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站鄂倫春民族鄉位於東經125。25‘,北緯52度,東臨呼瑪縣白銀納鄉,西臨塔河鎮,南靠韓家園林業局,北接依西肯鄉。黑漠公路橫貫全鄉,鐵路,公路交通相對便利,通迅也較完備。鄉境內西南高、東北低,平均海拔高度300—400米,最高山峰阿木魯山,海拔744米。呼瑪河由西向東流經境內54公里。氣候科季寒冷乾燥,夏季溫濕多雨,年無霜期80—100天,平均降水量480毫米。
全鄉總面積是253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7萬畝,草原3萬畝,可利用水面900畝。鄉轄區內駐有81689部隊,大興安嶺森警部隊,71雷達分隊及十八站林業局和供電局。鄉政府有職工幹部32人,其中科級8人,一般幹部18人,工人6人。十八站鄉大牲畜存欄1124頭,生豬存欄3234頭,羊存欄579隻,家禽208萬隻。棚室蔬菜遠近聞名。樺皮工藝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十八站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十八站鄂倫春民族鄉
- 人口:528人
行政區劃,人口,歷史沿襲,基礎設施,
行政區劃
鄉下設十八站漢族,創業、興建、永豐、奮鬥、十八站鄂族、鄂族慶豐、鄂族創業8個行政村。
人口
共有居民1981戶、4697人,其中鄂族197戶,528人,占全鄉人口的11%。
歷史沿襲
鄂倫春民族是一個勤勞、勇敢、淳樸善良的民族,素以能騎善射稱於世。被世人冠以“大興安嶺上的獵神”之美譽。解放前,鄂倫春民族飽受封建統治著,軍閥及日本侵略者的欺凌,過著缺衣少藥,含不果腹,貧困交加的生活。1949年新中國建立後,黨和國家對鄂倫春人民非常關愛。使鄂倫只是民族從原始社會直接跨躍到社會主義社會,實現了鄂倫春民族從原始社會直接跨躍到社會主義社會,實現了鄂倫春民族發民史上的第一次飛躍。
1950年春經黑河地委同意,成立了鄂倫春護林隊,開始了森林保護和森林防治的歷史重任。有護林隊員300多人。1953年,十八站鄂倫春族實現定居,1956年1月成立十八站鄂倫春民族鄉政府,原隸屬呼瑪縣1981年11月劃歸塔河縣管轄。
1952年開始,黨和政府幫助鄂倫春人民實現下山定居,告別了四處遊獵,漂泊不定的生活。設村建房,使遊獵於呼瑪河流的鄂倫春人於1953年10月1日全部下山定居,開始了美好的生活,實現了鄂倫春民族發展史上的第二次飛躍。1953年下山定居的同時,開始了政權建設,分別在鄂倫春居村十八站、白銀納、下漁亮子,新立屯等4個村成立了“鄂倫春自治區籌備委員會”籌委會員鄂倫春族的政權建設,生產生活,護林防火等工作,1957年11月,經黑龍江省政府批准,成立立了“十八站鄂倫春民族鄉人民政府”下設4個生產隊,1958年,十八站鄉回響黨的號召,“保護稀有動物,有計畫地獵鹿”的號召,組織村民捉洛鹿飼養,辦起了養鹿場,從保護生態環境,實施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出發,從狩獵生產為主,發展到以林為主和“以農為主”多種經營全面發展。獵民告別了打獵生活。如今,十八站鄂倫春族做好產業結構調整,養殖業,種植業正在蓬勃發展,人均收入達到2000多元。2002年開辦了,“鄂倫春風情園”以其獨特的人文景觀,民信旅遊項目吸引中外旅客。
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建設迅速發展,在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縣鄉交通,通迅,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迅速發展,全縣已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鄉鎮通率達成100%。加韓鐵路貫通十八站,於1956年通火車,郵政電迅事業的發展迅速,廣播電視已實現了村村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