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行願》是海南自在佛樂團演唱的佛曲,由普賢菩薩填詞,關智心譜曲。
《十大行願》是海南自在佛樂團演唱的佛曲,由普賢菩薩填詞,關智心譜曲。
’《行願品疏》卷十說此十大行願即是常行禮懺,但諸經論開合不同。例如《離垢慧菩薩所問禮佛法經》有供養、贊德、禮佛、懺悔、勸請、隨喜、回向、發願等八種,其餘或禮、贊合一為七,或更略去供養為六,或更將發願、回向合一為...
普賢十大行願:禮敬諸佛 稱讚如來,廣修供養 懺悔業障。隨喜功德 請轉法輪 請佛住世 常隨佛學 恆順眾生 普皆回向 所有十方世界中 三世一切人師子 我以清淨身語意 一切遍禮盡無餘 普賢行願威神力 普現一切如來前 一身復現剎塵身 ...
十種行願出自《華嚴經行願品》。【十種行願】 [出華嚴經行願品] 普賢菩薩。於華嚴會上逝多林中。稱嘆如來勝功德已。告諸菩薩及善財言。如來功德。十方諸佛。經剎塵劫。說不能盡。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也。(普賢...
從上面大師所說的來看,便知道發願和行持的重要性,修持十大願王便可以具足一切行願,成就無上圓滿正等正覺。峨眉道場 四川峨眉山是普賢菩薩的道場,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因山勢逶迤,“如螓首蛾眉,細而長,美而艷”故名。山脈峰巒...
《十大行願》演唱:海南自在佛樂團(釋心明 雍晨晨 陳晶晶 心慈音 王子維 吳不為 劉夢迪 王甄尹 劉典 見明 楊靖 心仁愛 許佳瀚 蔣周武 葛嘉瑤)作詞:普賢菩薩 作曲:關智心 編曲:羊克威 製作人/後期:關智心(心譜)監製:...
序言《普賢行願品》簡介一、《華嚴經》的出處二、《華嚴經》的譯本三、《華嚴經》的流傳四、釋經題五、釋品題六、譯者七、註解第一章 總說十大行願第二章 別釋十大行願一、第一行願:禮敬諸佛二、第二行願:稱讚如來三、第三...
《普賢行願品的觀修原理》是戒幢佛學研究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濟群法師。內容簡介 《普賢行願品》出自被譽為“經中之王”的《華嚴經》,也是教界流傳最為廣泛的經典之一。本品記載了普賢菩薩在因地修行所發十大行願,分別是禮敬諸...
菩薩”:在佛教文化中是指放下個人的利益得失,心懷天下,為所有人謀幸福的智者。“行願”二字概括了中國傳統文化中菩薩的智慧和激情。佛教經典《普賢行願品》中,記載了普賢菩薩為幫助眾生的“十大行願”。佛教解釋 1行hèng願 (術語...
“行願”二字概括了中國傳統文化中菩薩的智慧和激情。佛教經典《普賢行願品》中,記載了普賢菩薩為幫助眾生的“十大行願”。“行願”的佛教解釋 1行hèng願 (術語)身之行與心之願。此二相資而成大事。青龍疏下曰:“由行與願互相...
“十方”一是意喻普賢的十大行願,二是象徵佛教中的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十個方位,意喻普賢無邊的行願能圓滿十方三世諸佛和芸芸眾生。普賢的十個頭像分為三層,神態各異,代表了世人的十種心態。結構含義...
普賢菩薩在華嚴大會之上,曾宣說十大行願: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以此來開示菩薩的發心。普賢是菩薩行...
“十願導歸”即“十大願王,導歸極樂”的簡稱,是佛教根本法輪《大方廣佛華嚴經》最後一卷的總結,意即修學普賢行願能夠直接成佛,而這個修學普賢行願的人指導的眾生再去修學普賢行願,則這些眾生能往生極樂世界。但是長期以來卻被淨土宗...
書名中的“基本信念”即是指“行願”而言的。《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原是唐代般若譯的《華嚴經》四下卷中的最後一卷,因其文理俱優,切於日用,譯後不久,便函獨成一經,廣為流傳。經中主要講述了普賢菩薩的十大行願,佛教寺院中每日...
發十大願 誓證菩提 普欽法師,1935年農曆6月15日,在上海浦東海會寺圓通關房內佛前,頂禮長跪,發十大行願:“南無上師,三寶慈悲攝受,弟子普欽,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故,及我今生道緣難達目的故,決心今日(六月十五日)起至觀音...
觀大乘經中所說的淨土法門,往生西方極樂,非僅一途,或依普賢十大行願真實發菩提心、修普賢行,臨終唯念普賢行願,即蒙佛接引往生,如《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所說。或修大乘其他法門,或修持密法,或參禪開悟,發願回向西方,亦得往生...
其內容系勘同舊新兩譯《華嚴經》的《入法界品》一品,但文字上大為增廣;尤其是四十卷有普賢十大行願,和新添的普賢廣大願王清淨偈,是前此兩譯《華嚴經》中所未有。以上是漢譯此經的三大譯本。此外,此經中某一品或一部分傳譯...
在《華嚴經》里,普賢菩薩勸人廣修十大行願,此即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恆順眾生、普皆回向等十項。普賢菩薩以此十願為眾生成就如來功德的主要法門。相傳普賢菩薩的說法...
“十方”一是意喻普賢的十大行願,二是象徵佛教中的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十個方位,意喻普賢無邊的行願能圓滿十方三世諸佛和芸芸眾生。普賢的十個頭像分為三層,神態各異,代表了世人的十種心態。大象背...
2006年3月20-24日,在雲南參加“普賢信仰與中國文化學術研討會”,提交論文《普賢十大行願信仰的基本結構》、《普賢十大行願的現代意義》;2006年3月4-6日,在台北參加“第五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觀音菩薩與現代社會”,提交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