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部

出自於《素問·調經論》。有三種解釋:①指手、足經脈十二,蹻脈二,督脈一,任脈一,共十六部;②指手足二,九竅九,五臟五,共十六部。③指兩臂,兩肘,兩膕,兩股,身之前後左右,頭之前後左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十六部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 出處:《素問·調經論》
概念,解讀,中醫套用,

概念

①指手、足經脈十二,蹻脈二,督脈一,任脈一,共十六部;②指手足二,九竅九,五臟五,共十六部。③指兩臂,兩肘,兩膕,兩股,身之前後左右,頭之前後左右。

解讀

《素問·調經論》:“人有精氣津液,四肢,九竅,五臟,十六部,三百六十五節。”十六部究竟是哪些部位,《內經》中無詳細論述。楊上善《黃帝內經太素》注為:“九竅五臟,以為十四,四支合手足故有十六部”。王冰次注《黃帝內經素問》雲:“十六部者,謂手足二,九竅九,五臟五,合為十六部”。楊、王二說同,吳昆《內經素問吳注》、張介賓《類經》亦持此說。但從經文看,十六部是與精氣津液、四肢、九竅、五臟並列為言,故此說似欠允當。張志聰《黃帝內經素問集注》則從經脈著眼,謂:“十六部者,十六部之經脈也。手足經脈十二,蹺脈二,督脈一,任脈一,共十六部”。其說雖然與《調經論》全篇強調經絡治療作用的特點相符,但其欠缺是在奇經八脈中忽略沖、維、帶,顯然有湊數之嫌。高世拭《素問直解》注有新義,雲:“形體之十六部,謂兩肘、兩臂、兩胭、兩股,身之前後左右,頭之前後左右也”。此說之優點在於突出了“形體之十六部”,所以丹波元簡《素問識》姑且從之,稱“高勝於舊注”。然而高氏之論亦似有偏頗,其一,人體尚有胸、腹、腰、背等部位,若依高氏的思路推之,也應列入“部”之中;其二,肘臂胭股,本已屬“四肢”,不應再列人“十六部”之內。後世總結為此三條:①指手、足經脈十二,蹻脈二,督脈一,任脈一,共十六部;②指手足二,九竅九,五臟五,共十六部。③指兩臂,兩肘,兩膕,兩股,身之前後左右,頭之前後左右。 近年,有人發現歷代注釋均欠完善,從而提出異議。如牛兵占在《四川中醫》1986年12期撰文謂:“十六部的‘部’指的是部位,即人體的區域劃分。十六部既是人體區域的劃分,那么十六部即是:頭部、頸部、胸部、腹部總計四大部(胸腹包括腰背,因為部與部之間以斷面為界)。肩關節至肘關節為肚部,左右各一。肘關節至腕關節為尺部,左右各一。兩手各為一部。艦關節至膝關節為股部,左右各一。膝關節至躁關節為脛部,左右各一。兩足各為一部。這樣人體總計十六部”。王洪圖,在2006年第3期的《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中提出“十六部”當是:毛、皮、絡、經、膝、肉、脈、筋、骨、上、下、外、內、左、右、中。

