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元帥授勳

十大元帥授勳

1955年9月27日,由國家主席毛澤東主持的授元帥軍銜和勳章的典禮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舉行,授予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10人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十大元帥授勳 
  • 人物: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等
  • 時間:1955年9月27日
  • 地點:北京懷仁堂
基本介紹,授元帥軍銜,元帥簡歷,軍銜制,十大元帥簡歷,

基本介紹

1955年9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了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的決議。1955年9月27日下午5時,在北京懷仁堂隆重舉行授元帥軍銜及授予勳章典禮,毛澤東主席頒發命令狀,授予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10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並授予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著名的“十大元帥”由此確立。
說明:
1、1955年9月27日舉行元帥授勳儀式時,林彪因為生病,劉伯承和葉劍英因為工作繁忙而未能到場。
2、林彪叛逃後,十大元帥排序出現問題。大部分黨史把林彪的排序定為最後一位。
3、原本元帥授銜名單上還有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三位同志,但因為毛澤東主動辭去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元帥軍銜,主張轉業軍人不授軍銜,於是他們也不被授予軍銜。

授元帥軍銜


1955年9月27日,由國家主席毛澤東主持的授元帥軍銜和勳章的典禮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舉行,授予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10人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同一天,國務院隆重舉行授予將官軍銜的典禮儀式,周恩來總理髮布命令,授予粟裕等10人大將軍銜。

元帥簡歷

朱德(1886—1976)
朱德(1886—1976)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之一。 1886年12月1日生於四川省儀隴縣一個佃農家庭。1909年到昆明考進雲南陸軍講武堂,同年加入孫中山領導的革命團體中國同盟會。1911年在雲南參加辛亥革命武裝起義。1915年參加反對袁世凱復辟帝制的戰爭。1917年任滇軍旅長,在四川參加反對北洋軍閥段琪瑞的護法戰爭。1921年任雲南陸軍憲兵司令部司令官,雲南省警務處長兼省會警察廳長等職。
在十月革命和五四運動的影響下,他逐漸接受馬克思主義。1922年為尋求革命真理赴德國,在柏林結識周恩來和其他共產黨人,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在德國哥廷根市一所大學裡留學。1925年返柏林,當選為中國國民黨駐德支部執行委員,因積極從事革命活動兩次被德國政府逮捕,並被驅逐出境。隨即到蘇聯學習軍事。1926年夏回國,受中共中央派遣到四川軍隊中進行革命工作。1927年初到江西南昌創辦國民革命軍第三軍軍官教育團,培訓革命軍事幹部。 1927年國共合作破裂後,參加領導八一南昌起義,任起義軍第九軍軍長。起義軍南下廣東後,主力在潮汕地區被國民黨軍隊擊敗,他率領餘部轉至湖南南部,發動農民起義,建立蘇維埃政權。1928年4月率部萬餘人上井岡山,同毛澤東領導的部隊會合;隨即成立工農革命軍(不久改稱紅軍)第四軍,任軍長,毛澤東任黨代表。他和毛澤東指揮部隊多次戰勝國民黨軍的“進剿”、“會剿”,創建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1929年和毛澤東率部向江西南部和福建西部進軍,為建立中央革命根據地奠定了基礎。1930年8月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總司令、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1931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任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他先後同毛澤東、周恩來一起指揮紅軍戰勝了國民黨軍隊對中央革命根據地的四次大規模軍事“圍剿”。
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屆五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同年10月參加長征。1935年1月在貴州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即遵義會議)上,支持毛澤東的正確主張。長征途中同紅四方面軍領導人張國燾分裂共產黨和紅軍的活動進行了堅決的鬥爭。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總指揮(不久改稱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總司令),率領八路軍開赴華北前線,協同國民黨軍隊對日作戰,取得平型關等戰鬥的勝利,爾後指揮八路軍各部深入敵後,開展游擊戰爭,建立和擴大了許多抗日根據地。曾先後兼任第二戰區東路軍總指揮和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指揮所轄部分國民黨軍隊與八路軍共同作戰,維護了國共兩黨合作抗日的局面。1940年返回延安,提出“南泥灣政策”,開展大生產運動,以打破國民黨對陝甘寧邊區的經濟封鎖。1945年在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作《論解放區戰場》的軍事報告。在中共七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在解放戰爭中,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1947年同劉少奇等組成中共中央工作委員會,到華北進行中央委託的工作。他親臨華北前線指導作戰,取得了清風店、石家莊戰役的勝利,開創了攻克堅固設防城市的先例。在戰略決戰階段,他協助毛澤東組織和指揮了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1949年4月和毛澤東一起發布中國人民解放軍渡長江南下的作戰命令,最後推翻了蔣介石在中國大陸的統治。
他在長期的軍事生涯特別是革命戰爭的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軍事經驗,並逐步形成一整套適合人民軍隊建設和作戰需要的關於帶兵、練兵、養兵、用兵等重大軍事問題的理性認識。在中國紅軍初創時期,他同毛澤東共同總結了“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十六字訣,成為紅軍游擊戰爭的基本指導原則。以後又寫了許多軍事論文,論述運動戰、山地戰、隘路戰、遭遇戰、追擊戰、襲擊戰、攻堅戰、殲滅戰等戰術思想,對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在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在第二、三、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連續當選為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在1956年中共八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並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他是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參與制定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他極其關心並積極主張加強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及時提出一系列正確的建軍方針和原則,對陸、海、空和裝甲兵、炮兵等諸軍兵種的建設和發展,對軍事院校工作和培養現代軍事人才等工作傾注了大量心血。為了探索社會主義建設的規律,他把更多的精力用於調查研究,對發展工業、礦業、農業、商業、外貿、財政、交通等項事業,都提出過不少中肯的意見和重要的主張。他一貫主張發展多種經濟形式和實行多種經營方式,主張勤儉建國、勤儉持家。對於經濟建設中“左”的錯誤,提出糾正意見。建國初期,兼任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為加強執政黨的建設,維護黨的組織紀律,克服黨內各種不良傾向,保持黨的優良作風,進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還多次出國訪問、會見外國領導人,增進了中國人民和各國人民的友誼。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他曾遭到林彪、江青集團的侮辱和打擊,但受到毛澤東的保護。1976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主要著作收入《朱德選集》。
朱德朱德
選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百科全書(1949-1999)》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9年7月版

