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奔襲烏干達

千里奔襲烏干達,即以色列突擊隊千里奔襲烏干達搶救人質事件。以軍代號:雷電行動。1976年7月3日,以色列派出戰機和突擊隊員,千里奔襲非洲烏干達,展開了一次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救出了100多名被巴勒斯坦游擊隊劫持的以色列人。45名人質看守人員在槍戰中被打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千里奔襲烏干達
  • 屬於:以軍代號:雷電行動
  • 時間:1976年7月3日
  • 派出:戰機和突擊隊員
事件起因,談判還是強攻,“雷電行動”出籠,襲擊成功,

事件起因

劫機者以人質為盾牌
1976年6月27日,星期六。
早晨,載著245名乘客的法國航空公司的“空中客車”——139次航班由以色列首都特拉維夫的本格利恩機場起飛,途經雅典到巴黎。在中轉站雅典,有59名乘客下飛機,56名乘客上飛機。中午,飛機從雅典機場起飛,但是在伯羅奔尼撒半島上空失去了聯繫。
這天,以色列政府召開了例行的內閣會議。下午1點30分,一份報告送到了內閣會議上,報告內容是:“今天上午9點差5分起飛,載有多名以色列乘客的139次班機失蹤,不是墜落就是被劫持。”雅克比運輸部長把報告遞到了拉賓總理的手中。
曾經擔任過以色列陸軍總參謀長的拉賓總理,根據自己的經驗,對年輕的雅克比運輸部長說:“如果真的被劫機,必須儘快摸清情報。”但是,來自本格利恩機場的報告只是說:139次班機上有乘客245人(其中以色列國籍的乘客83人),機組工作人員12人,飛機在雅典中轉站起飛後,並不是飛往目的地巴黎,而是向南飛去了。
內閣會議商討了對策。下午3點39分,以拉賓總理為首,由佩雷斯國防部長,雅克比運輸部長、阿隆外長、查德克法務部長、格利里不管部長,以及格爾總參謀長組成了危機對策委員會。拉賓總理認為:“劫持的客機上有近百名猶太人,劫機犯以此為王牌,將向以色列施加壓力。”
危機對策委員會到傍晚時,才收集到幾份情報。一份情報中說:“劫機指揮者是巴勒斯坦游擊隊的過激派,巴勒斯坦解放人民戰線(PELP)的同黨、醫師瓦迪阿·哈達德,”哈達德是國際恐怖分子的領導人。
6月28日上午8點,佩雷斯國防部長從機場返回國防部辦公室。不多時,收到了139次班機降落在烏干達首都恩德培機場的情報。佩雷斯對烏干達以及阿明總統本人了如指掌,以色列多年來支持、援助過他,烏干達的空軍是以色列空軍培養訓練的。當初以色列建國時,曾考慮過如果不能在現在的地方建國,就把烏干達作為一個預備地點。
國防部辦公室,格爾總參謀長和助手們早已攤開了地圖和照片,研究動用部隊營救人質的可能性。
然而,以色列到烏干達的距離是4000多公里,戰鬥機不著陸是不能往返的;飛機飛行路線上的國家又都是敵對國;恐怖分子得到了阿明總統支持。
28日,以拉賓為首的危機對策委員會的成員們臉上愁雲密布,因為又傳來這樣一份情報:烏干達總統阿明,帶著巴勒斯坦游擊隊,出現在恩德培機場,說要充當劫機犯和以色列之間的調停人。另外,劫機犯把猶太人乘客和其他乘客隔離了起來。
