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十二單衣
- 解釋:和服的一種
- 國家:日本
分類,歷史發展,
分類
綜述
十二單衣是由唐衣、裳、上衣、打衣、袿(五衣)和單衣組成的(當然,在單衣裡面還要穿著小袖)。平安末期則再加上比禮、裙帶、結髮、寶冠等,算是保留奈良時代的遺俗。唐衣是披在最外面的短褂,自皇后開始,至三位以上的典侍皆可穿用。在顏色方面,赤、紫、青是禁色,只有三位以上、得到敕許的人才能穿著。此外,唐衣的色目繁多,有紅梅、櫻、柳、林道、麥塵等等。這些美麗的顏色交織在一起,相互映襯,與刺繡於其上的龜甲、鳳凰、團菊、牡丹等紋樣一起構成華麗的視覺效果。
裳
裳是平安朝時期成人女性正裝時圍在後腰的長裙(類似男性的裾),考其源起,當是日本於奈良時代學習中國文化的結果。裳以鮮艷的布料製成,可分為大腰、小腰和延腰三個部分。後背自腰間向下皆為「大腰」,以八幅長布製成褶裙延展到身後、拖曳在地板之上的部分稱為「延腰」,以布帶繫於腰間的部分叫做「小腰」。裳的質地多為綾或紗,顏色有紫緂、白、秋青等,紋樣則為州濱、波浪、花鳥、小松原等等。
上衣
上衣的日文寫作「表衣(うえのきぬ)」,采垂領廣袖的設計,是唐衣之下的第一層袿服,也是袿姿的外袍,因此式樣是非常華麗的。刺繡方面,使用浮紋覆蓋地紋的二重織法,顏色多為赤紅或萌黃,圖案則有立涌、蔓草等等。此外,後裾也以綿為襯裡,是一種非常富麗的服裝。
打衣
穿著於上衣裡面的打衣最早的作用是禦寒,原先的名稱是「板衣」(這是因為衣上的光澤是以木砧捶打而顯出的緣故)。由於打衣的顏色多為赤紅,故又有「紅衣」之稱。它的紋樣多為菱或瓜形,上面還飾有家紋。
五衣
在打衣和單衣之間,還要穿著一層五衣。這是一種以五層不同顏色的薄衫層迭組成的衣物。其名稱便是由“五種不同的色彩”這一含義引申而來的(不過,五衣最早也曾為同色五衫)。到了平安時代中、後期,為了方便起見,將五衣做了簡化,取消了五衫的定製;改為於同一件衣衫的領口和後裾處迭縫五層布料,以起到原先的層色效果。
單衣
單衣是十二單上裝中的內衣。其形制雖與五衣及上衣相同,但衣袖和長度卻略有增加。質地多為綾、絹,顏色為紅或青,紋樣有花菱等等。
袴
與上裝搭配穿用的褲裙為袴,又稱表袴或長袴。袴色多為赤紅,未婚少女選用濃色,已婚婦女則用薄紅。質地最早為平絹,後來便漸漸改為絲綢。到了近世,袴又分成帶有褶皺的長袴和無褶的表袴。
衵扇
最後,還要介紹一下女房裝束的飾物:衵扇。它由杉木或檜木製成,其上覆有薄紙,施以彩繪,又用金銀為箔,是一種非常華美的扇子。
歷史發展
與所有禮儀性的服飾一樣,十二單衣具有的更多是一種身份的象徵!但是,“十二”不是指有十二層,而是說很多層,非常豪華,豪華到極點的意思。
“十二單衣”首先是由唐服演變而成,將前後裾的長度進行調整後,便更加有了濃濃的和風。
所謂”十二單”的”單”,就是貼身襯衣的意思。重疊八張”褂”的話就是”八ツ單”,要是十張就是”十單”,十二張就是”十二單”。
實際在單上面”五衣”、”打衣”、”表著”、”唐衣”一件一件地穿上,到最後也僅僅是八層,把裳(類似裙褲、裙子)算入數之內也只是九層,不是十二層。
另外十二單是俗名,正式名稱為五衣衣裳裝束或女房裝束,這個名稱首見於《源平盛衰記》中描述建禮門院著十二單衣投海一段,而後才有十二單衣之稱呼。現在的日本,除了旅遊景點或戲劇的表演外,基本上十二單衣已很少出現了。日本皇室與貴族也只有在重要儀式時才會穿戴十二單衣。十二單衣雖然有部分受到中國唐代服飾的延伸影響,但不管怎樣,它其實具備自己的系統。是平安時代日本和風的表現。
……
(圖片為清子公主出嫁時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