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福自然村

千福自然村

千福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臨滄市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勐勐鎮千福行政村,屬於壩區;位於勐勐鎮南邊,距離勐勐鎮7公里(是千福村委會所在地);國土面積3.02平方公里,海拔990米,年平均氣溫20℃,年降水量1000毫米,適宜種植甘蔗稻穀玉米農作物;農民收入主要以甘蔗為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千福自然村
  • 行政區類別:自然村
  • 所屬地區:雲南省臨滄市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勐勐鎮千福行政村
  • 面積:3.02 km
  • 氣候條件:年平均氣溫20℃
  • 人口數量:1435人(2010年)
自然資源,地理位置,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發展重點,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894.50畝(其中:田905畝,地1,989.50畝),人均耕地2.10畝,主要種植水稻、甘蔗等作物;擁有林地1,628畝,其中經濟林果地798.9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59畝,主要種植芒果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3畝,其中養殖面積13畝。

地理位置

千福村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0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全村有351戶通自來水,有371戶通電,有371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371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94.61%、100%、100%和100%);安裝固定電話農戶數371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02戶(分別占總數的100%和81.40%)。
千福自然村
民居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硬板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7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7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3輛,拖拉機10輛,機車115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07戶;裝有太陽能農戶74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207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807畝,有效灌溉率為67.05%,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807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31畝。
該村到2009年底,農戶住房有42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8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44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724.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24.40萬元,占總收入的44.76%;畜牧業收入259.52萬元,占總收入的35.81%(其中,年內出欄肉豬953頭);漁業收入30萬元,占總收入的4.13%;林業收入5萬元,占總收入的0.69%;第二、三產業收入95萬元,占總收入的13.11%;工資性收入55萬元,占總收入的7.59%。農民人均純收入3,889元,農民收入以甘蔗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5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75人(占勞動力的34%),在省內務工58人,到省外務工217人。
千福自然村
芒果

特色產業

該村發展民族文化產業、旅遊業,計畫大力發展甘蔗產業、畜牧養殖業,繼續培育發展姬松茸種植。

人口衛生

該村有農戶371戶,共鄉村人口1435人,其中男性695人,女性740人。其中農業人口1435人,勞動力801人。該村以拉祜族和佤族為主,其中拉祜族490人,佤族291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距離鎮衛生院7公里;該村建有公廁2個。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到千福完小就讀,中學生到雙江縣第一完全中學就讀。距離中學7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00人,其中小學生160人,中學生40人;該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圖書室1個、業餘文娛宣傳隊2個,2005年被評為“法制示範村”等。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9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6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695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6.18萬元,有固定資產0.46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1.03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4個,黨員總數47人,黨員中男黨員38人,女黨員9人。該村黨小組2005年被評為先進基層黨小組。該村設有團支部6個,團員58人。
該村的拉祜族、佤族打歌隊在2005年臨滄市“電信杯”打歌會獲得一等獎,在2006年臨滄市“白樹杯”歌會獲得三等獎。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集體基礎設施維護存在較大困難。
該村發展思路和重點
1、正確引導剩餘勞動力的轉移;
2、繼續支持挖掘少數民族文化的收集整理;
3、引導村民結合本村實際積極大膽地壯大甘蔗產業、畜牧業和第三產業;
4、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如姬松茸的種植等;
5、加大力度種植澳洲堅果、美國山核桃等經濟林果;
6、積極爭取各方面資金鞏固和完善“三村”及“新家園行動計畫”取得的成果和未完成的後續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