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童博物館

千童博物館

千童博物館位於滄州市鹽山縣縣城西大街北側,占地6020平方米,建築面積2300平方米,千童博物館每年都舉行大型的文物、書畫、圖書展多次,至今已接待日本、韓國、香港、台灣等來濱及各界朋友參觀200000餘人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千童博物館
  • 類別::縣級博物館
  • 成立時間::2000年12月29日
  • 所在地::中國 河北
  • 館藏數量::50件藏品
  • 地址::滄州市鹽山縣縣城西大街北側
簡介,三廳介紹,西展廳,中展廳,東展廳,意義,

簡介

河北省滄州市鹽山縣千童博物館於1999年10月動工興建,2000年12月29日落成開館,位於縣城西大街北側,前面是占地124平米的千童文化廣場,投資300萬元,占地6020平方米,建築面積2300平方米,設有136平方米文物庫房一個,149平方米和94平米陳列廳各一個,設有182展廳2個,65平米小展廳1個。
千童博物館
千童博物館千童博物館

三廳介紹

西展廳

集中了鹽山縣書畫藝術作品的代表,主要展出縣著名書法,繪畫界知名人士,及縣書法愛好者的作品。為廣大書畫愛好者,提供了一個學習,促進的好去處。並成功地舉辦了二十多次書畫展。
千童博物館活動千童博物館活動

中展廳

反映鹽山千童文化燦爛歷史。以準確詳實的資料,介紹了古今有所建樹,名垂史冊的勤勞、勇敢、智慧、耿直的鹽山名人,以及圖文並茂的千童文化。
千童博物館  其中,最吸引前來參觀的朋友們是:西漢名儒司隸校尉鮑宣。東漢諫臣巴肅均以剛毅不阿,敢於同權貴做鬥爭成為歷史名臣。唐代著名詩人高適,在中國古代詩壇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明代吏部尚書王翱為官清正,至今有口旨碑。明朝楊文卿的詩,名揚大江南北。民國年間,著名中醫張錫純所著的《中醫學衷中參古錄》流傳海內外,開中西醫結合之先河。在民族獨立和解放鬥爭中,馬振華,邸玉棟,崔蘭仙等革命先驅為國捐軀的高鳳亮節。仉鴻印率家鄉子弟兵抗擊敵寇,被世人頌為民族英雄的光輝業績,都將永垂世冊而不朽。
圖文並茂,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千童文化更是得到了來自日本,韓國等外國朋友的關注。對於徐福東渡,是中日關係史的一件值得研究的重大課題。
據史書記載:千童鎮在商、周時期稱“饒安邑”意富饒可使人安居樂業之意。秦時此地稱“千童城”秦始皇遣徐福將童男女千人入海求蓬萊,置此城以居之故名。公元前209年,徐福奉秦始皇之命率數千童男女百工巧匠,從這裡啟航,尋找長生不老藥。當時,徐福的船隊浩浩蕩蕩沿無棣河入渤海,輾轉漂泊,經廟島群島,遼東半島,到達朝鮮半島西海岸。然後南下經濟州島,穿越對馬海峽,在日本九州北部伊萬里登入,移民僑居日本,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徐福東渡,為日本帶去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科學制度,文化藝術,生活方式,農耕,冶煉、醫藥、文學、貨幣,服飾等,有力地促進了日本文明的進程。從此,兩國人民開始了兩千多年的友好交往。作為數千童男女,百工巧匠的徵召集結的千童城,堪稱中國歷史上第一僑鄉和中日友好之源頭。
據現在保存最完好的最具權威性的全國總志—唐代李吉甫撰寫的《元和郡縣圖志》載“饒安縣,本漢千童縣,即秦千童城,始皇遣徐福將童男女入海求蓬萊,置此城以居之,故名漢以為縣,屬渤海郡,靈帝置饒安縣”。
千童博物館千童博物館

東展廳

體現了鹽山文物的精萃。定期組織陳列展覽和導遊講解活動。堅持弘揚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

意義

據滄州市文物處王玉芳處長介紹,鹽山是千童文化的發源地,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全縣境內,至今發現的文物古蹟已有12處,存放的國家三級以上的文物就有50多件。博物館的建成,對進一步挖掘我市文化資源,保護文物和認識、了解、學習滄州歷史,都有著重要意義。
鹽山縣千童博物館,以其悠久的歷史遺韻、豐厚的文化內涵,向人們打開一扇回望滄州歷史、了解千童文化的大門。走進千童博物館,展示在人們面前的是一條2000多年的歷史長河:西周和戰國時期觚、鼎、豆、壺、盤等青銅器,從貝幣、刀幣、布幣到五銖錢、王莽新政時的新莽錢,再到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錢幣……所有這些,無一不在向人們訴說著昨天。
千童博物館每年都舉行大型的文物、書畫、圖書展多次,至今已接待日本、韓國、香港、台灣等來濱及各界朋友參觀200000餘人次。特別是兩萬多名中小學生,讓他們定期來我館參觀學習。通過圖文並茂的文物展覽和講解員耐心細緻的講解,使同學們不僅重新認識了國情歷史,也重新認識了徐福東渡這一重大歷史事件。比較形象地傳播歷史和科學文化知識。引導他們樹立遠大志向,增進愛國情感,弘揚民族精神,提高綜合素質,起到了促進作用。使博物館真正成為學生校外學習的課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