可以想像出,阿明總統的居中調停,反而使談判更加複雜化。而隔離猶太人乘客,則令人們想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許多猶太人慘遭殺害的往事。
6月29日,烏干達廣播電台播放了劫機者的要求:釋放扣押在各國的53名恐怖主義分子,其中,以色列有40人,西德有6人,肯亞有5人,瑞士、法國各1人。
6月30日,繼要求釋放扣押人員之後,劫機者發表聲明說:“如果在以色列時間7月1日下午2點(格林威治時間12點)還得不到回答,就要槍殺人質,炸毀客機。”此時,以色列政府已被逼到了必須儘快下決斷的地步。
可是,這天下午過後,劫機者突然釋放了包括婦女、兒童、老人在內的47名乘客。被釋放的乘客深夜到達巴黎。據他們說,阿明總統居中調停的真意值得懷疑:猶太人被集中在另一個屋裡,被當作交易的籌碼。有一位猶太老婦人也是被釋放的人質之一,儘管這位老婦人手腕上印有在納粹德國集中營時的番號,但從護照上是看不出她是猶太人的,所以被釋放了。老婦人說:“一想到32年前在集中營發生過的事又要發生,我就不寒而慄。”

談判還是強攻

如何對付態度有所轉變的劫機者,以色列政府有兩種意見,一種是穩健派,希望通過和平談判解決問題;另一種是強硬派,希望採取軍事行動,奪回人質。
最後,決定製定兩套方案,和平談判為A計畫,軍事行動為B計畫。以色列外交部請求聯合國秘書長瓦爾德海姆出面,要求阿明總統說服劫機者,從人道主義的立場上解決事態。法國政府也要求非洲各國給予善意的幫助。但是,各國的態度不一,尤其是扣押著恐怖分子的國家,態度非常強硬。然而,人質的親屬強烈要求釋放恐怖分子、和平解決事態。到了晚上,雅克比運輸部長和亞朗秘書長,不得不向民眾解釋說,政府十分清楚游擊隊提出的最終答覆期限,營救人質是政府目前最關心的一件大事。
7月1日上午7點15分,危機對策委員會在特拉維夫總理官邸召開了會議,以難以說服阿明總統,人質處在危險之中,沒有別的選擇餘地等為理由,同意與游擊隊談判,並決定通告劫機犯,答應釋放扣押在以色列的恐怖分子。但是內閣成員當中也有人透露說,這一決定有戰術上的意圖,答應劫機犯的要求,是為了拖延期限。
下午1點鐘,烏干達廣播電台又宣布說:“劫機者決定將最終答覆期限延遲72個小時,改為7月4日,即星期日的下午2點。”
下午2點15分,烏干達廣播電台宣布說:“劫機者決定釋放101名人質。”這樣一來,恩德培機場只有93名乘客(其中,以色列人60名,雙重國籍10名,法國人22名,無國籍者1名)和12名機組人員被扣作人質。游擊隊把以色列作為報復的對象,越來越明朗化。
研究了各種可能性的危機對策委員會,曾討論派具有外交手腕的原國防部長沙龍,去恩德培爭取時間和收集情報。可是拉賓總理考慮,如果他被烏干達的游擊隊扣留,將是以色列的重大損失和恥辱。因此,拉賓投了反對票。拉賓直到最後還希望和平解決。
單用軍事行動營救人質的可能性,從劫持事件一開始,國防部就進行了研究。在特拉維夫以南100公里,有一片沙漠,據傳,亞伯拉罕(聖經中希伯來始祖)過去曾讓自己的部下在這兒喝過水。這兒有一個空軍基地,B計畫就是在這兒開始的。
在這個基地里,有一位年輕的特種空軍部隊司令丹捷姆倫準將,他早就著手研究偷襲恩德培機場,奪回人質的軍事計畫。他們擬定了幾個方案,遞交給危機對策委員會。
7月1日,以色列秘密情報機關摩薩德的情報人員,化裝飛向了肯亞的奈洛比,一方面同奈洛比的警察署長德畢斯秘密取得了聯繫。另一方面由肯亞陸路前往烏干達