中醫套用

手足十二經脈、陰蹻脈、陽蹻脈、督脈、任脈循行及主治病證:
1、手太陰肺經:其循行從中焦(胃部)開始,向下絡於大腸,迴轉沿胃上口,穿過橫膈,屬於肺。從“肺系”(氣管)橫出腋下,下沿上臂內(橈)側,走手少陰、手厥陰經之前,下向肘中,沿前臂內側橈骨下邊進入“寸口”(橈動脈搏動處),上魚際(大魚際)部,沿邊際,出大指的末端。一支從腕後走向食指內(橈)側,出末端(接手陽明大腸經)。
主治病證:咳、喘、咯血、咽喉痛等肺系疾患,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
2、手陽明大腸經:其循行從食指末端起始,沿食指橈側緣,出第1、2掌骨間,進入兩筋(拇長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間,沿前臂橈側進入肘外側,經上臂外側前邊,上肩,出肩峰部前邊,向上交會大椎,向下進入鎖骨上窩(缺盆),絡於肺,通過橫膈,屬於大腸。一支從鎖骨上窩上頸旁,通過面頰,進入下齒槽,出來夾口旁,交會人中部——左邊的向右,右邊的向左,上夾鼻孔旁(接足陽明胃經)。
主治病證:頭面五官疾病、熱病、皮膚病、腸胃病、神志病等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
3、足陽明胃經:本經自鼻翼兩旁起始,上至鼻根中,在內眼角處與足太陽膀胱經相交,沿鼻外側(承泣、四白、巨髎)下行,入上齒中,回出來挾著口的兩旁,環繞嘴唇,向下交會於任脈的承漿穴;然後退回來沿著下頜的後下方,淺出於本經的大迎穴,沿著下頜角(頰車),上至耳前,經過足少陽膽經的上關穴,沿鬢髮邊際,上抵頭角(頭維),行至額前(神庭)。它下行的支脈,從大迎穴前邊直下人迎,沿喉嚨進入鎖骨上窩(缺盆),深入體腔,貫穿膈肌,入附胃府,聯絡脾臟。它外行的主幹,從鎖骨上窩向下,經乳部內側向下挾著臍的兩旁,進入到腹股溝(氣街)部。它在腹內的一條支脈,從胃下口的幽門部開始,經腹至氣街與外行的主幹會合。自此合而下行,經大腿前邊的髀關、伏兔,下至膝髕中,再向下沿脛骨外側,走向足背,進入中趾內側(厲兌)。另有一條支脈,從膝下3寸(足三里)處分出,向下到中趾外側。它的又一條支脈,從足背部(沖陽)分出,至足大趾的內側端(隱白)。脈氣由此與足太陰脾經相接。
主治病證:胃腸病、頭面五官病、神志病、皮膚病、熱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
4、足太陰脾經:本經自足大趾的內側端(隱白)起始,經核骨(第一跖趾關節)後面,向上到達內踝骨的前邊(商丘),在三陰交穴處與足厥陰、足少陰兩經交會,再沿脛骨內緣,向上交叉淺出於足厥陰肝經的前邊;經達膝關節,沿大腿內側前邊,進入腹腔,入屬脾臟,聯絡胃府,再向上貫穿膈肌,挾食道兩旁,連繫舌根,散布舌下。它的支脈從胃部分出,通過膈肌,流注心中。脈氣由此與手少陰心經相接。
主治病證:脾胃病、婦科病、前陰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
5、手少陰心經:從心中開始,出來屬於“心繫”,通過橫膈,屬於小腸。一支從“心繫”向上夾著食管,連繫“目系”(眼後與腦的連繫)。主幹又從“心繫”回過來上肺,向下出於腋下,沿上臂內側後邊,走手太陰、手厥陰之後,下向肘內側,沿前臂內側後邊,到掌後銳骨(豆骨)部進入掌內後邊,沿小指的橈側出於未端(接手太陽小腸經)。
主治病證:心、胸、神志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
6、手太陽小腸經:從小指末端開始,沿手掌尺側上向腕部,出尺骨莖突部,直上沿尺骨下邊(尺側)出於肘內側骨內上髁和尺骨鷹嘴之間,向上沿上臂外後側出肩關節,繞肩胛,交會肩上,進入鎖骨上窩(缺盆),絡於心,沿食管(咽)通過橫膈,經胃,屬於小腸。分支:從鎖骨上窩沿頸旁上向面頰,到目外眥,回過來進入耳中。一支從面頰部分出,上向目下,靠鼻旁到目內眥(接足太陽膀胱經)。
主治病證:頭面五官病、熱病、神志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
7、足太陽膀胱經:本經自內眼角(睛明)起始,上向額部(神庭),在頭頂與督脈相會(百會)。它的分支,從頭頂到耳上角。它直行的主幹,從頭頂入顱,聯繫髒,回出來從後項部左右分開向下,一支沿著肩胛內側,脊柱兩旁,到達腰部,由此深入,沿脊柱兩側的肌肉,聯絡腎臟,屬於膀胱。它在腰部的分支,從腰部挾脊繼續下行,通過臀部,進入膝膕窩中(委中)。它的另一條支脈,從後項向下,自肩胛內緣,直至肩胛下面,挾著脊柱向下,經過髖關節,沿著大腿後面下行,在膕窩中與前支經脈會合。由此合而下行,通過腓腸肌內,出外踝後方,沿第五跖骨粗隆(京骨)到足小趾外側末端(至陰),脈氣由此與足少陰腎經相接。
主治病證:頭面五官病,項、背、腰、下肢病證及神志病;位於背部兩條側線的背俞穴及其他腧穴主治相應的臟腑病證和有關組織器官病證。
8、足少陰腎經:本經自足小趾的下邊起始,斜行到足掌心中(湧泉),出行到然骨(舟骨粗隆)的下面,沿著內踝後方,分布在足跟中,由此向上在三陰交處與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相會,然後行至腓腸肌內,淺出膕窩內側(陰谷),沿大腿內側後邊向上,穿過脊柱,屬於腎臟,聯絡膀胱。它直行的主幹,從腎臟出來,向上穿過肝臟和膈肌,進入肺部,沿著氣管喉嚨,到舌根兩側。它的支脈,從肺臟出來,聯絡心,流注到胸中。脈氣由此與手厥陰心包經相接。
