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遷模式

中國多地地方開始拋棄GDP至上官員升遷模式。新華網蘭州3月18日信息, 本周正式公布的中國“十二五”規劃提出要對官員政績實行“綜合評價考核”,同時強調將考核結果作為各級官員調整和選拔任用、獎勵懲戒的重要依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升遷模式
  • 強調:獎勵懲戒的重要依據
  • 實現:弱化對經濟成長速度的評價考核
  • 透露,:社會發展指標已上升到51%
簡介,推動科學發展的實現,扭轉官員的GDP崇拜,甘肅省,社會發展指標已上升,讓民意真正在考核中占一定權重,

簡介

升遷模式
中國一些地方開始告別GDP至上官員升遷模式。新華網蘭州3月18日信, 本周正式公布的中國“十二五”規劃提出要對官員政績實行“綜合評價考核”,同時強調將考核結果作為各級官員調整選拔任用獎勵懲戒的重要依據。“唯GDP(國內生產總值)的地方官員考核評價指向,在一段時間內嚴重影響了社會和諧發展甚至幹群關係,在個別地方甚至成了激化乃至製造社會矛盾的原因,”中共甘肅省委組織部考核考評辦公室主任范愛國說,“‘十二五’規劃可能會深刻改變過去經濟成長至上的官員政績觀。”

推動科學發展的實現

“十二五”規劃表示,要弱化對經濟成長速度的評價考核,強化對結構最佳化民生改善、資源節約、環境保護、基本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等目標任務完成情況的綜合評價考核,以推動科學發展的實現。“GDP為王”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中國考核官員的主要指標,在這一“指揮棒”的指引下,越來越多官員把做大GDP看作關係自己未來升遷的決定因素,由此在推動經濟成長的同時,也引發愈演愈烈的重經濟輕民生、重總量輕人均等問題,一些地方還出現了與民爭利現象,社會矛盾不斷激化,官民關係緊張。

扭轉官員的GDP崇拜

分析人士指出,要扭轉官員的GDP崇拜,非改變激勵機制不可。“指揮棒”的方向變了,官員才可能改變行為——減弱其拼經濟的衝動,更加關注發展的效益、民生、環境等問題。這一變化正在中國一些地方出現端倪。在“十二五”開局之年,不少省份開始降低預期經濟發展速度,同時重視發展質量。經濟發達的南方沿海省份廣東甚至提出建設“幸福廣東”的目標。浙江省湖州市出台的年度考核辦法,取消了幹部考評中的GDP指標,強化對經濟綜合實力增強、民眾生活水平提高、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以及政府職能轉變等方面的考核。

甘肅省

鮮為人知的是,遠在西北內陸的甘肅省自2004年起在中國較早地開展了幹部考核評價機制改革的探索。甘肅省委組織部的數據顯示,在2006年以來甘肅省14個市州黨政領導班子工作實績評分表上,隨著主要經濟指標從占考核50%權重不斷下降到25%,部分GDP總量比較大但社會事業發展相對滯後的市州,排名開始一路下滑,甚至出現排名倒數的情況。“單純追求GDP,忽略經濟社會協調可持續發展,那么考核名次肯定會靠後,並最終影響幹部的升遷。”范愛國說。

社會發展指標已上升

據透露,目前甘肅省的幹部考核體系指標結構中,社會發展指標已上升到51%,超過了經濟指標。范愛國指出,在淡化GDP的同時,該省官員考核體系更加科學,更加關注民生。甘肅省委組織部在一份報告中指出,單純追求GDP,減弱對社會民生的關注,不了解了老百姓的所盼、所思、所向,那么即使GDP不斷提升,經濟社會的長遠發展還是會出問題,可續發展的實現和和諧社會的構建也會遇到“大問題”。

讓民意真正在考核中占一定權重

一些基層官員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讓民意真正在考核中占一定權重,才能解決部分官員“不怕民眾不滿意,就怕上級翻臉”的問題。據悉,甘肅、廣東、河北等省近年來對官員考核指標體系的調整,均涉及民意指標的建立。甘肅省在評價官員時,引入了“民意調查”環節,特別是把測評對象的“利益攸關方”納入民意測評範圍,以提高評價的廣泛性和真實性。當然,也有專家指出考核幹部不能簡單淡化甚至取消GDP考核。北京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教授王文章說,在幹部考核體系中淡化GDP,並不是說它就不重要。中國的經濟總量已躍居世界第二,但人均水平在世界上還很落後。“只有做大經濟總量的蛋糕,才能有改善民生的物質基礎,否則改善民生就會流於空談,”王文章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