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燈節

千燈節

千燈節是蒙古族、達斡爾族的宗教性節日。蒙語稱“明乾卓拉”,意即千盞燈節。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做“明乾卓拉”去廟裡點燃,認為點得越多越吉利。 這一節日習俗,在新疆維拉特蒙古族中最為盛行。當地民眾在這天吃烤牛羊肉,舉行傳統的體育遊藝活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祖魯節
  • 民族:蒙古族、達斡爾族
  • 性質:宗教性節日
  • 蒙語稱:“明乾卓拉”
節日簡介,節日由來,歷史典故,節日習俗,

節日簡介

千燈節也叫明安珠勒節、祖魯節、千佛燈節,是蒙古族的傳統節日,在每年農曆十月二十五日舉行節日慶祝活動。它是由佛教點燈儀式演變而來的宗教節日。新疆衛拉特蒙古比較重視這一節日,認為過了祖魯節,每個人都會年長一歲。晚間掌燈後,全家老少圍坐在一起,用蕎麥麵和酥油做珠勒佛燈,以示日子紅火興旺。
千燈節是達斡爾族傳統宗教節日,流行於內蒙古自治區海拉爾一帶達斡爾族地區。每年農曆十月二十五日,人們紛紛製作各式各樣的燈盞,帶到喇嘛寺廟去點燃。點得越多越吉利。千燈節起源於藏傳佛教的格魯派喇嘛教,即黃教。黃教是公元15世紀初由宗喀巴(1357—1419)在西藏拉薩創始,蒙古俺達汗(1507—1581)時期傳入蒙古,自此後,喇嘛教深入影響蒙古族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風尚達數百年之久。俺達汗本人皈依喇嘛教,大興佛寺,廣建廟宇,寵信喇嘛上層。十月二十五日是宗喀巴逝世的日子,寺院僧尼在這天要誦經紀念,各地區和各教派也有一些各自的民眾性紀念活動。海拉爾是呼倫貝爾市的首府,周圍地區乃蒙古族崛起之搖籃。達斡爾族受其影響,故有此節。

節日由來

農曆十月二十五日是喇嘛黃教創始人宗喀巴逝世的日子,因此信仰黃教的達斡爾族在這一天紛紛製做各式各樣的燈盞,帶到喇嘛寺廟去點燃,達斡爾族認為點得越多越吉利

歷史典故

農曆十月二十五日,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的圓寂日。
宗喀巴大師於公元1357年10月10日誕生於青海省湟中縣,7歲削髮出家,16歲去西藏學習,19歲廣轉法輪,講經說法,36歲成名,42歲時智增慧廣,對顯密經論造詣曰滌,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佛學思想體系。1409年,53歲,興建了格魯派第一座寺廟西藏噶丹寺。標誌著格魯派的正式創立。宗喀巴大師深受僧俗大眾的敬仰。
1419年農曆十月二十五日,宗喀巴大師圓寂,格魯派寺院為紀念大師而將這一天定為燃燈節。普寧死眾僧為弘揚佛法,利益眾生特於2006年12月15日(農曆十月二十五日)舉行燃燈節千供大法會。

節日習俗

農曆十月二十五日是喇嘛教黃教創始人宗喀巴逝世的日子,因此信仰黃教的達斡爾族在這一天紛紛製做各式各樣的燈盞,帶到喇嘛寺廟去點燃,達斡爾族認為點得越多越吉利。
節日節日
為了紀念這位傑出的宗教領袖,藏區各黃教寺廟和信徒於藏曆10月25日,舉行誦經、磕頭,燈供儀式等隆重的祭祀活動,祭祀宗喀巴大師和祈願大師賜與善良的人們以吉祥幸福。這天晚上,寺院和俗家屋頂均要點亮無數盞燈,在佛塔周圍、殿堂屋頂、窗台、室內佛堂、佛龕、供桌等,凡能點燈的台階上點一盞酥油供燈,佛堂內供一碗淨水,把佛塔、殿宇、佛堂、屋子照得燈火通明,虔誠誦經,紀念宗喀巴大師。特別是那些依山而建的大寺,遠遠眺望,那一盞一字形或寶塔形供燈猶如繁星落地,把夜空照得通亮。
宗喀巴涅盤日(燃燈節)千供法會,是格魯派寺院的重大節日。屆時普寧寺將舉行誦經、磕頭、燈供儀式等隆重的佛事活動,點亮的千盞海燈,將為苦海迷路的信徒照亮前程,祈願人們獲得幸福和快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