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從1932年開始,
國民黨的特務機關通過不斷增強的情報網、不斷滲入共產黨內部的潛伏特務以及一次次的“特別行動”,使黨中央在上海開展工作變得異常艱難。黨中央決定把機關從上海撤到瑞金,打開更廣闊的天地。為此,需要建立綿延3000多公里的絕密交通線,幫助人員、物資轉移,而這個建立絕密交通線的任務,就叫“千里江山圖計畫”,上海的地下行動小組負責其中的一段。
在這個被
白色恐怖籠罩的上海,外有特務跟蹤、內有奸細潛伏,各種勢力盤根錯節的境況下,上海特別行動小組步履維艱。但他們審時度勢找機會,克難破險勇往前,前赴後繼和不畏犧牲地完成了看似難以實現的“千里江山圖計畫”。
作品目錄
| | 興昌藥號 趟櫳門 添男茶樓 茄力克 後台 角里 貴生輪 公和祥碼頭 小桃源 | 染坊曬場 揚州師傅 墓地 牛奶棚 北站 魚生粥 黃浦江 一封沒有署名的信 附錄 |
|
人物介紹
陳千里
陳千里是實施“千里江山圖計畫”的負責人,他在蘇聯的學校待了三年,剛剛從海參崴來到上海,授命負責“千里江山圖計畫”轉移行動,組織交給他的任務之一是儘快揪出潛伏其中的敵人。於是陳千里對各個同志進行暗查分析和設局捉姦,最終成功揪出內鬼,圓滿完成 “千里江山圖計畫”。
葉啟年
葉啟年是國民黨特工總部頭子,他原本是一名大學教授,並一度信奉無政府主義思想,後來他投身於國民黨,並成為了大權在握的特工總部頭子。
葉桃
葉桃是特工總部頭子葉啟年的愛女,他在北京讀書求學期間接受了革命思想並走上了反對國民黨的道路。此後葉桃藉助於葉啟年女兒這一特殊身份長期潛伏在國民黨的黨務調查科,為黨組織提供了很多重要的情報。最後被葉啟年察覺,慘死在父親下屬的槍下。
作品鑑賞
孫甘露創作《千里江山圖》時參考了當時上海的城市地圖、報紙新聞、檔案、風俗志等真實材料,力求靠近歷史真實,重現了20世紀30年代上海、廣州、南京的社會環境、風物和生活,重點還原了當時上海的建築、街道、飲食、風俗和文化娛樂等日常生活。一條馬路、一件大衣、一齣戲、一部交響曲、一道菜抑或穿街走巷的脫身路線,建構出令人身臨其境的小說空間感,給讀者創造了沉浸式閱讀氛圍。真實的街道路線進入小說,既是對經典小說傳統技藝的一種接續,又是對虛擬現實地圖思路的大膽徵用。
整部小說節奏快,情節密度高,語言動感強,在危機迭爆的驚心動魄中飛速推進。同時,孫甘露賦予小說人物以合理真實的人性邏輯,洞察焦灼亂世下每個人物的內心世界。極端環境下的忠誠與背叛以及愛與別離,動人的情感敘事讓小說在澎湃的動態中蘊含著平靜之氣,在動態氛圍和靜態氣息之間取得了動靜相宜的平衡。
談到小說文體,《千里江山圖》的語言一反先鋒小說中的華麗與鋪陳,走向簡潔與明晰,短句居多,質樸中含有韻味和餘音,接近中國古典白話的風格,有較強的中國風格和本土化特質。在小說敘述中,作者避開了花哨的技術和旁逸斜出,直面主體事件和行動。另外在行文中大量使用對話和談話,紛繁的人物和多向度的主題,正是靠著人物之間的言談凝聚在一起,在言談中喚起過去人物的逼真形象,也展露眼前人物的情緒。他們彼此警惕和試探,對話和言談不是直接回答彼此的問題,而是一種疏落參差的連線,言在此而意在彼,表面的詞語流動之下深意存焉。
在情感基調上,《千里江山圖》整體上的白描和敘述,抑制了抒情的可能性,這是作者為走出先鋒寫作的語體風格而有意為之,也可以理解為對作品內容和特殊時空的一種對應。在特殊的歷史時空下人們沒有抒情的空間和自由,必須迅速進入下一個行動。在作品的結尾,被克制的抒情在附錄《一封沒有署名的信》中得到釋放,書寫者和接收者雙重匿名的信件,敞開了情感的閘門。而緊接著的另一條附錄,對倖存者陳千里的訪談則又收回抒情的翅膀,對於波瀾壯闊的歷史和被誤解的往事,故事的主角沉默寡言、拒絕發聲,把一切都留給了歷史。
作品影響
2021年3月,《千里江山圖》入選2021年
中國作家協會重點作品扶持項目名單。
2022年2月,《千里江山圖》入選2022年度影響力圖書,10月29日,獲得中央宣傳部第十六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
2023年3月25日,《千里江山圖》入選首屆“花城文學榜”,4月15日,獲評2022年度長篇小說五佳作品。
2023年8月11日,《千里江山圖》獲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
作品評價
《千里江山圖》中有驚心動魄情節的精心營構、複雜人性內涵的深度挖掘與豐滿人物形象的成功刻畫,及上海市民社會煙火氣十足日常生活圖景的生動描摹。從注重以實驗性方式經營敘事藝術的先鋒小說寫作,到這樣一部表現當年中共地下工作、帶有主題寫作特徵的間諜小說,堪稱“乾坤大挪移”一般精彩絕倫的思想藝術轉型。
(山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王春林評)在革命歷史題材的長篇小說寫作中,既能在故事敘事上做到扣人心弦、引人入勝,有較高的文學品質,又能在作品內容上蘊含豐富,令人盪氣迴腸,做到文學性與思想性交相輝映的作品,委實並不多見。而《千里江山圖》以自己的方式做到了敘事的文學性與內含的思想性的有機融合。這樣的寫作,這樣的作品,無論是對於作者的小說寫作,抑或是對於革命歷史題材的寫作,都堪稱是一次重要的藝術突破。
(文學評論家、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白燁評)孫甘露的《千里江山圖》,是理想和英雄的風雅頌。革命者以信仰、純真和勇氣高舉起衝破黑暗的火炬。對城市空間的凝視和摹寫,寄寓著對江山與人民的摯愛和忠誠。敘事明暗交錯、光影流轉,節奏急管繁弦,在靜與動的辯證中保持著沉思與抒情的舒朗開闊,為革命歷史題材寫作傳統展開了新的藝術向度。(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授獎辭)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孫甘露,作家,上海市文聯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協會副主席,上海國際文學周、思南讀書會總策劃。著有《信使之函》《訪問夢境》《呼吸》等,作品有英、法、日等多種譯文,被收入海內外多種文學選集。他的寫作和文學活動,都構成當代文學史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