1972年3月以前,以色列一直援助著烏干達,訓練烏干達的軍隊,並且還協助修建了烏干達的恩德培機場。總之,以色列對烏干達軍隊的編制、裝備以及恩德培機場的跑道等狀況相當熟悉。另外,以色列通過多年的積累,掌握了大量的巴勒斯坦恐怖分子的情報。以色列擔心,在營救人質時,會重蹈北越俘虜收容所作戰的覆轍,偷襲的時候,人質或被處死,或被帶到別的地方。總之,以色列對這一點慎之又慎。
7月2日,依據收集的所有情報,格爾總參謀長等人對營救計畫的細節進行了推敲。從索馬里陸路前往烏干達首都坎帕拉的恐怖分子,加入了劫機犯的行列,劫持小組共有10人,其中似乎有主謀者哈達德。另外從無線監聽得到的情報判斷,似乎也有從利比亞去烏干達的特別顧問。
阿明總統已去參加非洲統一組織首腦會議,但他將趕在4日最終答覆期限之前回國。 總之,在此期間,要定出作戰的計畫。
營救作戰的主要目的集中在救出人質上。為了在開始處死人質之前結束作戰,以方認為7月4日拂曉之前,即星期六的深夜實施營救計畫最為合適。此次作戰命名為“雷電行動”。
是否採取軍事行動還沒有最後決定。但是佩雷斯國防部長認為,以色列如果屈服於游擊隊,以色列的威信就會一落千丈,國家的生存就有危險。為了避免這一切,當了人質的乘客也應配合以色列官兵的行動。拉賓總理也認為,以色列為和平解決劫機事件作出了巨大的努力,現在不得不採取軍事行動,從道義上講,也是允許的。
到7月2日晚,軍方又收到了各種各樣的情報,“雷電”計畫逐步得到完善。最重要的情報是,人質所在的舊候機大樓還沒有安裝爆炸物品。營救作戰方案曾考慮乘直升飛機夜間著陸,傘兵部隊空降等。但均因速度慢,缺乏突襲性,而沒被採納。最後決定乘運輸機強行著陸。
作戰計畫要求,運輸機要在戒備森嚴且漆黑陌生的機場上悄悄地降落,並且返回時要能夠一次起飛成功。為提高成功的係數,必須進行實地訓練。
根據這一方針,襲擊部隊由4架參加營救的C-130大力士運輸機和2架用於指揮、救護的波音B-707組成。並制定了往返於恩德培的飛行計畫和襲擊營救方法。
拉賓總理為表明自己的苦衷,2日晚召見在野黨利庫德集團主席貝京,告訴他說,雖說採取軍事行動有很多困難,但是完全是必要的,而且有可能成功。貝京主席也沒異議。

“雷電行動”出籠

貝爾謝巴附近的空軍基地,製作了無論是飛機跑道,還是建築設施,都同恩德培機場相似的模型。
7月2日夜晚,在這個基地進行了一次實地訓練。訓練按襲擊部隊的編制分班進行。營救班的訓練,是衝進關押人質的建築物內,識別出人質和游擊隊,擊斃游擊隊,救出人質;掩護班的訓練是壓制烏干達士兵的反擊;爆破班的訓練是爆破雷達、米格戰鬥機等。救護班的訓練是運出死傷者並進行治療。
在襲擊部隊進入機場時,為了不被發覺,要壓低飛機發動機的聲響著陸。跑道的使用要限制到最短的限度。救出人質後,要立即起飛撤離。如果跑道不能使用,必須在非跑道上著陸。為此,C-130大力士運輸機進行了3個小時的強行著陸訓練,格爾總參謀長也參加了訓練。重70噸、有4個渦輪螺旋槳式發動機的C-130大力士運輸機,卸下了全部副翼,使用輔助噴氣發動機,急速地全部開動4部發動機後,又松閘。這樣就像直升飛機似地起飛,升空,掠過夜間沙漠的山谷,一會兒急加速,一會兒急減速,又從高空俯衝下來並著陸。這些動作都是驚險的高難度動作。簡直像戰鬥機運動,機翼彎曲得幾乎快要折斷。經過短距離著陸訓練,飛機滑行210米就可以停下。空軍司令佩雷德對大力士運輸機有某種程度的了解,可格爾總參謀長卻是初次親身體驗,確實有點膽戰心驚。
