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際聯繫

區際聯繫包括多個區域間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聯繫,涉及經濟地理學、城市地理學、文化地理學、地緣地理學的多個研究範疇。

區際聯繫包括多個區域間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聯繫,涉及經濟地理學、城市地理學、文化地理學、地緣地理學的多個研究範疇。其中,區際聯繫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區域間的經濟聯繫。區際經濟聯繫是指相關區域之間在商品、勞務、資金、技術和信息方面的交流,及在此基礎上發生的關聯性和參與性經濟行為,並對各區域的經濟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對區際經濟聯繫的研究,主要形成了以下三種重要理論:
空間相互作用理論,認為區際經濟聯繫是相互的,即區域之間發生商品、人口與勞動力、資金、技術、信息等的相互傳輸,且只有當區域之間存在對某種商品、技術、資金、信息或勞動力等方面的供求關係,可達性好且沒有干擾機會或干擾機會的影響小,這種相互作用才可能發生。這種相互作用一方面,能夠使相關區域加強聯繫,拓展發展的空間,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另一方面,又會引起區域之間對資源、要素、發展機會等的競爭,並可能會造成損害。
區域分工理論認為由於各個區域存在著經濟發展條件和基礎方面的差異,因此,在資源和要素不能完全、自由流動的情況下,為滿足各自生產、生活方面的多種需求,提高經濟效益,各個區域會選擇和發展具有優勢的產業,從而在區域之間就產生了分工,形成另一種形式的經濟聯繫。如亞當·斯密的絕對成本學說和大衛·李嘉圖的比較成本學說,赫克歇爾和俄林的要素稟賦學說都從這一角度闡釋了區際經濟聯繫。
區域合作理論認為區域合作與區域分工相伴而生。由於分工深化造成區域經濟發展的專業化傾向突出,區域之間競爭加劇,導致區域之間相互依賴程度加深。出於各自發展利益的需要,區域間在分工的基礎上必然要開始尋求合作。如區域之間因產品、技術、服務等方面的關聯而形成互補或依賴關係;或是迫於市場競爭壓力,通過合作實現優勢互補或擴大,形成競爭力的合力,實現各自區域的經濟發展的穩定和規模擴大。
區際經濟聯繫能使得區域之間通過優勢互補、優勢共享或疊加,把經濟活動有機、高效的組織起來,激發潛在經濟活力,促進區域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