軍銜制

軍銜製作為一項國際性的軍事制度,為世界各國軍隊所廣泛採用,我國正式實行軍銜制是在1955年。當時,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官軍銜設4等14級,即元帥2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元帥、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將官4級:大將、上將、中將、少將;校官4級: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4級:大尉、上尉、中尉、少尉。
軍銜制度是人類軍事歷史的必然產物,它產生於15世紀的歐洲。戰爭規模的擴大,指揮機構中總參謀部的出現,軍、師、旅、團、營等建制的形成,使得與其規模相對應的元帥、將、校、尉等軍銜等級應運而生。軍銜制打破了按出身門第封官晉爵的世襲舊軍制,而以戰功評價報酬和地位,因此廣泛吸引了自由農民、平民等各階層的人士。在與封建騎士軍隊的戰爭中,軍銜制軍隊以強大的生命力將對手淘汰出了戰爭舞台。本世紀國中國引進了軍銜制。病入膏肓的清政府曾妄圖以洋人的軍事制度挽救自己即將滅亡的命運。此後,中國各式舊軍隊都曾採用軍銜制,但是,究其根本,只是封建等級制的翻版而已,並沒有從本質上改變舊軍隊的封建屬性。
1955年9月,年輕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為自己的人民子弟兵實行軍銜制,對我國的軍隊建設起了積極的作用。到1965年,10年間全軍共授予元帥10名,大將10名,上將57名,中將177名,少將1360名,將官以上軍銜總計1614名。十年動亂開始以後,隨著政治風雲的變幻,軍銜制度受到不公正的評價而被取消。1988年10月,佩戴軍銜標誌的人民解放軍官兵又出現在中國街頭,廢止了23年的軍銜制度在中國軍隊得以恢復。

十大元帥簡歷

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簡歷
朱德,四川儀隴人,生於1886年,1922年在德國留學期間加入中共。他是八一南昌起義領導者之一,在井岡山任紅四軍軍長。先後任紅一方面軍總司令、紅軍總司令、第十八集團軍總司令、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
彭德懷,湖南湘潭人,1928年加入中共,同年7月發動平江起義,此後曾任紅一方面軍副總司令、十八集團軍副總司令、西北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志願軍司令員兼政委。他曾擔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部長。
林彪,湖北黃岡人,1925年加入中共,1930年接任紅四軍軍長,次年又任紅一軍團軍團長,任八路軍一一五師師長時指揮了平型關戰役,任東北野戰軍(四野)司令員指揮了遼瀋、平津戰役。
劉伯承,四川開縣人,1926年加入中共後歷任紅軍參謀長、一二九師師長、中原野戰軍(二野)司令員。
賀龍,湖南桑植人,生於1896年,1927年參加南昌起義並加入中共。他歷任紅二方面軍總指揮、一二O師師長、晉綏野戰軍司令員、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
陳毅,生於1901年,四川樂至人。1923年加入中共,南昌起義後與朱、毛組建紅四軍。後歷任新四軍一支隊司令員、新四軍代軍長、華東野戰軍(三野)司令員兼政委。
羅榮桓,湖南衡山人,生於1902年。1927年加入中共。歷任紅四軍政委、一一五師政治部主任、山東軍政委員會書記、四野政委。
徐向前,1901年生於山西五台。1927年加入中共後歷任紅四方面軍總指揮、一二九師副師長、華北軍區副司令員等。
聶榮臻,1899年生,四川江津人。1923年加入中共,曾任黃埔軍校教官、紅一軍團政委、一一五師師長兼政委、華北軍區司令員。
葉劍英,廣東梅縣人,1897年生,1927年加入中共,曾任中國工農紅軍總參謀長、八路軍參謀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參謀長等職。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