經全盤考慮後,格爾總參謀長把襲擊的時間定為1個小時,襲擊預想死亡人數在最壞的情況下,包括突擊隊員、人質在內,估計為30~35人,這比人質被全部處死要好一些。
“雷電行動”的襲擊部隊總指揮由丹捷姆倫擔任。他的方針有3點:嚴守秘密、奇襲、迅速營救。地面部隊的指揮由陸軍中校喬納聖·納塔尼雅夫擔任。他出生於美國,畢業於哈佛大學哲學系,是著名歷史學家的兒子,部下都叫他“奈尼”,非常尊敬他。所謂”奈尼”,在希伯來語中是“男子漢”的意思。
保密工作雖然沒有出現任何漏洞,但在秘密招募了幾名醫師的醫院裡卻出現了傳言:“營救小組可能要出動。”飛行員們在襲擊的前一夜被告知禁止外出,但他們提出抗議,說最後的一個夜晚想在自己的床上度過。因為泄漏秘密就會危及自己的生命,所以他們絕不會泄漏秘密。於是,禁止外出的命令就被解除了。
7月3日,星期日的早晨,盛夏的陽光照耀著大地,參加作戰的人,身著便服,有的乘公共汽車,有的自己開車,三三兩兩地來到秘密集合地點貝爾謝巴附近的空軍基地集合。
曾經參與建設恩德培機場大樓的工程師,根據老的設計藍圖,參考美國宇宙衛星拍攝的衛星照片以及被釋放人質的證言等,製作了同舊候機大樓一模一樣的實物模型,供襲擊隊員最後訓練用。阿明總統有一輛心愛的黑色賓士牌轎車。現在,在基地的大型機庫中,也有一輛一模一樣的轎車正在待命出擊,同時,有一名預備役女兵,一邊看著阿明總統的照片,一邊給體型和阿明總統相似的一名士兵化裝。但是,是否讓這名士兵參加作戰,要在襲擊之前才能決定。納塔尼雅夫中校和他的神槍手們也在進行著化裝。
以色列的官兵個個士氣高昂,希望參戰的人很多,但人數有限,落選的士兵中,有人落下了淚水,感到很遺憾。正在對方案進行最後推敲的總參謀部分析,從游擊隊的焦躁和阿明總統對他們的同情來看,有可能在4日早晨處死人質。
為了制定出相應的對策,需要首先掌握阿明總統從模里西斯回恩德培的準確時間。儘管已準備採取軍事行動,但拉賓總理並沒有拋開外交談判。這一半是為了麻痹對手,一半也是為了和平解決事態。在巴黎的總理顧問澤維少將繼續同游擊隊進行著接觸。下午2點,他向拉賓總理送了一份報告;“由於阿明總統不在,不能進行人質交換的談判。”
總理指示他,要耐著性子繼續談判。作戰的加油問題仍然是個大問題。因為波音B-707是民航飛機,在奈洛比加油,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但軍用運輸機奈洛比起降就不那么理想,因此,決定在4架飛機當中,抽出1架作為加油機,攜帶大量的燃料和特別燃料輸送泵,在恩德培機場給其他的3架飛機加油。在敵人的眼皮底下加油,不用說,對乘員來說是一場特殊的作業。
恰恰正在這時,收到了大力士運輸機也可以在奈洛比加油的情報。但為防不測,依然決定讓一架大力士運輸機作為加油機。在肯亞的近郊蒙巴薩空軍基地待命。但是,這一手段要使用軍事基地,有可能把肯亞也捲入事件中,因而遭到否決,於是,決定不到萬不得已時不使用。
關於襲擊時間,需要選擇沒有客機在奈洛比、恩德培機場起落的時間。現在已經清楚,恩德培機場從星期六的中午12點到第二天早晨2點30分內、暫時沒有客機降落。因此,“雷電行動”的作戰飛機應在2點半之前撤離機場。
