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山摩崖造像及碑刻群

千佛山摩崖造像及碑刻群,位於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千佛山街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千佛山摩崖造像及碑刻群
  • 地理位置: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千佛山街道
  • 保護級別:山東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山東省人民政府
  • 編號:5—320—5—001
  • 所處時代:北魏、隋、唐、宋、清
歷史沿革,文物遺存,千佛崖摩崖造像,開元寺摩崖造像,黃石崖摩崖造像,大佛頭摩崖造像,乾隆御碑,歷山銘碑,丁寶楨碑,歷史文化,文物保護,

歷史沿革

581年,楊堅總攬朝政,繼而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出於政治的需要,重新恢復佛教,又因為他的生母是濟南歷城人,為了紀念她,便在濟南大興佛事,千佛崖造像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形成的。

文物遺存

千佛山摩崖造像及碑刻群包括千佛山興國禪寺摩崖造像130座、佛慧山開元寺摩崖造像88座、黃石崖摩崖造像88座、大佛頭摩崖造像5座;清乾隆“千佛山極目有作”碑刻1處,清“禁於千佛山鑿山伐樹特示”碑刻1處,清乾隆歷山銘碑刻1處,清光緒丁寶楨十二屏風碑刻12處。

千佛崖摩崖造像

位於千佛山興國禪寺南側崖壁上,雕刻於隋開皇七年(587年)至十五年(595年),有1400多年的歷史,現在尚能看出全貌和痕跡的有130尊,山崖上由西向東,依次有龍泉洞、極樂洞、黔婁洞、呂祖洞。

開元寺摩崖造像

位於佛慧山與平頂山之間山谷的中部,三面峭壁陡立,松柏四方籠罩。如今寺宇已傾圮,僅石窟造像以及隋、唐、宋、元、明、清各代名人題刻較完整地留在岩壁間。

黃石崖摩崖造像

位於佛慧山景區內羅袁寺山北側350米處,為濟南最早的石窟造像群。造像開鑿於北魏正光四年(523年)至東魏興和二年(540年),全部造像集中在天然石窟及左右崖壁上,共分7區。

大佛頭摩崖造像

位於佛慧山北側峭壁上。佛龕內有整塊條石刻成的一尊佛像,高7.8米,寬5.35米,因僅刻胸肩以上,俗稱“大佛頭”。開鑿於北宋景佑二年(1035年),至近代重修佛龕。拱眉上刻有清末御史張英麟所題寫的“大雄寶殿”四個大字。佛龕外東側石壁上有北宋景佑三年(1036年)鐫刻的方形密檐浮雕塔兩座。佛像西側石壁刻有明朝萬曆年間(1573——1620年)的重修題記已風化。

乾隆御碑

位於千佛山興國禪寺西門南側石壁上。乾隆十三年(1748年)清朝皇帝愛新覺羅弘曆來濟南登上千佛山,看到山峰、石佛,詩興大發,乃賦《千佛山極目有作》詩,對千佛山大加讚揚。

歷山銘碑

鑲嵌於千佛山歷山院山門內南牆上,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阮元撰文,桂馥書寫。兩位都是乾隆進士,阮元是清代駢文大家,文章優美,桂馥是中國書法史上著名的隸書家,《歷山銘》堪稱其隸書代表作。

丁寶楨碑

鑲嵌於千佛山興國禪寺東門外南側牆壁上,總共十二塊碑刻,又稱十二屏風碑刻。據記載,十二屏風碑刻立於清朝的光緒元年(1875年),碑文出自《詩經·大雅·盪之什》中的《抑》篇,字是由山東巡撫丁寶楨顏體正楷所書寫。石碑在“文革”中被砸碎,後來拾殘片修復,鑲嵌成一壁,高1.3米,長7.2米,120行500餘字,字約3厘米見方。

歷史文化

相傳,秦末漢初五大隱士之一的黃石公曾隱居在此,又因山岩呈黃色,故名“黃石崖”。黃石崖造像是研究山東佛教的重要史料。

文物保護

2015年6月23日,千佛山摩崖造像及碑刻群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5年,開元寺遺址保護工程展開,加固不穩定山體、提升周邊環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