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斑吉丁蟲鞘翅目吉丁蟲科昆蟲。幼蟲在楊樹、柳樹樹幹的皮下或木質部蛀食為害,導致樹木長勢衰弱,嚴重時枯死或風折,失去經濟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十斑吉
- 界:動物界
- 目:丁蟲鞘翅目
- 科:丁蟲科
名詞解釋,形態特徵,分布,生存與習性,
名詞解釋
幼蟲在楊樹、柳樹樹幹的皮下或木質部蛀食為害,導致樹木長勢衰弱,嚴重時枯死或風折,失去經濟價值。
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11~23毫米,觸角鋸齒狀,鞘翅褐色,每一鞘翅上有明顯縱線4條,黃色斑點5~6個,以5個者居多,兩個鞘翅上共有10個斑點故名。卵呈卵圓形,長約1.5毫米,寬約0.8毫米,初產時為淡黃色,後變為深灰色。幼蟲體長17~21毫米;頭黃色扁平,口器黑褐色;前胸背板黃褐色,約為腹部中間體節寬度的兩倍,其點狀突起區略呈扁圓形,中央有一近似倒“ V”字形紋,點狀突起圓形或卵圓形。蛹長11~19毫米,淡黃色。
分布
分布於中國新疆、寧夏、甘肅、內蒙古等地。
生存與習性
在中國西北地區一年1代,以老熟幼蟲在樹幹木質部內越冬。在新疆吐魯番地區翌年4月上、中旬化蛹,4月中、下旬成蟲羽化,交尾、產卵。4月下旬至5月上旬出現幼蟲,老熟幼蟲於10月中、下旬開始越冬。成蟲每天以10~16時最活躍,並有假死性,但無趨光性,交尾產卵前咬食葉片補充營養,壽命20天左右。卵散產於樹幹陽面的樹皮裂縫、傷痕、節疤等處,每一雌蟲可產卵7~22粒。初孵幼蟲從卵殼附近侵入樹皮,使樹皮變色,呈擊傷或瘡疤狀,蟲孔處有少量醬褐色膠液及細小粒狀排泄物,約20天后鑽入樹皮與木質部之間,7月上、中旬鑽入木質部內為害。幼蟲在樹皮與邊材之間蛀食,形成不規則的寬大蟲道,內塞滿木屑和糞便,蛀入木質部的蟲道似“ L”形。老熟幼蟲在靠近邊材處築蛹室化蛹,蛹室長12~19毫米,寬5毫米左右。十斑吉丁蟲發生和為害程度與樹的品種、樹齡、造林技術、撫育管理及立地條件有關:凡樹皮粗糙的品種、純林、幼樹或撫育管理不及時、立地條件差時發生嚴重,反之則輕或不發生。防治方法包括適地適樹、選擇抗蟲樹種、營造混交林、及時撫育管理和合理施用化學農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