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驛道遺址

遺址位於夏張鎮景點南閣附近,露出地面的古驛道僅20餘米,其它部分被建築廢墟掩埋。古驛道用青石板鋪成,路面寬約3米,由於年代久遠,石板路中間車轍有很深的凹陷,最深處約20厘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年古驛道遺址
  • 地理位置:夏張鎮景點南閣附近
  • 占地面積:僅20餘米,寬約3米
  • 開放時間:全天
遺址簡介,遺留文物,

遺址簡介

千年古驛道遺址址位於夏張鎮景點南閣附近,露出地面的古驛道僅20餘米,其它部分被建築廢墟掩埋。古驛道用青
千年古驛道遺址
石板鋪成,路面寬約3米,由於年代久遠,石板路中間被車轍和馬蹄壓出很深的凹陷,最深處約20厘米。
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宋真宗當年封禪泰山也是從肥城方向走此道來到泰山的。因此,從驛道的歷史看已有兩千多年,從驛站的歷史看,也有一千多年。另據考證,泰山的“西御道”——夏張驛一直到明清兩代還很昌盛。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清朝在原夏張驛建立馬號。馬號也是驛傳制度的組成部分,是當時的國家通訊機關。現存的夏張“南閣”就是康熙三十三年在原夏張驛建立馬號時修建的。

遺留文物

山東省泰山學院考古專家在泰安市岱嶽區夏張鎮境內發現了一處2000年前的古驛道和一處一千年前的古驛站遺址。
夏張鎮古時候即是著名的“九省御道”,也是歷代帝王封禪泰山的西御道。據《夏張公社志資料》記載:九省御道建於秦朝,歷代修整,在宋朝時還是通往京都的交通要道,也是南京到北京的必經之路。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宋朝在此建立夏張驛站,並配驛丞、驛役、儀仗隊、鼓樂隊、鳴炮兵等。而且,宋真宗當年封禪泰山也是從肥城方向走這條道來到泰山的。因此,從驛道的歷史看已有兩千多年,從驛站的歷史看,也有一千多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