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萬戶

十三萬戶

藏籍對元代在前藏、後藏所設十三個萬戶的總稱。元沿金制,全國均設萬戶官職。內地諸路萬戶為軍職,分屬各行省而總轄於樞密院;藏族地區各萬戶軍民通攝,分屬各宣慰司而總轄於宣政院。前藏、後藏各萬戶,始置於至元五年(1268 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十三萬戶
  • 定義:後藏所設十三個萬戶的總稱
  • 朝代:元
  • 史書記載:《西藏王臣記》
  • 地域劃分:前藏間和後藏間
  • 一萬戶分為:拉德四千戶,米德六千戶
設立背景,地域劃分,影響,

設立背景

元朝統治者先是遣官進藏清查戶口和土地,元世祖忽必烈即汗位之後,除按其傳統辦法把舊屬吐蕃的藏族地區劃分為王子奧魯赤的封地外,同時在中央設定了統管西藏事務和全國佛教的總制院(後改稱宣政院),封八思巴為國師(後改稱帝師),令其兼領總制院事。後又命八思巴回到西藏安排西藏地方的行政機構。從八思巴的推薦,設立“本欽”,“本欽”之下設萬戶、千戶。萬戶、千戶是依據土地和戶口的調查設立的。據《薩迦世系史》記載:據說汗王為第一次灌頂所獻的供養是十三萬戶。每一萬戶有拉德四千戶,米德六千戶。上述材料說明,元朝中央對西藏土地的所有權是在原有的封建制基礎上設立的。
元朝元朝

地域劃分

據《西藏王臣記》載:前藏有六:嘉瑪、止貢、蔡巴、塘波且巴、帕竹、雅桑;後藏有六:拉堆洛、拉堆絳、古爾摩、曲彌、襄、霞魯;前藏、後藏間有羊卓,總計十三。
另一種說法,拉堆洛、拉堆絳、曲彌、夏魯、絳卓、羊卓、止貢、蔡巴、帕木竹巴、雅桑、嘉瑪、嘉域、達隆,其中,前五者位於後藏(今日喀 則地區),後七者位於前藏(今拉薩市、山南地區),而羊卓萬戶則位於前後藏之間。
關於十三萬戶府的具體位置,據多數學者觀點,拉堆洛在今日喀則地區定日縣協格爾鎮,拉堆絳在今日喀則地區昂仁縣境內;曲彌在今日喀則地區日喀則市曲美鄉境內;夏魯在今日喀則地區日喀則市甲措鄉夏村;絳卓在今日喀則地區南木林縣境內;羊卓在今山南地區浪子卡縣白地鄉;止貢在今拉薩市墨竹工卡縣直孔區;蔡巴在今拉 薩市東郊蔡公堂鄉;帕木竹巴在今山南地區乃東縣澤 當鎮;雅桑在今山南地區乃東縣亞堆鄉亞桑寺;甲瑪 在今拉薩市墨竹工卡縣甲瑪鄉赤崗村;嘉域在今山南 地區隆子縣加玉鄉;達壠在今拉薩市林周縣旁多鄉。

影響

從這之後,原來分散割據的地方首領,變成了隸屬於中央封建王朝的命官。他們原來對所轄地區的土地和農奴的統治權,變成了最高封建主賦予的實際控制權,他們的封建權力一方面收到了限制,而另一方面則由於強大的中央政權的合法封賜,得到了比較穩定的保證。因此,元封十三萬戶,就使西藏封建農奴制在政治上得到確立,獲得了繼續發展的條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