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寨

千金寨是撫順的一個地方。曾經舉世聞名,婦孺皆知。100年前人們不知撫順,卻知道千金寨。他的下面是今天的露天礦。有豐富的煤炭資源,挖出來就是可以換錢的,一日千金,所以叫千金寨。(現已成為露天礦大坑)以北開闢新城區,即為新撫順。在今天新撫區大官屯一帶。 上世紀2,30年代他與哈爾濱,長春,大連並稱4大城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千金寨
  • 位置:撫順
  • 地理優勢:豐富的煤炭資源,
  • 有名的地方:千金路、千金鄉
1905年,日本侵略軍在撫順設立"采炭所"。兩年後,改由日本"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經營。日本侵略者霸占撫順煤田之後,為推行其"產業擴張計畫",除開採原有礦井外.又在千金寨、楊柏堡開蕾了"東鄉坑"和"大山坑"兩大豎井,至1912年(民國元年)。日產煤已達5000噸.以後又推行"第二期產業擴張計畫",建成古城子第一露天礦、第二露天礦、楊柏堡露天礦等。他們強征土地,擴大採區,利用中國廉價的勞動力。採取極其野蠻的手段,瘋狂掠奪撫順的煤炭資源。據有關資科統計,至1930年煤礦職工總教已達3萬多人,是1907年的29倍,煤產量是1907年的34倍。日本帝國主義把撫順煤礦視為"(滿鐵)會社的財源"、"帝國的一大寶庫"。
勞工棚勞工棚
煤礦的大規模開採,使撫順發生了巨大變化,由以農業為主體的封建城鎮,變為以工業為主體的殖民地城市。城市規模急劇擴大,城市中心由渾河北岸的撫順城向渾河南岸的千金寨轉移。1908年,興仁縣移到撫順城,同年改興仁縣為撫順縣。這是以撫順縣名義設治的開始。20世紀30年代末,撫順人口猛增至20多萬,城市範圍由清末的4平方公里,增至91平方公里。千金寨也由原來幾十戶人家的村莊變為繁華的街市,並且有了郵電、交通、
供水、供電等城市基礎設施。1915年,撫順縣治由撫順城遷至千金寨,大量的工商店鋪也向這裡集中,千金寨成了撫順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畸形發育的千金寨,帶有典型的殖民地特色,日人街設施完善,整齊劃一:中國人街烏煙瘴氣,雜亂不堪.警察、特務、漢奸,把頭任意橫行,把千金寨變成了剝削者的樂園,勞動者的地獄,廣大礦工在苦難中掙中。"來到千金寨.就把鋪蓋賣,新的換舊的,舊的換麻袋。"這首廣泛流傳的民謠,就是當時勞苦礦工悲慘遭遇的真實寫照。
隨著煤炭工業和商生的發展,以及城市中心的南移,使千金寨成為20世紀上半葉撫順地區的經濟中心和東北地區的重要市鎮。1915年撫順縣公署由撫順城移至千金寨之後.這裡又成為撫順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
千金寨的地勢被清政府的統治者認為位於龍脈之上,所以一直被限制開採煤炭資源。直到後來清朝被一些統治者壓迫,有很多的戰爭賠償要靠開採它下面的煤炭來賺錢,所以從上世紀20年代開始,千金寨的平靜被打破,它也利用十年的時間,從一個只有50餘戶,200多人的小村子發展成一個擁有6,7萬華人的,商業資產50餘萬的繁華城市。並且一度成為被俄國,日本等列強盯住的肥肉。
100多年後的今天,千金寨應經很難從地圖上找到了,以至於作為撫順人的我,生活了20多年,今天才從網路上第一次知道千金寨.
昔日的千金寨已經一去不復返,曾經的輝煌留不住歷史的腳步,千金寨已經遠去,但以千金寨冠名的地方,在撫順比比皆是,如:千金路、千金鄉等。
未來在發展,時代在前進,千金寨已經成為歷史,千金寨的玄奇永遠留在著對它著迷的人的心裡。
來到千金寨,就把鋪蓋賣
新的換舊的,舊的換麻袋
一條破麻袋,能鋪不能蓋
蓋上前胸脯,露出兩膝蓋
北風冒煙雪,無米又無柴
天冷肚子餓,小鬼來逼債
凍死路邊倒,閻王腳下踩
一把屍骨扔關外,
悔不該來到千金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