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送鵝毛(緬伯高的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這是一首唐朝時期外國使者緬伯高做的一首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千里送鵝毛
  • 創作年代:唐
  • 作者:緬伯高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將鵝貢唐朝,山高路遠遙。沔陽湖失去,倒地哭號號。上復唐天子,可饒緬伯高?禮輕情意重,千里送鵝毛!

注釋譯文

將一隻天鵝謹獻給唐朝,路途十分遙遠。我一不小心在沔陽湖丟失了進獻的寶物,心裡十分難過。今日上朝回復天子,可不可以饒了我緬伯高。我千里只為送一根鵝毛,這份禮物雖輕卻足以代表我們的情誼。

作品鑑賞

唐朝貞觀年間,大理國派使臣緬伯高,向大唐進貢。貢品是只珍禽白天鵝,又稱仙鵝。緬伯高曉行夜宿,這日,來到湖廣沔陽州(今仙桃沔城)地面。沔陽州城內,有個蓮花池,池水清澈碧透,宛如明鏡。池中蓮花飄香,沁人心脾。緬伯高盡情地欣賞這如詩如畫的水鄉風景,頓覺心曠神怡。
緬伯高在池岸邊一處臨水土台上,放下金絲籠子,挽起袖子,捧起池水喝了個夠,又用池水洗了臉,洗淨了一路風塵。他看到籠中的天鵝,心想,人禽都是一樣,也應讓天鵝飲水、洗澡。想罷,打開金絲籠,抱出天鵝,正要為它洗澡時,突然聽到撲騰一聲,天鵝趁機掙脫,展翅高飛了。慌亂中,緬伯高只抓住了一根鵝毛。
天鵝飛了,貢品丟失了,嚇得緬伯高像掉了魂兒似的,驚慌失措,倒在地上嚎啕大哭。他意識到自己犯了殺頭之罪,丟了貢品,回大理無法向國王交待,進京都不能面見唐朝皇帝。回去是死,不回去也是死,他左思右想,進退兩難。
幸虧他腦子靈活,突然想到,唐太宗是個有仁有義的開明皇帝,將留下的一根鵝毛獻給他,陳述實情,或許能得到唐王的諒解。想到此,在絕望中,看到了一線生機。緬伯高急中生智,當場寫了一首詩,將鵝毛與詩用塊紅綢布包著,帶著這份特殊禮物,硬著頭皮繼續進京。
到了京都,緬伯高上朝,將紅綢包的貢品呈上,唐太宗還以為是個啥寶貝,好奇地打開一看,頓時一怔,紅綢包里僅是一根鵝毛和一首詩,詩曰:
天鵝貢唐朝,山高路遙遙。
沔陽失珍寶,倒地哭嚎嚎。
上奏唐天子,可饒緬伯高。
禮輕情意重,千里送鵝毛。
唐太宗看過鵝毛和詩句,又見緬伯高長跪不起,已知他丟失貢品,思想負擔沉重。於是,他很高興地收下了那根鵝毛,大度地說:“大唐幅員遼闊,不乏珍禽異獸,大理進貢天鵝,是向大唐表達和睦友好的誠意,沒了天鵝,你千里迢迢送根鵝毛也不容易,朕收到的豈止是根鵝毛?分明是人心、是誠意,有什麼禮物比這根鵝毛更貴重呢?”唐太宗收下鵝毛,隨後設宴熱情地款待緬伯高。
緬伯高見唐王如此寬厚,感動不已,身上的包袱放下了,心上的石頭落下了。完成使命後,帶著唐王饋贈的中原特產,高高興興地回國。
一代明君,重義輕財,在老百姓中傳為佳話。民間在禮尚往來中,紛紛效法唐太宗寬厚待人的明智之舉。不管禮物的多少和貴賤,常借“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這句話,表達送禮者和收禮者的真摯情意。從此,“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就成了廣為流傳的一句

作者簡介

緬伯高,唐朝貞觀年間,作為西域回紇國外交使者,隨機應變,成功出使唐朝,並留下“物輕人意重,千里送鵝毛” 的千古名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