主治病證:婦科病、前陰病、腎臟病,以及與腎有關的肺、心、肝、腦病及咽喉、舌等經脈循行經過部位的其他病證。
9、手厥陰心包經:從胸中起始,出來屬於心包,通過橫膈,經歷上、中、下三部,絡於三焦。支幹沿胸內出脅部,當腋下3寸處(乳頭旁)向上到腋下,沿上臂內側,走手太陰、手少陰之間,進入肘中,下向前臂,走橈側腕屈肌腱與掌長肌腱之間,進入掌中,沿中指橈側出於末端。一支從掌中分出,沿無名指出於末端(接手少陽三焦經)。
主治病證:心、心包、胸、胃、神志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
10、手少陽三焦經:從無名指末端起始,向上出於小指與無名指之間,沿著手背出於前臂伸側兩骨(尺骨、橈骨)之間,向上通貫肘尖,沿上臂外側,上向肩部交出足少陽經的後面進入鎖骨上窩(缺盆),分布與縱膈中,散絡於心包,通過橫膈,廣泛於上、中、下三焦。一支從膈中上行,出鎖骨上窩,上向頸旁,連繫耳後,直上出耳上角,彎過來下向面頰,到目下,一支從耳後進入耳中,出走耳前,經過上關前,交面頰到目外眥(接足少陽膽經)。
主治病證:頭、目、耳、頰、咽喉、胸脅病和熱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
11、足少陽膽經:本經自外眼角(瞳子髎)起始,向上到頭角(頭維),再向下行至耳後,沿著頭頸,行走在於少陽三焦經的前面,至肩上,交出手少陽三焦經之後,在大椎穴處與督脈相會,然後退回向前,進入缺盆(鎖骨上窩)。它的支脈,從耳後進入耳中,淺出耳前,到達目外眥後方。它的另一條支脈,從外眼角分出,下行到大迎穴部位,上與手少陽三焦經分布在面頰部的支脈相會,到達眼眶下邊;向下經過頰車穴部位,下行到頸部,與上一條經脈在鎖骨上窩處會合後,由此下行胸部,貫穿膈肌,聯絡肝,屬於膽,沿著脅肋裡面,淺出於腹股溝中央的氣街部,繞過陰部毛際,橫行進入髀厭(股骨大轉子)部。它直行的主幹,從鎖骨上窩下行腋部,沿著側胸,經過季脅,下行與前支經脈在股關節部會合,由此向下,沿著大腿和膝部的外側,向下行走在腓骨前邊,直到絕骨(腓骨下端),淺出於外踝骨的前面,沿足背進入第4趾的外側端(足竅陰)。它的另一條支脈,從足背(臨泣)分出,沿著第一、二跖骨之間,出足大趾外側端(大敦),回過來貫穿爪甲,出行在爪甲後方的叢毛之中。脈氣由此與足厥陰肝經相接。
主治病證:肝膽病,側頭、目、耳、咽喉、胸脅病,以及經脈循行經過部位的其他病證。
12、足厥陰肝經:本經自足大趾背側外際(大敦)起始,向上沿著足背內側到達內踝前1寸(中封)的部位,再向上在三陰交穴處與足太陰脾經和足少陰腎經相會,在內踝上8寸處交叉到足太陰脾經的後面,上至膕窩內緣(曲泉)沿著大腿內側,分布於陰毛部位,繞過陰器(外生殖器),到達小腹,挾著胃的旁邊,屬於肝臟,聯絡膽腑,向上貫穿膈肌,分布在脅肋部,沿著喉嚨的後邊,向上進入鼻咽部,聯繫目系(眼與腦相連的組織),上出額部,與督脈會於巔頂。它的支脈,從目系下行到口頰裡邊,環繞唇內。它的另一條支脈從肝分出,貫穿膈肌,進入肺中。肺氣由此回復到手太陰肺經。
主治病證:肝、膽、脾、胃病,婦科病,少腹、前陰病,以及經脈循行經過部位的其他病證。
13、督脈:起源於小腹內,從會陰部向後,行脊里正中,至風府,入腦,上頭頂,下額,至鼻柱及上齒齦交穴止。與任脈、沖脈相通,又與足太陽、足少陰相合,與心、腎、腦聯繫。《素問·骨空論》:“督脈者,起於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絡循陰器,合篡間,繞篡後,別繞臀至少陰,與巨陽中絡者合。少陰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與太陽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上,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其男子循莖下至篡,與女子等。其少腹其上者,貫臍中央,上貫心,入喉,上頤,環唇,上系兩目之下中央”。《難經》:“督脈者,起於下極之俞,並於脊里,上至風府,入屬於腦。”
主治病證:神志病,熱病,腰骶、背、頭項等局部病證及相應的內臟病證。
14、任脈:任脈的分布部位和循行路線根據《內經》記載有兩條:一支起於小腹部中極穴下面,沿胸腹正中線直上至咽喉,再上頤,循面,入目。一支由胞中貫脊,上循背部正中。
主治病證:少腹、臍腹、胃脘、胸、頸、咽喉、頭面等局部病證和相應的內臟病證,部分腧穴有強壯作用或可治療神志病。
15、陰蹻脈:本經自然骨(舟骨粗隆)後方的照海穴起始,經過內踝,沿下肢內側向上,進入陰部,向上沿著胸腔的裡面,入於缺盆(鎖骨上窩),再上行,從結喉旁人迎穴的前邊出來,經顴部內側,到目內眥,與太陽、陽蹻脈相會。
主治病證:多眠、癃閉及肢體筋脈出現陽緩陰急。
16、陽蹻脈:本脈自足跟外側的申脈穴起始,經外踝上行腓骨後緣,沿股部外側,經髖,脅,至肩膊外側,沿頸上至口吻,到目內眥,與太陽、陰蹻脈會合,再上行經額,與足少陽經合於風池。
主治病證:不眠及肢體筋脈出現陰緩陽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