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刺光唇魚

半刺光唇魚

半刺光唇魚,Acrossocheilus hemispinus (Nichols, 1925) ,鯉科光唇魚屬的一種魚類。體側扁,背部隆起。頭錐形,頭長小於體高。吻尖突。口下位。唇較厚,下唇側瓣相接處有一小溝。下頜稍外露。須2對,頜須與眼徑約相等。背鰭刺基部較粗,後緣具鋸齒,末端柔軟。鰓蓋和尾基各有一黑斑。 生活在山區溪流,喜棲息在底層多礫石的流水環境。常集群。以著生藻類為食。個體不大,常見體長100-200mm。2-3月產卵,卵巢有毒。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半刺光唇魚
  • 拉丁學名:Acrossocheilus hemispinus (Nichols, 1925) 
  • 別稱:火燒鯪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脊索動物門
  • 亞綱:輻鰭亞綱
  • :鯉形目 Cypriniformes
  • 亞目:鯉亞目
  • :鯉科 Cyprinidae
  • 亞科:䰾亞科
  • :光唇魚屬 Acrossocheilus
  • :半刺光唇魚 A. hemispinus
  • 分布區域:分布於廣西的西江和福建的閩江等。
簡介,習性,

簡介

編號:
5912
拉丁目名:
CYPRINIFORMES
中文目名:
鯉形目
中文科名:
鯉科
拉丁科名:
Cyprinidae
中文亞科:
䰾亞科
拉丁亞科:
Barbinae
中文屬名:
光唇魚屬
拉丁屬名:
Acrossocheilus
拉丁種名:
hemispinus
定名人:
(Nichols)
年代:
1925
中文名:
半刺光唇魚
ogenus:
Barbus
原始文獻:
Am. Mus. Novit., (185):2. 1925.
模式產地:
福建南平
俗名:
火燒鯪
國內分布:
廣西的西江和福建的閩江
資料來源:
珠江魚類志:180-181. 南中國鯉魚及似鯉魚類之研究:124. 中國鯉科魚類志[下卷]:278. 廣西淡水魚類志:75.
俗名:石斑魚
體側扁,背部隆起。頭錐形,頭長小於體高。吻尖突。口下位。唇較厚,下唇側瓣相接處有一小溝。下頜稍外露。須2對,頜須與眼徑約相等。背鰭刺基部較粗,後緣具鋸齒,末端柔軟。鰓蓋和尾基各有一黑斑。
半刺光唇魚在水中的情景半刺光唇魚在水中的情景

習性

生活在山區溪流,喜棲息在底層多礫石的流水環境。常集群。以著生藻類為食。個體不大,常見體長100~200mm。2~3月產卵,卵巢有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