作戰指揮的具體分工是這樣安排的:總體指揮是佩雷德空軍司令,乘機在坎帕拉郊外的維多利亞湖上空指揮;丹捷姆佗準將乘第1架C-130機,指揮襲擊部隊,納塔尼雅夫中校指揮營救人質。
4架大力士運輸機並排停在基地跑道一端,歇翼待命。
作戰計畫的最後磋商開始了。
恩德培機場示意圖展現在襲擊隊員的面前,納塔尼雅夫中校以人質所在的舊候機大樓為中心,詳細地講解著機場的狀況,並且把劫機犯的照片—張一張拿給隊員們看。他強調說:“成功與否數秒鐘即可決定,要全力以赴,到達人質那兒,消滅游擊隊,絕不能讓他們有開槍的機會。”
烏干達士兵曾是以色列顧問團的朋友和學生.納塔尼雅夫中校又指示說;“不要無益地殺傷他們。”
最後,280名身著不同服裝的襲擊隊員,整齊地排列在丹捷姆倫準將面前,此時隊員們顯得有些緊張。

襲擊成功

“雷電行動”的總指揮為佩雷德空軍司令; 襲擊部隊總指揮官:丹捷姆倫準將; 營救隊指揮官:納塔尼雅夫中校; 隊員280人。
一號機c—130襲擊候機人樓,保護人質(兩位指揮官搭乘);
二號機c—130壓制烏干達部隊,醫治負傷人員,運輸救出的人質;
三號機C—130破壞對方雷達、戰鬥機等,運輸救出的人質;
四號機c—180補給燃料,並作為預備隊。
每架飛機各自負責自己飛機的警衛。
負責支援的波音機隊的任務如下:
一號機B—707,指揮全盤,通信聯絡,支援(佩雷德空軍司令搭乘);
二號機B—707,醫治重傷員(33名醫生搭乘,分兩個班,在內歲畢待命);
另外1架C—130機,是為預防在奈洛比不能加油而配備的。還有1架c--130機,用作襲擊部隊和特拉維夫作戰室之間通訊聯絡的中轉機。
另外,8架F—4E鬼怪式戰鬥機作為護衛戰鬥機。為此,還準備了1架加油機,用於戰鬥機加油。
早在襲擊部隊出發之前,標有埃爾·阿爾航空公司番號和標誌的B—707號機就已起飛。機上坐著空軍司令佩雷德和作戰部長亞當,機上一半的空間,被用於作戰的通信器材占滿了。通過衣索比亞上空,在肯亞首都奈洛比(埃姆巴卡希機場)降落。為不被人發現,飛機停在了禁區。除奈洛比的警察署長以外,只有8個肯亞政府的高級領導人知道。
B—707二號機也標著埃爾·阿爾航空公司的標誌,經過同一航線降落在奈洛比機場,準備收容治療負傷者。這兩架B—707機安全著陸並加油的訊息,由駐奈洛比的埃爾·阿爾航空公司辦事處用電傳報告了特拉維夫航空公司總部,又由公司向總參部做了報告。這意味著襲擊部隊可以出發了。
當作戰命令到達部隊的時候,4架大力土機正飛過了西奈半島的南端。4架飛機都標上了民航機的番號。按照民航機的規定在民航機航線上飛行。
當4架飛機接到命令之後,立刻關閉了無線電,保持能看到前1架機的距離,編隊向烏干達飛去。
當離開以色列領空,飛到紅海上空時,編隊降低了飛行高度。為了避開阿拉伯監視船
的探測,編隊有時貼著海面低空飛行,有時直接沖入氣流中。編隊在紅海上空飛期間,F—4E鬼怪式戰鬥機在更高的空中護衛。不久,編隊在吉布地附近向右改變了航向,飛入衣索比亞領空,南下山嶽密林地帶,通過奈洛比上空。在接近恩德培的時候,氣象突然惡化。電閃雷鳴,飛機劇烈搖擺。編隊在視線模糊時情況下,依靠雷達,摸索著前進。幸運的是,途經國的雷達,似乎還沒有發現編隊。
在丹捷姆忙準將和納塔尼雅夫中校再次確認營救步驟的時候,編隊開始向恩德培下降。
