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史商榷》是201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十七史商榷
- 作者: [清]王鳴盛
- 出版時間:2013年8月1日
-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532568079
- 定價:178 元
《十七史商榷》是201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十七史商榷》是清代王鳴盛編寫的一部史考類史書,是中國傳統史學走向總結時期的重要著作。《十七史商榷》是一部以校勘、考訂為主,又兼有歷史評論的史學著作。"十七史”是”二十四史”去掉後五部”宋遼金元明"的前十七部。王鳴盛在四...
《十七史商榷》是201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清代學術名著叢刊:十七史商榷(套裝上中下共3冊)》是王鳴盛校理毛晉汲古閣所刻十七史所撰,不僅為其匡謬補闕,而且就其中的典章制度輿地職官皆探賾索隱,有所發明。...
《十七史商榷》,是2023年鳳凰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清]王鳴盛。內容簡介 《十七史商榷》由清代史學家王鳴盛撰寫,陳文和等整理、校點,是一部以校勘、考訂為主,又兼有歷史評論的史學著作。本書主於校勘本文,將十七史全校一周,...
《王鳴盛及其十七史商榷》是2008年12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玲。內容簡介 《王鳴盛及其十七史商榷》對清代乾嘉考據學家壬鳴盛的扛鼎史著——《十七史商榷》進行了系統研究,對《十七史商榷》的考證成果以及分散在書中各處的議論進行了...
與錢大昕《二十二史考異》、王鳴盛《十七史商榷》並稱清代三大史學名著。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趙翼辭官致仕,閒居無事,讀書寫書自娛,用筆記形式把資料記錄,日積月累而成《二十二史札記》,編目按二十四史之先後分卷,每卷以類相...
王鳴盛所作的《十七史商榷》,是側重對史書文字的考訂、歷史事跡、地理等典章制度的考究,為進一步整理和清理中國古代史學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亦著有《尚書後案》三十卷等。詩文方面著有《詩文集》,其中《耕養齋詩文集》《西沚居士集...
枘鑿冰炭,漢語成語,拼音是ruì záo bīng tàn,意思是事物尖銳對立,互不相容。出自清王鳴盛《十七史商榷·南史合宋齊梁陳書十二·顧歡論道佛二家》。成語用法 作賓語、定語;用於比喻句 成語出處 清王鳴盛《十七史商榷·南史合宋齊梁...
洗眉刷目,漢語成語,拼音是xǐ méi shuā mù,意思是比喻清晰明白。出自《十七史商榷·新舊五代史四·五代土地梁最小唐最大》。成語出處 清·王鳴盛《十七史商榷·新舊五代史四·五代土地梁最小唐最大》:“此考(《職方考》)...
《蛾術編》是2023年上海書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蛾術編》的寫作與刊行經過大體為:王鳴盛晚年時,將平生考證之積累所得而囿於體例未入《十七史商榷》者,匯成巨帙,書名取《禮記學記》“蛾子時術之” 語,"蛾” 同“蟻...
紕漏是一個漢語辭彙,拼音是pī lòu,指因疏忽而產生的錯誤疏漏。語出 清 王鳴盛《十七史商榷·南史合宋齊梁陳書十二·建康實錄》:“其麤疏紕漏,不可勝摘。”基本釋義 注音: ㄆㄧ ㄌㄡˋ英文:careless mistake 引證解釋 1. ;...
自宋明以來,治秦制、漢制者代有人出,從《西漢會要》、《東漢會要》到《秦會要》,從《容齋隨筆》、《廿二史札記》到《十七史商榷》,直到孫星衍諸公對秦漢制度史籍的輯佚與整理,都是嘉惠學林的名山事業。上一世紀,隨著新的方法...
清代史評家王鳴盛《十七史商榷》曾提及,《新唐書》本紀較舊書幾乎減去十分之六七。有人統計,《舊唐書·本紀》部分近三十萬字,到《新唐書》僅剩下九萬字,而《哀帝本紀》舊書約一萬三千字,新書只剩千字左右。這種過簡的寫法,使《新...
自編修歷官至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以事降為光祿寺卿。南還居蘇州三十年,卒於嘉慶二年十二月。工詩文,精史學,亦通經學。有《尚書後案》、《蛾術編》、《十七史商榷》、《耕養齋集》、《西慶始存稿》、《西沚居士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