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坡鄉(雲南省綠春縣下轄鄉)

半坡鄉(雲南省綠春縣下轄鄉)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半坡鄉地處綠春縣南部,位於東經102°06′至102°01′,北緯22°33′19.03″至22°39′05.71″間。東鄰平河鎮,東南與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接壤,南與普洱市江城縣曲水鎮隔李仙江相望,西大黑山鎮山水相連,北靠騎馬壩鄉,國土面積為365平方千米,國境線長達30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半坡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雲南省綠春縣
  • 電話區號:0873
  • 郵政區碼:662506
  • 地理位置:位於東經102°06′至102°01′ 
  • 面積:365平方千米 
  • 人口:11754人(2017年) 
  • 車牌代碼:雲G
歷史沿革,鄉情,自然資源富集,

歷史沿革

半坡,因村居山坡中段得名。1974年為半坡公社駐地,1984年公社改區,1988年區改鄉。鄉境西漢元封2年(前109年)後,屬益州郡轄,東漢至南朝先後隸屬牂牁郡、興古郡。北朝至隋代屬濮部,唐、南詔屬威遠臉、大理楚府,元至元25年(1288)至明宣德七年(1432)屬元12路。明宣德七年(1432)至清乾隆35年改屬鈕兀御夷長官司。清乾隆35年到1912年屬普洱府他郎廳。1912年至1954年屬墨江縣。1954年劃歸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直轄。1955年改屬六村辦事處。1958年後屬綠春縣轄。於1974年建鄉。2003年5月29日,根據縣委、政府的安排部署,鄉委、政府駐地已由原半坡村搬遷至距縣城153公里、海拔346米的李仙江北岸壩溜橡膠場區域。

鄉情

境內溝谷深切,群山縱橫,均為山地。地勢東北高,西南低,最高點為高井槽梁子,海拔1773米,最低點為李仙江與小黑江交匯處,海拔320米。年平均氣溫16.6℃。東西最大橫距為37.9公里,南北最大縱距為16.9公里。全鄉轄6個村委會34個村民小組和2個國營橡膠林場29個隊,1個咖啡基地4個移民點,常住人口11754人(2017年)。2006年,全鄉完成農業總產值2294萬元,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1300萬元;固定耕地面積共11887.8畝,其中水田3799畝,旱地8088.8畝;糧食播種面積24045畝,總產量達3164噸;農民人均有糧308公斤,人均純收入1251元。境內主要居住著哈尼、拉祜兩個世居少數民族,是一個集“邊、山、少、窮、戰”為一體的山區民族特困鄉,也是一個“資源、邊境、民族”優勢強鄉。

自然資源富集

鄉境內自然資源富集。有著土地、氣候、礦產、水能等豐富資源。一是熱區土地資源:全鄉海拔1000米以下的熱區面積占土地總面積的三分之二,開發潛力極大。境內有山地季風氣候,北熱帶、南亞熱帶兩種氣候類型。肥沃的土地適宜種植橡膠、南嶺黃檀、咖啡、茶葉、草果、胡椒、八角等多種經濟作物,目前已開發10.97萬畝。二是礦產資源:境內主要礦種有金礦和鐵礦。牛波、的處、木馬倮等礦山現已得到開發。三是水能資源:境內年均降雨量2262.6毫米,雨季雨量占全年雨量的75%以上,日最大雨量150.5毫米。境內有李仙江及小黑江兩大水系,水能蘊藏量大,小黑江為中越國際界河,界河流程9.6公里,水能蘊藏量10多萬千瓦,李仙江水能蘊藏量102.32萬千瓦,該鄉境內以招商引資引進北京大唐公司開發的裝機容量達61.5萬千瓦的戈蘭灘和土卡河兩座電站建設工作正穩步推進。四是動植物資源:有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一、二、三類動物黑長臂猿、老虎、巨蜥、金絲猴等,有珍稀植物桫欏、望天樹、紫荊木以及近千種中草藥。五是旅遊資源:境內有李仙江、小黑江河谷熱帶雨林風光、二甫雲海等迷人的自然景觀和古樸、神奇的民風民俗,對發展融自然景觀和民族文化特色為一體的旅遊業十分有利。特別是李仙江土卡河、戈蘭灘兩個電站的開發和將來航道的開通,半坡將成為集旅遊、邊境口岸為一體的熱點地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