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風雨紀事》是2008年6月1日當代中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朱元石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十年風雨紀事
- 作者:朱元石
- 出版社:當代中國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年6月1日
- 頁數:203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801702876
編輯推薦,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編輯推薦
十年風雨、十年文革,已然離去四分之一個世紀之遠,似乎因此也有些遙遠而不真切了。本書作者恰恰是1966年調任的北京市市長,因此吳德作為紅色中國首都的市長,對這一歷史的見證與感受可謂是最為真切的一個,在“文化大革命”的年代,他目睹了政府失去權威,“一月奪權風暴”後的動亂。經歷了廬山會議,林彪事件和“反擊右傾翻案風”的風雨,更親歷了1976年天安門事件的處理過程,參與了粉碎“四人幫”的鬥爭。如今,作者已去世九年,他的口述十年風雨的文革史的自傳性作品終於獲得出版,不僅為讀者了解文革、尤其是文革的中心地帶——北京——提供了一個獨特且最接近真相的視窗,同時它也提供了一個久經政治風浪者的內心獨白。正因為吳德本人的獨特身份,這本口述史是研究文革不可多得的史料。
內容簡介
1966年,吳德同志調北京工作。此後十年間,他擔任了北京市及黨和國家一些重要領導職務。在“文化大革命”這個共和國歷史上不平常的年代,他目睹了政府失去權威、“一月奪權風暴”後的動亂。經歷了廬山會議、林彪事件和“反擊右傾翻案風”的風雨,更親歷了1976年天安門事件的處理過程,參與了粉碎“四人幫”的鬥爭。
本書是吳德同志對其親歷的口述。
十年風雨、十年文革,已然離去四分之一個世紀之遠,似乎因此也有些遙遠而不真切了。本書作者恰恰是1966年調任的北京市市長,因此吳德作為紅色中國首都的市長,對這一歷史的見證與感受可謂是最為真切的一個,在“文化大革命”的年代,他目睹了政府失去權威,“一月奪權風暴”後的動亂。
作者簡介
吳德(1913-1995),原名李春華,河北豐潤人。1933年參加中國共產黨。“文革”前會中共吉林省委第一書記,兼吉林省軍區政治委員,中共中央東北局書記處書記。1966年調北京後,任中共北京市委第二書記兼市長、市革命委員會副主任。1972年後,任中共北京市委第一書記、北京市革命委員會主任,北京衛戌區第一政治委員,北京軍區政治委員。是中共第十屆中央政治局委員。是第四屆、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目錄
前言
一、動盪的北京市委
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時刻。/宋任窮說:工作需要,中央的調令,不能不去。彭真出了問題。/鄧小平要我先參加政治局擴大會議。/李雪峰與我談話時,只對我說北京的問題嚴重,毛主席批評北京是針插不進、水波不進的獨立王國。
毛主席說,北京的運動搞得冷冷清清,我認為派工作組是錯誤的。劉少奇在檢討時說:共產黨員能上能下,我也可以下去。
北礦工學院還沒放我,我又被吉林來的造反派蒙上眼睛,架到汽車上拉走了?/周總理以為我被關在天津,派陳一夫同志坐汽車追到天津找過我。/江青說:你們市委怎么搞的,為什麼不讓人講話。
二、當政府失去權威的時候
中央文革小組指責說:市委怕民眾,已經變成地下市委了。時帥看到北京很亂,提出要我們把劉仁和其他市委領導同志送到外省監護。/江青、王力。關鋒。戚本禹說我是壞人,包庇“黑幫”,楊成武對周總理說:在晉察冀時我就認識了,他不是壞人。
“破四舊”迎風而起,超越了常規。/北了武鬥死亡最多的一天據火葬場統計是七十多人,/我提出,是不是可以發一個通告,制止打死人等無法無天的行為。
毛主席的車一出來,爭著和毛主席握手的人就把汽車包圍了,進不得,退不得。/看見毛主席和劉少奇在上天安門的電梯口處坐著,我上氣不接下氣地向他們說,應該檢討,我組織得不好。/紅衛兵在北京,最多的一天達到300萬,周總理要求各機關派人到市委接待站領人,中南海也騰出一些地方住紅衛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