,且能獎掖後輩,著名詞人文廷式、朱孝臧、況周頤等均曾受其教益,在詞壇聲望很高,向被尊為“晚清四大家”之冠。葉恭綽曰:幼遐先生於詞學獨探本原,兼窮蘊奧,轉移風會,領袖時流,吾常戲稱為桂派先河,非過論也。彊村翁學詞,實受先生引導。文道希丈之詞,受先生攻錯處,亦正不少。清季能為東坡、片玉、碧山之詞者,吾於先生無間焉。(《廣篋中詞》二)
其詞作早年與王沂孫為近,多寫身世之感,哀婉傷感,多用比興,如《齊天樂·賦秋光》:“新霜一夜秋魂醒,涼痕沁人如醉。葉染輕黃,林凋暗綠,野色猶堪描繪。危樓倦倚,對一抹殘陽,冷翻鴉背。棖觸愁心,暮煙明滅斷霞尾。遙山青到甚處,淡雲低蘸影,都化秋水。蟹斷燈疏,雁訂月小,滴盡鮫人清淚。孤檠破蕊,算夜來秋窗,尚饒滋味。夢落江湖,曙光搖萬葦”。無論是傷感基調,無論是比興手法,都是對王沂孫詠物詞是心摹手追。類似者還有〔百字令〕《自題畫像》等。甲午至辛丑間(1898~1901)身為諫官,並與文廷式等唱和,頗有傷時感事之作,如《滿江紅·送安曉峰侍御謫戍軍台》:“荷到長戈,已御盡、九關魑魅。尚記得、悲歌請劍,更闌相視。慘澹烽煙邊塞月,蹉跎冰雪孤臣淚。算名成、終竟負初心,如何是? 天難問,憂無已。真御史,奇男子。只我懷鬱塞,愧君欲死。寵辱自關天下計,榮枯休論人間世。願無忘、珍惜百年身,君行矣”。詞風類似辛棄疾的送別詞《賀新郎·綠樹聽鶗鴂》,雄奇、蒼涼、悲壯,更有一種以國家大計為己任、不計個人得失的寬闊胸襟,不同於稼軒詞中未酬大志的沉鬱苦悶。類似的還有《祝英台近·次韻道希感春》、《謁金門·霜信驟》等。他同朱孝臧、劉伯崇合作的《庚子秋詞》,也不乏對國勢衰微的深沉悲憤。但是,他的作品,更多的還是反映了對清廷江河日下趨勢的無可奈何的哀嘆。這種哀嘆,常用傷春、嘆暮等比興手法加以表達,如《玉漏遲》:“望中春草草,殘紅卷盡,舊愁難掃。載酒園林,往日游情倦了!幾點飄零花絮,做弄得陰晴多少?歸夢好,宵來猶記,驂鸞空到。尾長翼短如何?算愁里聽歌,也傷懷抱。爛錦年華,誰信春殘恁早?留取花梢日在,休冷落舊家池沼。吟思悄,此恨鷓鴣能道”;《點絳唇》:“拋盡榆錢,依然難買春光駐。錢春無語,腸斷春歸路。春去能來,人去能來否?長亭暮,亂山無數,只有鵑聲苦”皆是如此。朱孝臧評王鵬運的詞作,“導源碧山(王沂孫),復歷稼軒(辛棄疾)、夢窗(吳文英),以還清真(周邦彥)之渾化”(《半塘定稿序》),大體是符合實際的。
缺憾是有的詞用典過多,不免流於晦澀。相比起碧山詞家國之憂情致渾厚深沉,王鵬運的景中之情則顯得較為平白、淡然。
王鵬運詞作計有:《袖墨集》、《蟲秋集》、《味梨集》、《鶩翁集》、《蜩知集》、《校夢龕集》、《庚子秋詞》、《春蟄吟》、《南潛集》,統名《半塘詞稿》。晚年手自刪定為《半塘定稿》2卷,《賸稿》1卷,交朱孝臧刊刻;《庚子秋詞》,光緒年間刻本;《半塘賸稿》光緒年間刻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