空軍司令搭乘的B—707一號機在奈洛比加油後起飛,已來到恩德培南面維多利亞湖上空,在8000米的高空盤旋。空軍司令的任務是用雷達跟蹤襲擊部隊的動向。同時,保持與特拉維夫總參謀部的聯繫,並在緊急的情況下,給襲擊部隊以必要的援助。
4架大力士機直飛恩德培。眼下的恩德培靜悄悄的,似乎沒有發生任何事情。維多利亞湖的上空雖然濃霧籠罩,但恩德培方向卻晴朗無雲。
恩德培機場的舊候機大樓,被劫的人們迎來了第6個夜晚。疲倦不堪的人質,或許是吃不慣這裡的飲食,都患了痢疾,腹瀉不止。廁所因沒有水沖洗,髒物四溢,臭氣熏天。下午5點鐘,阿明總統來到候機大樓,對人質說:“為了挽救大家的生命,我已作了多方努力,是以色列政府不好。”他在模里西斯參加會議,沒等會議結束,便提前回國。
C—130一號機內,裝扮成黑人的納塔尼雅夫中校和6名部下坐在賓士車裡,正在後部的出口處待命。因為阿明總統已經回國,只得放棄冒充總統的原作戰方案。
襲擊部隊在飛行了7個小時之後,按原定計畫於晚上10點40分(烏干達時間11點45分),到達維多利亞湖上空。
恩德培機場依然燈火輝煌。不久,4架飛機分為兩組開始下降。一、二號機在舊跑道著陸;三、四號機在新跑道著陸。一號大力士機向指揮塔報告說:“送來了釋放的恐怖分子。”請求允許著陸。飛機壓低發動機的聲音,開始悄悄地著陸,不久,飛機接觸跑道,發出一聲沉悶的聲響,然後,開始滑行。為了不發出更大聲響,飛機沒有改變螺旋槳螺距。
一號機擔心探照燈馬上會照過來,便離開跑道,向舊候機大樓方向滑過來。繼一號機之後,二號機也降落在跑道上,並採取了隨時可緊急升空的姿態。三號機降落在新跑道上,一號機滑到舊候機大樓前面的停機坪上,平穩地停下來。機場靜悄悄的,機場警衛也沒發覺這突如其來的變化。
從飛機上放下來的賓士車,向舊指揮塔附近的警衛哨位開去。剛剛敬過禮的警衛還不知道是怎么同事,就“撲通”—聲倒在了裝有消音器的槍口下。化裝襲擊成功了!在進入大樓的時候,為防止分辨不出哪是烏干達兵,哪是襲擊隊員,納塔尼亞夫中校和他的部下抹去了臉上和手上的黑色化妝,脫掉了烏干達服裝。此時,指揮塔似乎發現了情況有些不對頭,關閉了機場的電燈,整個機場立即漆黑—團,最後一架大力士機,按訓練要求的那樣,在黑暗中安然降落到新跑道上。
襲出隊員衝出機艙,直奔候機大樓,同時大聲用希伯來語喊著:“臥倒!臥倒!”大廳內的兩名游擊隊員,用自動步槍和手槍瘋狂亂射,但在襲擊隊員雨點般的射擊下,終於倒在血泊之中。
人質中有人以為游擊隊開始屠殺了,他們不安地喊著:“以色列!以色列!”從美國移民以色列的19歲的查賈尼·邁莫尼,剛剛站了起來,就被以色列士兵的一發子彈打中,當場死亡。 他是一個好小伙子,在這6天當中,他給大家送咖啡,護理病人,照顧了不少人。正要上前幫助他的一名保險公司的董事長也負了重傷。大廳內交戰只用了1分45秒鐘即告結束。
納塔尼雅夫中校和部下為尋找殘存的游擊隊員,登上了二樓,找到了藏在廁所內的兩名游擊隊員,當場擊斃。藏在機場大樓北側的另—名游擊隊員也在交火中被打死。這樣一共打死了7名游擊隊員,剩下的3名逃跑了。
救護班迅速抬走了負傷的5名人質和4名士兵。送到了第二架飛機的手術台上。機場的戰鬥進入第二階段,烏干達警衛士兵開始應戰,來自指揮塔的炮火格外猛烈。
納塔尼雅夫中校為首的襲擊隊為壓制對方炮火,動用了反坦克飛彈和重機槍。正在此時,不知誰喊了一聲:“奈尼負傷了!”只見納塔尼雅夫背部中彈,鮮血染紅了衣服,他一度想站起來,可又倒了下去。
