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世紀法國的權力與文學:以黎塞留主政時期為例
作者: | 陳杰 著 | ||
定價: | 25 元 | 頁數: | 208頁 |
ISBN: | 978-7-309-13963-1/D.958 | 字數: | 173千字 |
開本: | 32 開 | 裝幀: | 平裝 |
出版日期: | 2018年10月 |
內容提要
在黎塞留主政時期王權日益強勢的背景下,權力和文學之間,也並非單向的垂直統治關係。誠然,在國家文人保護制度逐步確立的1630年代,文人免不了向黎塞留所代表的中央權力獻禮,以示忠誠。但正如杜里耶在上文引用的獻辭里所說,這種建立在寫作基礎上的服務恰恰證明了文學和文學的力量。對於如何處理和王權之間的關係。文人們有著自己的想法;對於正在成型的國家文人保護制度,文人們也有著自己的認識。而這些,都建立在捍衛而非摧毀一個體面的文人階層的基礎之上,犧牲文字,或者說將寫作徹底工具化以換取仕途,並非以夏普蘭為代表的文人們的選擇。因此,我們有必要從上文所提及的這些史料出發,重新梳理從1624年黎塞留進入國王咨議會到他1642年去世這十八年間,文學和權力之間的互動關係,既思考王權如何一步步將文人納入自己的保護體系,也探究在書籍市場日益壯大,文人團體層出不窮,文化“沙龍”方興未艾的背景下,文學創作和批評如何在王權面前保持自由生長的可能,直至反過來影響官方的審美取向。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戲劇是一個極佳的個案研究對象。法國的十七世紀通常被稱為戲劇的世紀,而正是在黎塞留主政時期,法國戲劇迎來了第一個發展高峰。這首先與黎塞留本人對於戲劇的熱衷有關,正是在他的扶持下,許多原先對於戲劇並無興趣的文人才會投身到劇本寫作中來;同時,以夏普蘭和多比尼亞克院長為首的戲劇理論家也才能在1630年代迅速成名,並未戲劇的規範化進程,以及官方戲劇傳統的形成做出貢獻。另一方面,我們也不能忽視的是:早在黎塞留登上政治舞台中心以前,法國戲劇就已經進入了全新的職業化階段。這一階段有兩個重要特徵:一是文學創作和舞台表演的結合;二是職業文人劇作家群體的出現。介於傳統文人和職業作家之間的這個群體,是文人階層里的一種特殊存在,他們和王權之間,形成了一種極富研究價值的,雙向、互動的關係。
作者簡介
陳杰,巴黎索邦大學法國文學博士,復旦大學外文學院法文系講師,上海翻譯家協會會員,“沙侖的玫瑰”詩歌工作坊成員。主要從事法國古典主義戲劇和法國文學史的研究。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中央集權化道路上的權力與文學
第一節 從“書信集”出版看1620年代黎塞留與文人世界的關係
第二節 博瓦羅貝爾,夏普蘭與1635年的獻禮
第三節 文人的建制問題:法蘭西學院的誕生和年金制度
第二章 黎塞留主政時期的權力與戲劇
第一節 從職業劇作家到職業文人劇作家:以阿爾迪為例
第二節 黎塞留與法國狂歡節官方戲劇傳統
第三節 黎塞留主導下的戲劇規範化和正名運動
第四節 從“《熙德》論戰”看黎塞留文人保護模式的危機
第五節 從官方戲劇美學到職業戲劇美學:以“兩難”處境為例
結論
引用文獻
人名索引列表
緒論
第一章 中央集權化道路上的權力與文學
第一節 從“書信集”出版看1620年代黎塞留與文人世界的關係
第二節 博瓦羅貝爾,夏普蘭與1635年的獻禮
第三節 文人的建制問題:法蘭西學院的誕生和年金制度
第二章 黎塞留主政時期的權力與戲劇
第一節 從職業劇作家到職業文人劇作家:以阿爾迪為例
第二節 黎塞留與法國狂歡節官方戲劇傳統
第三節 黎塞留主導下的戲劇規範化和正名運動
第四節 從“《熙德》論戰”看黎塞留文人保護模式的危機
第五節 從官方戲劇美學到職業戲劇美學:以“兩難”處境為例
結論
引用文獻
人名索引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