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十八里長峽自然保護區始建於1988年,2002年晉升為市級自然保護區。
2003年8月,湖北省政府批准納入省級自然保護區建設。
2004年12月,湖北十八里長峽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掛牌成立。
2005年3月,完成了管理局內設科室配置及二級單位的組建。
2014年1月,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地理環境
位置
湖北十八里長峽自然保護區位於湖北省竹谿縣南部,鄂、渝、陝交界處,北緯31°31′13″~31°43′15″,東經109°42′50″~109°58′15″,距離竹谿縣城248 km、重慶市巫溪縣城54 km、陝西省鎮坪縣城81 km。
氣候
保護區地處北亞熱帶向溫帶過度地帶,氣候區劃上為亞熱帶濕潤季風,具有南北兼宜的特徵,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光熱適度、溫暖濕潤。地表高差懸殊,地表獨特,立體氣候顯著。春季平均89天,由低山到高山逐漸增多;夏季平均45天,由低山到高山逐漸減少;秋季平均77天,由低山到高山逐漸增加;冬季平均154天,由高山到低山逐漸減少。歷年平均氣溫14.4℃,隨地勢變化從河谷到低山、中高山、高山依次遞減。海拔每上升100 m,氣溫下降0.53℃,1月最冷,7月最熱。歷年極端最高氣溫為1969年﹣12.9 ℃,極端最高氣溫為1984年40 ℃。海拔在2000m左右的高山年平均氣溫在6℃~11℃之間;海拔在1000m左右的中高山年平均氣溫在11℃~14℃之間;海拔在500m左右的丘陵河谷區,年平均氣溫在14℃~16℃之間。
地貌
十八里長峽自然保護區為中國中東部地區地貌深切最劇烈的地區,是我國中東部地區最深的峽谷。保護區中部岩溶地貌現象相當發育,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溶蝕盆地、落水洞、岩溶漏斗、溶溝石芽、溶洞豐富;西部和南部還有奧陶系、志留系、二疊系和三疊系。境內峰高谷深,河谷兩岸崖壁陡峭,故有長峽之稱。山巒起伏,高低懸殊,最高山峰為南部的蔥坪(原名為鳳凰嶺),海拔2740.2 m,最低處為東部的雙河口,海拔僅570.0 m,相對高差2170.2 m。主要地形由山地、懸岩、河流組成,保護區內主要地貌為中山,主要岩石及成土母岩有石灰岩、板岩、頁岩、花崗岩等。地勢呈南高北低,境內崇山峻岭,山峰林立,峽谷幽深,地形險峭。
水文
地表水
保護區是南水北調工程重要的水源涵養地之一,境內水系由大河及其支流構成。
大河亦稱五道河,是保護區境內最大的河流,源於區內的長嶺溝,由西向東經向壩流入竹山縣官渡河上游的公祖河,全長40 km,流域面積313 km,高差1755 m,徑流量3.13×10m,徑流深1000 mm。其主要支流向壩河,全長20 km。另外還有大小河溪近20條,總長近50 km。在海拔1350 m 的長嶺溝埡子,有一天然湖泊,面積1.6 hm,自然風光秀麗。所有徑流均匯入漢江,注入丹江口水庫。
地下水
區內石灰岩分布面積較大,暗河、泉流較多。暗河主要分布在大河各級支流河溪、流域中,高山岩溶地表徑流滲入地下形成暗河,大都在低山一帶又成暗泉湧出;泉流具有流量穩定,四季不斷,落差較大的特點。
土壤
保護區內的土壤劃分為黃棕壤、棕壤、暗棕壤大區。竹谿縣土壤共劃分為6個土類、13個亞類、30個土屬、125個土種、58個變種;保護區土壤可分為6大土類、9個亞類、10個土屬,主要土壤為黃棕壤和棕壤。保護區內土壤分布的垂直帶譜非常明顯,隨著海拔升高依次出現泥質黃棕壤帶、山地黃棕壤帶、棕壤帶、暗棕壤帶。
保護對象
十八里長峽自然保護區的植物區系屬泛北極植物區、中國-日本森林植物亞區、
華中區系。植物種類分布有172科,905屬,2523種。分布有國家珍稀瀕危保護野生植物43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植物26種(Ⅰ級5種,Ⅱ級 21種),占湖北省總數47種的55.3%。國家珍貴樹種17種,占湖北省總數28種的64.3%。國家珍稀瀕危保護植物33種,占湖北省總數62種的54.8%。中國特有分布植物38屬。紅豆杉原始群落達4500多畝,珙桐原始群落達5000多畝。已查明分布有“小勾兒茶”植株32株,最大單株高12米胸徑13 .5厘米。保護區野生動物資源豐富,已查明陸生脊椎動物307種,其中有國家重點保護陸生脊椎動物48種(Ⅰ級2種,Ⅱ級46種),占湖北省總數109種的44.04%。
價值
十八里長峽自然保護區蘊藏著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是湖北省乃至全國保存較為完好的北亞熱帶原始森林群落之一,是中國優先保護領域和具有全球意義生物多樣性關鍵地區,具有極高的保護和科研價值。主要保護對象為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陸生生物及其生境共同組成的森林生態系統和生物物種的多樣性,特別是紅豆杉和珙桐等國家稀瀕保護植物及豹等極度瀕危動物及其棲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