在襲擊期間,所有大力士機始終沒有熄火停機,由十幾名隊員保護著。在機場新跑道停機坪上,烏干達戰鬥機被爆破班一架架地炸毀。烈火熊熊,燃紅了夏日的夜空。另一隊襲擊隊員襲擊了雷達中心,並放上了炸藥。搭乘裝備了無後坐力炮吉普車的襲擊隊員,在機場入口處迎擊並消滅了從坎帕拉方向趕來救援的烏干達部隊。另外,襲擊隊員還提取了被擊斃的7名游擊隊員的照片和指紋,作為證據帶回國。
4架大力士機中,有一架的燃料只剩下80分鐘的量,因考慮到在爆炸不斷的機場上加油太危險,決定飛到奈洛比機場再加油。襲擊開始後53分鐘,載著人質的二號機開始起飛,這時下起了雨。以色列襲擊隊除了彈殼、炸藥和用不著的燃料泵外,決定將其他東西一點不剩全部帶回國。不多時,攻擊指揮塔和雷達中心的隊員也都返回,繼二號機之後,三號、四號機也相繼起飛。
“雷電行動”幾乎完全是按原定方案進行的,沒有任何偏離,從晚上11點01分,襲擊部隊的一號機降落在恩德培機場起,11點03分響起槍聲;搭乘人質的二號機比預定的55分鐘提前2分鐘離開恩德培機場,最後一架飛機是0點30分升空。一切都按計畫進行。4架大力士機完好無損,當然,襲擊部隊也用不著空軍司令佩雷德搭乘的B--707的援助了。
這次行動炸毀烏干達米格飛機11架,不得已而殺死烏干達士兵45人。在撤離恩德培機場時,106名人質救出103名,3人去向不明,襲擊隊員中只有納塔尼雅夫中校一人死亡。
英國人質德拉·布洛克夫人,喉嚨里卡了食物,襲擊前一天住進了坎帕拉醫院。在發生襲擊事件時,英國駐坎帕拉外交官前去醫院探望,見布洛克夫人在床上睡得正香。但是,後來布洛克夫人卻去向不明。
特拉維夫總參謀部,有關人員聚集在一起,焦灼不安地等待著作戰結果。空軍司令佩雷德送來一份報告說,營救的人質搭乘的C—130機正飛住奈洛比。飛往肯亞的二號C—130機,晚上2點06分(奈洛比時間)最先到達奈洛比機場。B—707指揮機也稍遲一些著陸。傷員被立刻抬上臨時作為醫院的波音機接受治療,重傷員被用救護車送到了肯亞國立醫院。接著,在30分鐘內,三號機、四號機,一號機都相繼安全著陸。為了便於保衛警戒,飛機停在了隔離開來的停機坪上。重傷員科亨因醫治無效,黎明時分在醫院裡停止了呼吸。
拂曉前兩小時,加完油的4架大力士機和波音指揮機相繼起飛,向以色列飛去。最後一架醫院機把一名重傷的人質和兩名士兵留在國立醫院後也起飛回國。4架大力土機飛入以色列領空之後,低空飛行在城鎮、村莊上空。凌晨3點,當廣播裡播放營救人質成功的新聞時,人們歡呼著,迎接襲擊隊員們的歸來。
正在官邸就寢的阿明總統,凌晨2點20分被來自特拉維夫的巴勒布上校的電話吵醒,但此時,總統似乎還不知發生了奇襲事件。巴勒布上校說:“承蒙您多關照,實在感激不盡!”當阿明總統問:“這是什麼意思?”時,電話已經掛斷了。
下午5點,這次是阿明總統給巴勒布上校打來電話。他首先指責以色列殺害烏干達士兵是忘恩負義,最後卻稱讚說:“作為職業軍人來看,這次襲擊是無懈可擊的,以色列特種部隊的確是優秀的。”
年輕的國家需要英雄,以色列政府盛讚喬納聖·納塔尼雅夫中校的豐功成績,並晉升他為上校。喬納聖·納塔尼雅夫中校是唯一一名在行動中陣亡的以色列軍人。以色列政府應國民的要求,為使子孫後代永遠牢記烈士的勇敢精神,決定把這次“雷電行動”稱為“喬納聖行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